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設(shè)色角度解讀李賀《雁門太守行》

      2022-03-18 10:09:27◎張
      語文教學(xué)與研究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雁門黑云邊塞詩

      ◎張 昕

      唐代詩人李賀,字長吉,中唐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的詩作想象奇幻瑰麗,善于引用神話傳說,后人將其與李白相提并論,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南宋詩人陸游也曾稱贊李賀的詩:“賀詞如百家錦衲,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求其補于用,無有也。”《雁門太守行》是李賀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黑云壓城城欲摧”更是成為千古佳句,其中的寫作特點也極具李賀個人風(fēng)格。

      一、戰(zhàn)爭詩的顏色詞選用

      《雁門太守行》描繪的是戰(zhàn)爭場面,嚴格說來應(yīng)該屬于邊塞詩。唐代詩歌繁盛,各種詩歌流派幾乎發(fā)展到頂峰,邊塞詩同樣如此。邊塞詩大多側(cè)面描寫戰(zhàn)爭,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并不常見,并且形成了特定的色彩風(fēng)格。

      比如,初唐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狈榛稹㈣F騎、雪、旗、鼓等皆為邊塞特有景物,邊塞詩中常見。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作有《從軍行七首》,直接寫及顏色的有“關(guān)城榆葉早疏黃”“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紅旗半卷出轅門”“胡瓶落膊紫薄汗”,這四種顏色分別分布在四首詩中,每篇詩作直接寫顏色的最多只有一處。邊塞景物自有其蒼茫、遼闊、悲壯之美[1],意象出則氣氛出,一般無需詩人刻意對顏色進行加重描寫。因此,邊塞詩中的顏色詞語多為意象自帶色彩,如紅旗的“紅”、白雪的“白”、黑山的“山”等,李賀《雁門太守行》以濃重的顏色詞語寫戰(zhàn)爭場景在邊塞詩中也屬標新立異之舉。

      所謂顏色詞,就是表示顏色的詞語。一般來說,詩人寫詩僅需客觀描述現(xiàn)實之物的顏色,如上文所說的紅旗、白雪、黃沙等景象中的顏色詞均為實指。但在李賀的眼里,顏色不再停留于客觀色彩,而是經(jīng)過詩人之眼睛的過濾與折射呈現(xiàn)出姹紫嫣紅之色。干涸的血跡本是紅色發(fā)暗,蒼涼悲景卻以“燕脂”(胭脂)這一溫柔鄉(xiāng)之暖語描述,突兀之下又橫生強烈對比,襯托出戰(zhàn)爭的無情與冷酷。因此,陸游說李賀“設(shè)色”之“設(shè)”字用得極妙:李賀詩中縮寫顏色介于現(xiàn)實和虛幻之間,散發(fā)出亦虛亦實奇幻效果。以“燕脂”(胭脂)形容戰(zhàn)場上干涸的血跡,既立足于血跡暗紅這一現(xiàn)實,又想象出春閨梳妝的胭脂,虛實變幻對比之間營造出強烈的詩歌氛圍。

      二、“五色炫耀”之色彩分析

      《雁門太守行》全詩直接寫顏色的詞語有:黑、金、紫、紅、黃。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毛先舒《詩辨坻》說李賀的詩“設(shè)色濃妙”[2],這首詩中直接寫到的五種顏色都是濃色,證實了“設(shè)色濃妙”之“濃”,而其中的“妙”則需要細細品鑒后方知。

      (一)從色彩常規(guī)角度分析

      1.常規(guī)色的非常規(guī)使用。

      《雁門太守行》描寫“甲光向日”的“金”“半卷紅旗”的“紅”“黃金臺”的“黃”都為常規(guī)色彩。如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同樣以金色形容鎧甲,《從軍行七首·其五》中“紅旗半卷出轅門”以紅旗半卷形容夜襲行軍,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攬?zhí)辄S金臺,呼天哭昭王”也以黃金臺表示封建君主。

