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丙玲
“問題引領,說寫結合”其目的就是將學生口才培養(yǎng)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摸索,逐步形成了較為切實可行的訓練模式。該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教師針對每次作文訓練的主題,從訓練目標和學生實際寫作水平出發(fā),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在交流、講述、演說中相互啟發(fā)、相互借鑒、相互激勵、相互影響來訓練口語和寫作能力的過程。其中問題的引領是關鍵所在,直接決定了“說”和“寫”兩個后續(xù)工程。
【問題引領的原則】
1.有的放矢原則,即有效性原則。就是說引導學生開口發(fā)言,進而獲得寫作靈感,打開作文思路的問題必須是針對作文訓練目標、要求和主題的具體而明確的問題,不能過于寬泛和架空,使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開口。
2.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原則。針對一個訓練主題提出的問題應該使學生獲得理性上的認識,能夠明確訓練主題的范圍、含義;應該能夠喚起學生的感性體驗,情不自禁地打開話匣子,有說的興趣和積極性。
3.有序性原則。問題的提出需教師要根據(jù)訓練的要求巧妙引導,使學生的認識和口語表達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層層深入,循序漸進。若缺乏引導或引導無方,陷入雜論無序,會導致學生不知所云。
【問題引領的方式】
如何提出有效性問題,使“讓孩子愿說、敢說、會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順利地完成寫作任務呢?筆者在嘗試中總結出了以下問題引領的步驟和方式。
首先是基本問題的預設。針對每個訓練主題從“意義辨析”“感性體會”和“理性認識”三個維度發(fā)問?!耙饬x辨析”可以從“本義”“近義”和“反義”三方面提問,使學生通過辨析,弄清楚訓練主題的內涵、范圍,為選材確定方向,避免偏題和跑題?!案行泽w會”則圍繞訓練主題,引領學生講述和主題有關的“名人故事、身邊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充實和補充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啟發(fā)學生選材。“理性認識”是引領學生交流平時積累的和訓練主題有關的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名言。通過這個活動將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層,為作文確定主旨,或深化立意?;締栴}預設好了,落實好了,就解決了作文課上“寫什么”的問題。
其次是派生問題的生成。派生問題是每次作文訓練,基于基本問題的追問,基于不同文體、訓練點、寫法的指導,由派生問題的生成,一步一步引領學生解決的是“怎樣寫”的問題。
除了問題的引領,規(guī)范學生的“說”,訓練“說”的有效性也很重要,否則就會使課堂陷入無序、無效的境地,寫作訓練也就沒有意義了。
【案例設計與構思展示】
以適用于初三學生的以“信心”為話題的“問題引領,說寫結合”寫作教學案例和作文導練案范本:
審題立意,讓“信心”說話
———“信心”話題作文的寫作指導
設計背景:“信心”是在2009年中考前金融危機還在熱議之時,給學生提出的一個寫作訓練話題。提出這個話題源于溫家寶總理在兩會期間,召開記者招待會時發(fā)表的講話,他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想:應對經(jīng)濟危機,信心比黃金重要;那么應對中考呢?我想到了自己十幾年前參加中考時,為自己以前沒有踏實學習,中考來臨臨時抱佛腳的恐慌心理,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不少畢業(yè)班的學生和我有同樣的心理,對中考信心不足。所以選擇這個話題進行寫作訓練,也是為了鼓舞士氣。
訓練目標:1.以“信心”話題為例,通過活動方式,使學生學會審題、選材、確定題旨;2.教育、鼓勵學生面對中考樹立信心,勇攀學業(yè)高峰。
訓練重難點:1.準確把握“信心”的含義,明確訓練范圍;2.通過講述故事、名言等使學生獲得對于“信心”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以及作文材料;3.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學會話題作文的審題、選材及確定題旨的方式。
訓練準備:
師:搜集關于“信心”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精心設計課件;
生:搜集關于“信心”的詩歌、歌曲、故事、名言,擇要摘錄。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氛圍,組織學生。
一、導入: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重要”,知道這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一句話嗎?
還有二十來天,同學們就要踏上中考的考場。面對中考,信心同樣重要!下面我們一起聊一聊“信心”這個話題好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請看大屏幕:……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興趣,引起重視。
二、屏幕展示:
活動一:弄清含義,明確范圍
1.借助工具書,弄清本義。
2.請說出“信心”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學生分組活動,個別發(fā)言,明確:
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xiàn)的心理。
近義詞:自信、信念……;
反義詞:自棄、自暴自棄、灰心、氣餒、一蹶不振……
教師點撥:弄清了與信心相近或相反的詞,深刻理解了信心的內涵,就為寫信心話題作文確定了方向,不致偏題離題。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辨析,使學生準確的把握了“信心”的含義,不致誤解偏解,從而明確了選材范圍和寫作方向。
三、屏幕展示:活動二:講述故事,深入理解
1.你知道哪些與“信心”有關的名人故事?
2.你覺得你身邊的同學或親朋是有信心的人么?舉例說明。
3.你覺得自己是有信心的人嗎?舉例說明。
任選一題,組內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喚起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對“信心”的感性認識,充實了學生的理解,也可以啟發(fā)學生選材。
四、屏幕展示:活動三:概括升華,提煉主旨
1.你知道關于“信心”的名人名言嗎?
小組展示課前搜集的相關的名人名言,教師可以補充一些。
2.試著把你對于“信心”的理解和認識提煉為一句話,說不定也會成為名人言哦!
小組內互助合作,擬出關于“信心”的格言,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信心”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啟發(fā)學生擬題或確定作文題旨。
五、屏幕展示:牛刀小試:仿寫句子
例句: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如果不保持著自信心去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就不可能寫成醫(yī)學著作《本草綱目》。
請仿照例句,以“_______(人名)如果不是憑借自信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句式造句。
小組內合作完成。
師預設:
1.陳景潤如果不憑借著自信去演算題目,就摘不下數(shù)學王冠上的明珠。
2.居里夫人如果不憑借著自信苦戰(zhàn)四個春秋,就揭不開鐳的奧妙。
3.巴爾扎克如果不憑借著自信如癡如狂地奮筆疾書,就不可能留下為人們所深深喜愛的巨著《人間悲劇》。
4.教師點撥:很多名人的偉績都與信心密切相關,很多同學的優(yōu)異成績也是一樣。我們的造句揭示的就是通過簡要議論揭示成就與信心的關系。作為素材的故事的運用要注意:人們不太熟悉的,宜做稍微詳細的敘述;反之列舉即可,列舉宜組成排比,使行文有氣勢;無論詳述還是列舉,都應針對故事作精當闡述,即通過議論揭示內涵,彰顯主旨。
設計意圖:鞏固和加深學生對“信心”作用的認識,啟發(fā)學生如何運用材料。
六、音樂欣賞:《相信自己》
播放歌曲:零點樂隊《相信自己》,屏示歌詞。
師:“相信自己,你就是第一”,老師相信同學們,在布滿荊棘的人生旅途中,一定會攜信心上路,勇往直前,開創(chuàng)出錦繡前程!
如果讓我們以“信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大家有信心寫好嗎?
設計意圖:渲染氣氛,激勵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寫好以“信心”為話題的作文。
七、布置作業(yè)
屏幕展示:大顯身手:
以“信心”為話題,寫作文。
要求:1.標題自擬,力求新穎;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突出特色;3.600 字以上。
設計意圖:落實訓練目標,寫好“信心”話題的作文,并鼓舞學生沖刺中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