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新高考背景下,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達到教學目標,所以教師需要順應趨勢改變化學實驗教學的方式。本文從變化、問題、策略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研究。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實驗教學逐漸頻繁出現(xiàn)于教學活動中,雖然這是教師重視實驗教學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大部分實驗教學的效用沒有發(fā)揮出來。鑒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急需進行創(chuàng)新,而教育工作者承擔著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的責任,所以,為了給學生的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給國家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筆者闡述了下列幾種方法:
一、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
能力培養(yǎng)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也是讓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的前提,更是讓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基礎[1]。所以,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對其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這樣一來,既可以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來,也可以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學習的樂趣所在。同時,可以達到新高考的要求,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
首先,教師需要明確,以往的教學觀念已經(jīng)沒辦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如今要求教師主動地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改變自身的觀念,明確實驗教學在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對實驗的本性進行深入的探究,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當作切入點,設計探究性實驗,并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比如:教材中的乙醛的銀鏡反應、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等都可以當作探究式實驗教學的素材,教師將其利用起來,讓學生進行實驗。在實驗完成后,學生親眼看到實驗現(xiàn)象,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這個實驗是否成功作出判斷。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交流,說一說自己實驗成功的經(jīng)驗或者探究一下實驗過程中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明確實驗應該秉持著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而且學生可以對科學探究的方法及過程進行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見,教師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既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也可以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對化學教材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改進及補充
化學教材是相關工作人員通過精心思考編制出來的,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可以進行探究的素材[2]。所以,開展化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兩點,一是化學實驗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因為有的化學實驗的現(xiàn)象并不是很明顯,有的化學實驗的操作過于復雜,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的學習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教師需要適當?shù)貙@些化學實驗進行改進。二是教材中有很多可以進行探究的知識點,將其挖掘出來,讓學生進行實驗。
例如:在教學含氮化合物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知道,教材中只是呈現(xiàn)了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的方程式,并沒有設計相應的實驗,而很多學生對其產(chǎn)生了好奇。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部分知識設計探究式實驗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展示收集滿二氧化氮的試管,然后給學生分發(fā)下去。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試管倒立放在水中,然后把膠塞直接打開。再次,液面不再上升后,需要用自己的大拇指堵住試管口,并將試管取出。之后,需要把試管口向上,然后把拇指移開。最后,需要把紫色石蕊試液融入試管里的溶液中。在學生觀察到化學現(xiàn)象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這里的水面上升?顏色消失了證明什么?為什么松開手指后,氣體從原先的沒有顏色變成了紅棕色?為什么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液體變紅了?這些問題正好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chǎn)生的,所以學生會嘗試翻閱教材,并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回答。也就是說,通過對化學教材中蘊含著的素材進行挖掘,然后基于這些知識點設計探究性實驗,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感性認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地對待科學實驗。
三、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根本目的。就當前的學生而言,常常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倘若教師能夠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自己的視野,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3]。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把飲用水里的沉淀物有效去除呢?在看到這樣的問題后,學生的小腦袋瓜會活躍起來,會聯(lián)系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并說出很多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實驗。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怎么才能去除鍋碗瓢盆上面的污漬,然后讓學生回家后進行實踐。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會意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是化學知識,會明白科學、技術、社會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對知識探究、應用產(chǎn)生一定的熱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利用起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難題。也就是說,教師將實驗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使化學學科的人文內(nèi)涵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體現(xiàn)出來,可以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
四、進行綠色的化學實驗,對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培養(yǎng)
化學實驗或多或少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導致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直接受到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提出了“碳中和”和“碳達峰”目標,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將綠色環(huán)保重視起來,需要對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4]。
就化學教材中的一些實驗而言,很容易產(chǎn)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進而對學生、教師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的時候,要盡可能采用一些手段把這些有毒氣體處理掉。比如:氯氣、二氧化硫等的制備、銅與硝酸的反應實驗、濃硫酸的反應實驗等。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將有毒氣體的處理重視起來。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產(chǎn)生的廢氣和有毒氣體要怎么辦?任由它們進入大氣層嗎?采用怎樣的方法去除這些廢氣呢?通過思考,學生會說出這樣的答案:既然知道這些氣體是有害的,就盡可能要在設計實驗方案的時候不使用相應的物質,而且在實驗的時候也要選擇污染少的裝置。倘若無法避免的話,就需要在實驗方案中明確提出保護措施、消除措施。也就是說,教師開展綠色化學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將環(huán)保意識樹立起來,可以盡可能減少化學實驗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讓學生受到相應的教育。
