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的初探和思考

      2022-03-31 11:25:31王曉玲
      文理導航 2022年14期
      關鍵詞:科學教學小學科學

      王曉玲

      【摘? 要】小學階段開設科學課程,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科學學習,將動手和動腦能力結合起來,把科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而開展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能夠將每一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設計單元教學目標,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科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科學教學

      單元項目式教學就是教師把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通過這個單元中的核心概念,定位教學目標,以創(chuàng)設項目主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前后存在內在聯(lián)系,將這些內容集合成一個整體板塊開展教學活動,可以適當?shù)卣{整教學進程,增加學習挑戰(zhàn)性,靈活變動課堂樣態(tài),與探究式教學相互取長補短。

      一、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學習

      單元項目式教學的核心是把一個單元的內容整合起來進行設計,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以單節(jié)課為內容”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從整個單元內容入手,重點突出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和聯(lián)系性。在教學方法上,要按照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進行時間安排,注重教學的科學性和層次性。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潛意識地根據項目主題和任務需要,不斷地梳理自己需掌握的核心知識,以核心知識再進行延伸和拓展。在任務的牽引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整個過程是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也是具有個人思維特性的。

      (二)有助于教師完善自身知識結構

      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要教師加強對科學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茖W單元項目式教學設計,不僅能傳授給學生豐富的科學知識,還能幫助教師養(yǎng)成整體思維結構的思考方式。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較弱,如果采用單元項目式教學,就能實現(xiàn)每個單元一個主題,以整個單元的目標為起點,分析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整個單元的課時進行有效整合,以生動有趣的主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同伴合作的學習方式開啟他們的探索之旅。而生動有趣的項目主題不但要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要指向單元教學目標,貫穿單元教學內容。這雖然增加了教師教學設計的難度,但教師在突破難度和挑戰(zhàn)的同時,加強了對整個單元知識的理解深度,思考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關系。

      二、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的實施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

      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為起點,將學生帶到學習目標的終點。因此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也需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鼓勵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主動探索,同時需要其在實踐當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獲得新技能。在以學生作為主體原則的指導下,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做到因材施教。因為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所以在單元項目式教學時還需要遵從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可隨意地把教學目標拔高。

      (二)層級結構原則

      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需要根據單元目標,實現(xiàn)單元中知識的串聯(lián),進行系統(tǒng)性的學習。小學科學教育要實現(xiàn)科學地對知識記憶、理解與應用,鼓勵學生進行科學思維的分析與創(chuàng)造。單元項目式教學突出實踐性,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將學生所學知識服務于實踐,以便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實現(xiàn)對新知識技能的建構。同時,單元項目式教學由一系列相關聯(lián)的活動組成,各活動間也存在層級關系。因此,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需要遵從層級結構的原則,鼓勵學生在單元項目式活動中實現(xiàn)思維串聯(lián)。

      (三)分組合作原則

      小學單元項目式學習主要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包容、學會分工,從而學會合作的能力。在單元項目式教學開展過程中,每個小組根據學習任務,充分交流討論,從而制訂項目方案和計劃,開展相應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每個小組可能會在分工過程中發(fā)生爭論、面對挑戰(zhàn),教師要給予疏導和幫助,小組和諧相處、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是最終評價的重要標準。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能夠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同時在合作中使其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實現(xiàn)共同進步。

      三、立足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單元項目式教學

      小學科學屬于一門綜合性學科,包含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四大領域的內容,對學生成長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基礎性。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眾多專家學者和教師探索出了多種多樣的項目式教學,但關于單元項目式教學的探索很少,本文借鑒前人的智慧和自身的實踐,總結了小學科學單元項目式教學的簡要流程,具體步驟見下圖:

      從上圖看到,在單元項目式教學模式中共有五項內容,明確單元課程目標、提煉核心概念和關鍵能力、整合單元項目課程這三項,需要教師在課堂實施的前期進行精心準備和思考,再進入“課程實施”部分,在課程實施中要實現(xiàn)三大環(huán)節(jié):明確目標任務、實施單元教學、測試教學效果。最后教師根據整個項目開展的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

      四、根據教材內容,開發(fā)單元項目式教學

      按照小學科學教材內容開發(fā)單元項目式教學模式,在科學教學中采用單元項目式教學,更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科學內容。以下以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為例進行研究。

