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袁秀麗教授“形神同調(diào)”針灸學術思想淺析

      2022-03-25 04:24:24董曉夫吳再春文清清袁秀麗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22年7期
      關鍵詞:神庭形神五臟

      董曉夫,徐 靜,吳再春,文清清,張 昭,袁秀麗

      (綿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綿陽 621000)

      袁秀麗,教授,主任醫(yī)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四川省中醫(yī)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名中醫(yī),從事臨床醫(y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40 年,在針灸治療腦血管病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工作中勤于思索,對中醫(yī)“形神同調(diào)”治病理論見解深刻,本文主要探討袁秀麗教授“形神同調(diào)”學術思想,與同道共享。

      1 中醫(yī)形神觀

      型者,人之軀體,《九經(jīng)韻覽》[1]曰:“軀也,總括百骸曰身”,包括人體臟腑、肢體、官竅、皮肉筋骨、經(jīng)絡及氣血津液等物質(zhì)。形體為病,明確而易見,如外感六淫,內(nèi)傷七情,五臟失衡,氣血津液不暢,飲食勞逸,外傷等因素皆可導致形體受損。受寒則惡寒發(fā)熱,遇熱則高熱煩渴,得濕則周身困重,燥則口干咽痛,火熱則遍生疔癤,氣滯則脹,血瘀則痛,水泛則腫,痰生則咳,實則便秘,虛寒腹痛易致泄瀉等,不一而足,均為形體受損所致。這種外在的、具象的人體變化即是中醫(yī)的形體觀。

      神,《說文解字》解釋為:“天神引出萬物者也[2]?!弊中螐摹笆?、申”。古文“示”即“祭祀”之意,“申”甲骨文意指閃電,“示” “申”組合為“神”,故爾神的最早含義為:可發(fā)出閃電的天神??梢娫嫉纳翊碇薮蟮某匀涣α俊9糯軐W觀念認為,萬物皆有神,莫可言狀,但主宰形體之功能?!兑住ふf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薄睹献印罚菏ザ豢芍^神?!惫湃苏J為精、氣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之所在,而神則是對由精氣所化生的自然界萬物神秘難測的變化現(xiàn)象的描述,是其能量之表現(xiàn)。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深受哲學思想的影響,也將“神”的概念引入醫(yī)學理論中,對于神的認識包括以下兩方面:一為生殖之精華,先天之精,即元神。如《靈樞·本神》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备妇秆嗪闲纬膳咛?,構成新生命,元神封藏于腎中,為先天之本。二為臟腑之神。在人體的成長過程中,依靠后天脾胃充養(yǎng),臟腑又逐漸化生出臟腑之神,主宰臟腑的各自的功能活動,并且具有獨特的情志功能,是為五臟神,其中又以心為主宰,《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內(nèi)傷七情,皆會傷及心神,《醫(yī)醇媵義》[3]中明確指出:“七情之傷…必歸本于心”,情志疾病,應從調(diào)心神入手,神定則對應之臟康健,神亂則臟病。

      袁秀麗教授認為,依據(jù)中醫(yī)整體觀,人之形體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統(tǒng)屬于五臟,五臟通過經(jīng)絡、三焦通道密切聯(lián)系,相互為用、平衡制約。人體的生命活動[4],包括生長壯老已、臟腑氣血運動變化,以及意識、精神、思維活動,是以臟腑、氣血、津液等作為物質(zhì)基礎的形體,通過正常運轉所產(chǎn)生之功能的外在表現(xiàn)的高度概括。莫可言狀、但又顯露于形體之外,具有神的特質(zhì),不同于單一的五臟之神,這是一種綜合人體形體功能、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整體之神。袁師認為這種整體之神是我們研究人體生理、病理,指導臨床診療的關鍵,是從更高層次認識人體的方法論。

      在形、神關系上,袁師認為,形為神的物質(zhì)基礎,神為形之主宰。形神通過構成、體用、存亡關系構成了具有整體觀念的中醫(yī)形神觀[5]。整體之神根植于整體之形,神產(chǎn)生于先天之精,又受后天臟腑之氣充養(yǎng),同時又協(xié)調(diào)、支配五臟功能,統(tǒng)御五臟之精氣。形可生神,形可養(yǎng)神,神可全形,神可御形?!盾髯印ぬ煺摗肪陀小靶尉叨裆?,《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即物質(zhì)充實,則神氣健旺,表現(xiàn)出 “神”是依靠 “形”而充養(yǎng)。宋周守忠[6]在其所撰《養(yǎng)生類纂》載:“夫人只知養(yǎng)形不知養(yǎng)神,不知愛神只知愛身,殊不知形者載神之車也,神去即人死,車敗則馬奔,自然之至理也?!闭f明了形與神之間的具有如同車馬般的相輔相成,相互依存關系,二者不可或缺?!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神乃形之主,無神則形不可活”,《淮南子·詮言訓》中描述:“神貴于形也,故神制而形從,形勝則神窮”,強調(diào)在形神關系中,“神”可以制約“形”,也高于“形”,兩者之間神是主宰的一方。