      2.非常規(guī)色的大膽采用。

      對“黑云壓城城欲摧”中黑云的理解歷來多有爭論,一說黑云指自然實存之景象,一說抽象為“軍精”“城氣”。這一爭論的根源同樣在于對李賀詩中的實際與想象的難以確定。從實際的角度看,黑云就是黑色的云,就是我們常說的烏云,烏云入詩為黑云也屬常見。比如宋代詩人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寫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黑云與白雨都對自然的烏云和雨進行了詩化加工,但總體上仍然沒有跳離現(xiàn)實太遠,也不會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爭論。

      李賀《雁門太守行》中“黑云”的現(xiàn)實基礎(chǔ)是敵軍大舉來犯,萬馬奔騰卷起的煙塵遮天蔽日,在上空形成一朵大大的烏云。這種黑云為實存之景的說法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烏云跟后句的日光照金鱗相沖,不足以取信。宋代王安石曾批評此句:“方黑云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后人又反駁王安石不知兵,“日暈兩重黑云”的景象確實存在[3]。其實,這兩方以自然中是否同時存在一邊“黑云壓城”一邊“甲光向日”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實在是走入了誤區(qū)。李賀跟王勃一樣英年早逝,他本人并沒有參軍經(jīng)歷,也就無從見識戰(zhàn)爭場景,這首詩實際是詩人的想象之作。在想象中,一切都是可能的。當然,詩人的想象同樣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礎(chǔ)上。敵軍來犯卷起煙塵,空氣中的塵埃等雜質(zhì)多了確實很容易形成烏云,學(xué)習(xí)過物理知識的現(xiàn)代人都能理解這一點。對守城一方來說,空氣中的塵埃等浮游物不多,所以仍然是晴朗天氣,金色的日光播灑自如。

      除了“黑云壓城城欲摧”為石破天驚之語,“塞上燕脂凝夜紫”在顏色設(shè)計上同樣十分新穎大膽。從而讓整首詩都顯得顏色深沉亮麗,又不失沉重濃郁的風(fēng)格。

      (二)從色系異同角度分析

      1.同色系之色。

      黑、金、紫、紅、黃五色中金與黃為同色系,但在使用時金與黃卻有著微妙的區(qū)別:金比黃色彩上更亮麗一點,多用于暖色調(diào);黃比金暗淡一點,多用于客觀描述或冷色調(diào)中。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以黃表沙色,寫出了蒼茫雄渾之美,但色彩基調(diào)仍然偏暗淡。李賀更偏愛深色與亮色,即使同樣的暗淡色系,也會選擇相對明亮的顏色詞。因此,“甲光向日”的微光被渲染成金光,造就出“金鱗開”的視覺效果。金鱗的字面意思是金色的魚鱗,常借指魚,如唐代溫庭筠《照影曲》有“橋上衣多抱彩云,金鱗不動春塘滿”的詩句。李賀將將士的甲衣想象成金色的魚鱗,不僅需要極高的想象力,在色彩上也進行了色調(diào)的加深處理,也開了甲衣金鱗的先河。宋代詩人歐陽修《送薛水部通判并州》中就寫道:“玉麈生風(fēng)賓滿坐,金鱗照甲士如林”。

      2.對比色之色

      黑、金、紫、紅、黃五色中紫與紅為對比色,因為“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紫色是由燕脂(胭脂)在夜色的掩映下形成的,追根到底應(yīng)為暗紅色,與紅屬于同一色系的不同對比之色。相比紅旗明艷純凈的紅色,塞上征戰(zhàn)留下的血跡干涸后呈暗紅色,紅色之中帶上了泥土的黑黃色。胭脂的顏色雖然也有暗紅,但與泥土上干涸的血跡仍有著明顯區(qū)別,尤其胭脂出現(xiàn)在溫柔春閨里,與塞上征戰(zhàn)場景相隔十萬八千里,一般人難以從征戰(zhàn)干枯的血跡想到胭脂。“詩鬼”李賀想常人之難想,寫常人之難寫。用胭脂形容血跡似乎又意外地恰當,胭脂是凝固的膏體,液體狀的血液滲透進塞上的泥土中的狀態(tài)與膏體在狀態(tài)上格外相似,而在夜光朦朧中,色澤上的些許差別也被掩映起來,讓這個比喻突兀轉(zhuǎn)為貼切,并讓人生出無窮的聯(lián)想。