五、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起來,使實驗教學的效果得到增強
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中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的時候教師要形成這樣的意識: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只能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是永遠無法替代實驗教學的。那么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適用于什么時候呢?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材中有很多實驗的現(xiàn)象是不明顯的,而且有一些實驗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有一些實驗的污染是很大的,是沒辦法完成的。而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實驗教學的效率提高。
例如:在進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教學的時候,鑒于這部分知識有些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起來,針對實驗內(nèi)容進行課件制作,通過動畫視頻讓學生能夠明白壓強對氣體分子、濃度有怎樣的影響,從而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使學生能夠對接下來的平衡移動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靈活直觀,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學生受到一定的刺激、啟發(fā),進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對知識進行學習,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六、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對知識進行有效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理論知識是相對簡單的,所以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難度并不是很大,而化學實驗較為困難,因為其涉及大量的環(huán)節(jié),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倘若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很容易出現(xiàn)學生理解不了知識的情況,而想要為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保障,想要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想要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教師就可以將分組合作學習法利用起來。
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的成員的學習能力是互補的,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讓大家對化學實驗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探究、分析,進而讓學生能夠理解化學實驗現(xiàn)象,了解其中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互相學習,也可以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通過這一過程,化學實驗教學的成功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將學生的研究興趣調(diào)動起來。最后,教師可以開展實驗教學,并且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在使課堂教學與新課程要求相符的同時使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了解,形成團結友愛的意識,形成相應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交流交往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七、將實驗類型的習題重視起來,將實驗設計練習增強
新高考中的很多題目是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就需要將教材中的實驗內(nèi)容進行習題設置,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這里的實驗設計包括讓學生對實驗條件進行優(yōu)化,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對實驗方案進行創(chuàng)新,對實驗設計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讓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明確,實驗設計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技能,所以不能只是讓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學習。具體而言,教師需要采用相應的手段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激發(fā)出來,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得到激發(fā)、培育。
例如: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習題進行挖掘,然后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教材中有些實驗相關的問題是層層遞進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教師先給學生提出一些要求: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將碳酸固體中的少量碳酸氫鈉去除,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將碳酸氫鈉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鈉去除,然后把混合物中的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測定出來。
八、學校需要對化學實驗室進行改善
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的主要場所,如果化學實驗室中的設備都不全,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就是在開玩笑。所以教師需要和學校領導進行交流,讓學校領導明白化學實驗室對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而言有怎樣的作用,并且引入相應的設備。如果資金不足的話,學校可以和政府申請,使政府進行撥款,對化學實驗室進行改善。在籌集到相應的資金之后,學校需要讓化學教師盤點現(xiàn)有的化學設備,然后將缺少的設備、器材以表格的形式上交,然后按照表格進行配備。如此,便可將化學實驗室中的設備準備齊全,才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化學實驗。
結束語
新高考背景下如果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難以使學生成長為國家所需要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也難以讓學生應對高考。因此,教師需要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策略: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對化學教材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改進及補充;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進行綠色的化學實驗,對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起來,使實驗教學的效果得到增強;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對知識進行有效探究;將實驗類型的習題重視起來,增加實驗設計的練習;學校需要對化學實驗室進行改善;教師需要將自身的素質提高,為實驗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嘗試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張寅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理念的滲透[J].南北橋,2019(7):114-114.
[2]羅玉洪.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新思路[J].高中數(shù)理化,2013(18):55-55.
[3]王珍娣.淺談新高考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實驗內(nèi)容體系的新思路[J].2021(2019-27):65-66.
[4]李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高效實施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19):212.
作者簡介:何偉釗(1982— ),男,漢族,福建惠安人,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中學化學一級教師,學士學位。研究方向:化學教育。
本文系2019年度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課題名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研究”,立項批準號QJYKT20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