張靜
摘 要:當前,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對于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自身學習潛能,實現全面發(fā)展。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情感價值觀與文化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所以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把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學習,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智慧和美的眼睛。教師要把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作為核心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真正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有所成長與收獲。
關鍵詞:中小學教學;音樂教學;審美創(chuàng)造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6-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77
審美教學與創(chuàng)造教學屬于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核心條件與要素,也是當前一項新的教學研究話題,受到了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廣泛關注。在當前的中小學教學工作中,很多學校與教師沒有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只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忽視了音樂學科的德育功能,針對以上問題,學校與教師需要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進一步肩負起音樂教學的責任。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對如何開展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與審美教學展開研究,引導學生去感知音樂知識中的美,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音樂知識,充分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科綜合素養(yǎng),為之后的音樂學習和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教師要重視創(chuàng)新中小學音樂教學策略,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音樂素材,讓學生感知到學習音樂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使他們在音樂學習活動中提升自我的綜合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一、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缺乏對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視
很多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成績非常關注,但對音樂課程的教學始終缺乏一定的重視,經常會出現文化課占用音樂課時間的現象,導致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音樂知識的學習中去,從而導致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比較差,無法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二)音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大多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音樂知識的狀態(tài),對學習音樂知識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這不僅無法全面掌握所學音樂知識,而且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個別教師認為自己是課堂教學中的權威與主導,導致學生無法充分表達自我的想法與觀點,無法在音樂學習活動中去創(chuàng)新、探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三)音樂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
傳統(tǒng)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把教學關注點大都放在了音樂教材中,一切都圍繞音樂教材知識來開展教學活動,缺乏對音樂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視,導致音樂教學內容單一化、枯燥化,無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對音樂知識的欣賞與學習中去,不能實現音樂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
二、中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優(yōu)化音樂教學課程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優(yōu)化音樂教學課程,以此來打破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固化的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優(yōu)化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藝術結構,轉變以往的音樂教學觀念,科學設立教學目標,細化音樂教學方法。在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深入理解音樂藝術,實現音樂知識的遷移,感知音樂的魅力所在,歸納音樂藝術結構,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另外,教師要善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音樂學習情感,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音樂知識,進一步掌握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和傳播過程。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時刻掌握學生真實的音樂學習動態(tài),讓音樂藝術深入學生的內心中,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產生音樂藝術和情感方面的共鳴,讓音樂教學活動豐富化、形象化。在具體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音樂教材知識中,而是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變化、對音樂知識及音樂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音樂教學的進度與節(jié)奏,讓學生更為專注地投入音樂學習中,真正提升他們的音樂綜合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二)通過音樂課程減負,引導學生體驗成就感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音樂課程內容減負,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科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所有的音樂教材知識,這導致學生的音樂學習壓力非常大,無法產生理想的音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引入了很多課外音樂教學知識,讓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學樂器,學唱歌,了解曲式、調式、和弦、音程,這些繁重的音樂學習任務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知識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無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適當進行音樂課程減負,讓學生掌握一些重點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技能,用心感知音樂要素。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來展開音樂知識訓練,讓學生在歌唱教學活動中學會咬字與吐字,同時引入相應的氣息訓練與發(fā)聲訓練,從中掌握重難點音樂知識。教師要摒棄一些不重要的音樂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全面吸收所學音樂知識,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感知音樂審美與創(chuàng)造帶來的愉悅,充分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知識的動力,使其在音樂活動中學會聆聽與思考,著力體現音樂教學中的技能訓練,減少音樂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提升自我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三)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獲取音樂知識,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要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獲取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技能。學習中小學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技能的過程,也是學生活用音樂材料、創(chuàng)造音樂材料的過程,所以學生需要全面掌握音樂基本元素,同時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靈活運用這些元素,開展音樂創(chuàng)作與音樂演奏等活動,從而表達自己的審美情感,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包括堅強的意志力與健康的情感。學生在欣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克服學習方面的障礙與問題,學會自我欣賞。另外,教師要把學生作為音樂課堂的主體對象,除了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學習素材,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與啟發(fā),把音樂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學習問題時適當加以指導與啟發(fā),從中激發(fā)他們的音樂創(chuàng)造意識,進一步感受音樂知識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要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探究音樂知識,從中欣賞、感知音樂內容。學生在小組之間的協(xié)同努力之下能夠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切實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四)重視音樂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以此激發(fā)他們的音樂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音樂是一項能夠幫助學生撥動心弦、抒發(fā)情感的藝術模式,從音樂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感體驗屬于欣賞音樂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心理感知過程,因此教師要借助音樂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學生深入感知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與思想,使學生實現音樂創(chuàng)造方面的情感共鳴,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另外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跟上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腳步,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多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現理想化的音樂教學過程,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探究音樂知識的積極性。而且,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講解音樂知識,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內涵,拓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學習能力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教師要注重實施個性化音樂教學活動,給予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知識、欣賞音樂知識的機會與時間,使學生深入思考音樂藝術發(fā)展的根源。學生在音樂藝術的熏陶之下,能夠進一步感知音樂藝術中包含的情感要素,這樣就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音樂學習中有所成長,并有效提升其自我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課外活動來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欣賞音樂藝術,全身心投入音樂知識的探究與創(chuàng)造中,從而充分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對象,一切圍繞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來設定音樂教學方案與目標,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音樂學習活動中能夠真正有所感悟與學習,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同時,教師要多引入一些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更為豐富的音樂知識,滿足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音樂學習需求,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創(chuàng)新,加深對所學音樂知識的領悟與感知,全面提升音樂綜合素養(yǎng)。
38735003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