      唐代詩人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戰(zhàn)場上流血犧牲的將士,大多是家中親人期盼著的秦人,想及此處,怎能不令人悲從中來!因此,后人評點認為此句“夕陽塞紫,滿目悲涼”[4]。

      《雁門太守行》的色彩還在不同色系之間展開濃烈的對比。黑、金、紫、紅、黃五色分別屬于黑色系、黃色系和紅色系,都系濃色。敵方為黑色直壓城門而來,我方為金色,黑色與金色的不同色彩暗含著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黑色代表著對敵人的濃濃的厭惡,也意味著對方行為的無道;金色象征著我方的堂皇正道,抵抗侵略、驅(qū)除韃虜是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之舉。不同色系的動作方向也對比鮮明,黑云壓城帶來的是滿滿的壓力和壓迫之感,金鱗開帶來的是輕松的舒張與淡然之感,一張一弛之間顯現(xiàn)出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也在進行無形的對比,寫出了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的緊張局勢,以及蓄勢待發(fā)的戰(zhàn)意昂揚。之后寫夜襲時,李賀再次將紫色與黃金色進行對比,紫色的底色是暗紅的血跡,與耀眼的黃金色之間的色系對比依然強烈。在蒼茫的塞外夜色中,血跡干涸成暗紫色,而心中報效君王的“黃金臺”反而愈加光彩奪目,一明一暗對比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忠勇之心。

      三、“光奪眼目”之光彩賞鑒

      盛唐詩歌用色雍容華貴、富麗恣意,晚唐詩歌用色加入了更多人工考究與搭配,多了一股雅致清新之意。李賀生在中唐時期,他在詩作中開始有意識地搭配各種不同的顏色,但仍集成了盛唐流傳下來的華貴富麗的風(fēng)格,形成了一種介于盛唐與晚唐之間的獨特用色風(fēng)格。不同的色彩對于詩歌畫面構(gòu)成有著直接影響,不可否認的是,李賀詩作中新奇大膽的設(shè)色使得其詩歌畫面更加艷麗多姿,對讀者的情感沖擊也更加劇烈。然而,無論用色風(fēng)格如何,其都是為詩歌表情達意服務(wù)的,李賀的設(shè)色對于狀景、抒情起到了特殊的效果,值得我們推敲體悟。

      (一)五色濃艷,渲染氛圍

      邊塞詩中色彩多為邊塞景物自由顏色,主要用來表現(xiàn)環(huán)境、天氣與人物特征等。而邊塞遼闊的地形、粗獷的景物、豪邁的人物都決定了邊塞詩的底色趨于蒼茫單調(diào),而李賀反其道而行之,在單調(diào)的邊塞景象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幾筆,迥異的寫作風(fēng)格渲染出詭譎艷麗的邊塞戰(zhàn)爭圖景。

      《雁門太守行》全詩主要分為兩個戰(zhàn)爭片段,一是“黑云壓城”與“甲光向日”的兩軍對壘圖景,二是秋夜奔襲場景。兩軍對壘圖景的氛圍上文已詳細分析過,現(xiàn)重點分析秋夜奔襲場景中顏色對氛圍的渲染作用。

      “角聲滿天秋色里”一句從聽覺與視覺上渲染出悲涼的氛圍[5],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描寫了相似的場景,可見秋色加哀角更容易激發(fā)出人的悲傷情懷?!叭涎嘀棺稀睂憫?zhàn)爭創(chuàng)傷,更是加重了這種沉重的氛圍。最后“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卻為之一振,用黃金臺的耀眼光芒沖散了前文“凝夜紫”的沉悶氛圍,以主動為國效死化解了前文被動為戰(zhàn)爭流血寫生的哀愁,也將全詩的基調(diào)定格在黃金臺的耀眼流光中??梢园l(fā)現(xiàn),詩中的氛圍隨著顏色的轉(zhuǎn)換而一波三折,從“黑云”的凝重氛圍轉(zhuǎn)入“金鱗”的舒張昂揚,從秋色里“凝夜紫”的沉重悲涼轉(zhuǎn)入“黃金臺”的豪邁進取。