      2 形神同調(diào)

      在臨床中,袁師認為,百病皆以敝形為始,亂神為終。若病早、病輕,體格壯實之人所生病,可調(diào)形祛其邪氣,則身體自安,無擾于神。若久病、重病,虛弱之人所生病,易耗其形而傷其神,當需做到外護形體,內(nèi)調(diào)神氣。治形可養(yǎng)神,調(diào)神形可安?!鹅`樞》云:粗守形,上守神。本是指針刺過程中的得氣感應,袁師認為也可作為治病的一般法則,粗工治形,上工調(diào)神,中醫(yī)治病,當以治神為最高準則,通過對人體臟腑、經(jīng)絡、津液、氣血等形體結構調(diào)整,使陰陽平和,氣血順暢,五臟安穩(wěn),恢復到整體協(xié)調(diào),神機外露的健康狀態(tài)。

      袁秀麗老師臨證,善用運用“形神同調(diào)”法則,尤重通調(diào)任督,認為任督二脈,總領人體陰陽,陰陽調(diào)和,則神自安,神安則形不敝。同時喜用三才配穴,且多透刺,《標幽賦》云: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璣、百會。百會[7]居巔頂,屬督脈,為三陽五會之所,入絡腦,分支相連于腎,以四神聰透刺百會,可強化激發(fā)百會經(jīng)氣,補腎通督以調(diào)神;上星、神庭皆為督脈穴位,神庭為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上星透神庭取順經(jīng)為補之意,可補充神庭經(jīng)氣之不足,以醒神開竅;璇璣[8],為任脈穴位,居胸前,應肺主氣,璇璣透刺華蓋,可宣肺氣,順暢胸中氣機,寬胸散結;太沖為肝經(jīng)原穴,透腎經(jīng)井穴涌泉,意在養(yǎng)肝滋腎,益精生髓;合谷、太沖開四關,兩者一氣一血,一陰一陽,相互依賴,相互為用,陰陽順接,氣血和調(diào)。在刺法上喜采用經(jīng)穴前后、上下、左右、內(nèi)外、遠近配合,或偶刺、或繆刺、或透刺,或刺絡,或用頭針、耳針等法,總以平衡陰陽,調(diào)和氣血為準則,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如癡呆癥,袁老師辨證為腎虛髓空,痰瘀蒙竅[9]。其治當祛瘀化痰,通絡祛邪而復其形,補腎益精,醒腦開竅而調(diào)神固本,老師常用補陽還五湯益氣活血通絡,伍以石菖蒲,茯苓,桂枝,全蝎,蜈蚣等化痰、走竄通絡之藥以治形;采用“調(diào)神醒腦針法”通督補腎:四神聰透百會、上星透神庭、大鐘透照海、太沖透涌泉2~3療程后,效果頗佳。又如面肌痙攣,證屬肝風內(nèi)動,然臟腑氣血失和、面部陰陽失衡才是其發(fā)病之根本[10]。取穴百會穴、神庭穴,四關(合谷、太沖)為主穴,配合患側承泣、迎香、四白、瞳子髎、頰車、地倉、夾承漿、阿是穴等輪流針刺之,患者針刺每日1次,十次1療程,5周后即有顯效。

      3 小結

      袁秀麗教授“形神同調(diào)”思想高屋建瓴,目標明確,直中疾病本質(zhì),形神同治,治神以全形,全形以調(diào)神,為中醫(yī)臨床工作理論構建和臨床實踐指引了新的方向,值得推廣學習。

      猜你喜歡
      神庭形神五臟
      形神兼?zhèn)?,聚焦小學數(shù)學公式定律教學策略
      失眠與五臟
      形神之間 淺談古代人物故事畫的發(fā)展歷程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12
      手梳前額 緩解失眠
      意象、形神
      中華詩詞(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4
      手梳前額可緩解失眠
      手梳前額緩解失眠
      婚育與健康(2019年1期)2019-03-18 11:46:16
      五色入五臟一年更健康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6
      形神是中醫(yī)辨證要素的首要元素——中醫(yī)辨證常用20個基本要素與形神的關系
      手到病除
      佳木斯市| 盐山县| 察隅县| 犍为县| 天长市| 广汉市| 嘉黎县| 图木舒克市| 景洪市| 惠水县| 和顺县| 大悟县| 洞头县| 沂源县| 金秀| 兴宁市| 赣榆县| 浠水县| 信阳市| 上虞市| 郓城县| 乳源| 新安县| 金门县| 开原市| 玛纳斯县| 台江县| 凤台县| 克拉玛依市| 双鸭山市| 繁峙县| 云阳县| 齐齐哈尔市| 广宗县| 洮南市| 汝城县| 大厂| 大连市| 池州市| 内丘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