      (二)五色輝映,融入情感

      隨著五色轉(zhuǎn)換全詩的氛圍在變化,詩人的情感也隨之波蕩起伏。從心理學(xué)角度看,色彩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環(huán)境和人的心緒息息相關(guān),并隨時運動變化著。唐人寫詩善用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來表達歡樂的情感。

      如李白《客中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即使是羈旅鄉(xiāng)愁的客中詩作,也因多種歡快色彩的使用而顯得豪邁不羈。哪怕是悲寂主題的詩作,用了多種顏色點綴后,愁緒也仿佛飄散了些許。比如,王維《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本是描寫初冬山行時的景色,因有了“白石”與“紅葉”的亮色點綴,可以體會到詩人心頭的那一抹活潑的躍動。

      《雁門太守行》以“黑”表達嚴陣以待的緊張之情,以“紫”傳達沉重哀切的悲情,最后匯聚為“黃金臺”的振奮之情。前半段色彩濃郁的“黑”“紫”占據(jù)著情感的主導(dǎo),帶給人一種凝重壓抑的情感體驗。“霜重鼓寒聲不起”雖然寫的是霜重,其實沉重的是夜行軍的心情,這份沉重的心情也透過詩作傳達給讀者。

      《中晚唐詩叩彈集》陳贊道:“雖士氣已竭,鼓聲不揚,而一劍尚存,死不負國。皆極寫忠誠慷慨。”如果用音樂來表示情感,隨著奔襲風(fēng)霜聲逐漸低沉,半卷的紅旗也失卻了以往的活力不再翻滾舞動不息,人的心情也在沉悶的行軍途中低落起來。乍然間,黃金臺上忠君報國的誓言如銀瓶乍裂一般想起在心頭,音樂聲陡然間轉(zhuǎn)為高亢昂揚。景動而心動,心動而情動??傊?,從“黑”到“紫”是情感從緊繃到松懈的過程,而從“紫”到“金黃”中間經(jīng)歷了“紅”之半卷的緩沖又再次低落下去,最后剎那間又轉(zhuǎn)為高亢,其中的情感起伏扣人心弦,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陸游以大詩人的敏銳捕捉到李賀詩中的精髓之處,所說的“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道出了李賀作詩工于設(shè)色的精妙。邊塞詩本以蒼茫遼闊的單調(diào)之景示人,自李賀《雁門太守行》后,塞上風(fēng)景便被涂抹上點滴亮色。同時,邊塞詩中的氛圍一掃以往的沉悶疏闊而是變得艷麗詭譎,營造出一股別樣的畫面美感。隨著景色的變化詩中的氛圍也煥然一新,詩人在其中表達的情感也更加豐富而富有層次感。

      猜你喜歡
      雁門黑云邊塞詩
      漂流計劃
      讀者(2023年2期)2023-02-20 08:10:28
      漂流計劃
      讀者欣賞(2023年2期)2023-01-19 03:08:50
      漂流計劃
      八月十五雁門開
      幼兒100(2022年34期)2022-09-08 05:10:34
      黑云白云
      散文詩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04:53:23
      從對話教學(xué)角度談董一菲執(zhí)教的《雁門太守行》
      楊吳政權(quán)代北家族的本土化——以《李娀墓志》所見雁門李氏為例
      薩都剌《雁門集》(十四卷本)辨誤
      論中唐邊塞詩
      唐代邊塞詩里的情長思遠
      語文知識(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3
      闽清县| 乳源| 温泉县| 广平县| 桐乡市| 朝阳市| 抚顺市| 江门市| 双流县| 元谋县| 乌兰察布市| 德钦县| 云龙县| 温州市| 和平县| 临朐县| 武乡县| 南乐县| 抚顺县| 高清| 京山县| 岐山县| 郎溪县| 景洪市| 玉田县| 文成县| 武川县| 成都市| 丰顺县| 安吉县| 新沂市| 韶山市| 苍山县| 北流市| 银川市| 汨罗市| 远安县| 连州市| 旌德县| 宣恩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