      (一)明確單元課程目標

      《神奇的機械》這一單元是小學五年級下冊的科學內容,旨在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簡單機械,并知道它們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體會到人類創(chuàng)造勞動工具的聰明智慧。

      (二)提煉核心概念和關鍵能力

      單元的核心概念:知道常見的幾種簡單機械,比如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并能運用它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單元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學會制訂簡單的項目方案,并通過實驗研究收集證據;能在組內交流和組間反饋的基礎上,對活動計劃進行過程性反思,并及時調整,修改完成最終方案成果。

      (三)整合單元項目課程

      本單元一共六節(jié)課,本項目主要取自前五節(jié)課:《什么叫機械》《怎樣移動重物》《斜坡的啟示》《擰螺絲釘?shù)膶W問》《國旗怎樣升上去》,第六課《自行車車輪轉動的秘密》作為輔助。第一節(jié)課是指導學生從總體上認識機械,后五節(jié)課則分別選取杠桿、斜面、輪軸、滑輪和齒輪五種簡單機械逐一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因此,可以將這一單元的內容整合為概括性的單元項目主題:校園講臺置換,這樣更便于學生理解主題內容。

      (四)課程實施

      1.明確目標任務

      借助多媒體技術、實驗器材、記錄單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帶著“如何使用簡單機械來輕松實現(xiàn)學校四樓講臺置換”的問題,進行方案設計、實驗驗證、初步得出結論、交流反饋、完善方案。

      2.實施單元教學

      (1)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明確學習任務

      結合《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要求,創(chuàng)設項目情境:學校每年都要對班級廢舊的課桌椅進行更換,今年將更換學校四樓教室的講臺,而新到的講臺全部在圖書館門口,請問對此,你有什么想法?

      (2)形成初步方案,進行實驗驗證

      在項目開始前,學生可以針對任務問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頭腦風暴,并把想法以文字、畫圖等方式記錄下來,形成初步方案。從學生的方案中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會提出使用小推車、木板、類似滑輪等工具,但并不能明確這些工具是什么?怎么用?能否幫助他們實現(xiàn)最終的想法?基于學生的初步方案和疑問,可以順利地展開本單元對簡單機械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主驗證、通過數(shù)據得出結論。

      第一步,讓各小組交流與討論。講臺置換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并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各種工具中進行選擇,思考這些工具可以做到哪些步驟,并完成記錄表。各小組對所填寫的表格進行發(fā)言、說明選擇的工具及工具的作用,在講臺置換實驗中,這些工具能夠發(fā)揮什么樣的功能。比如:榔頭可以拔釘子、釘釘子等,榔頭在講臺置換中可以起到拆除和安裝的作用。

      第二步,討論如何搬運講臺最為省力。這一步就涉及杠桿原理,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學習杠桿相關知識,了解杠桿的作用。在實驗中,通過小組合作尋找杠桿的秘密,并理解杠桿中的支點、動力點、阻力點,探究在什么情況下杠桿是省力的,什么時候杠桿是費力的,什么時候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力。

      第三步,思考如何將舊講臺從四樓運到一樓,這一步涉及斜坡、輪軸和滑輪。首先帶領學生進行斜坡實驗,即思考運用斜坡將講臺從圖書館拉到教學樓區(qū)域。讓學生了解斜坡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小組進行實驗,對“利用斜面來搬運講臺真的省力嗎?為什么會省力以及怎樣的斜面最為省力?”等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接下來進一步思考,除斜面的方式外還有什么更加省力的方法進行講臺的搬運,可帶領學生了解齒輪、制作齒輪并進行滑輪實驗。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定滑輪以及動滑輪的工作原理,并進行實驗設計。

      (3)完成最終方案,公開分享交流

      單元探究尾聲時,學生對杠桿、斜面、輪軸、滑輪、齒輪等簡單機械已經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針對之前設計的方案進行再次修改,形成最終方案設計圖。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公開展示方案設計圖,其他小組則給出評價。

      (4)測試教學效果

      對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進行測試,一方面是測試教師的教學效果,了解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測試,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不足,以便教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在本單元教學中,可以設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列舉出三種以上簡單機械,并詳細畫出其結構圖及使用方法等問題,了解學生對單元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五)反思重建

      在本次單元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從學校置換講臺任務出發(fā),將本單元關于簡單機械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建立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并為在面對復雜的問題時開展小組合作做鋪墊。在整個項目中, “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貫穿始終,在這樣的課堂狀態(tài)下,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晨光.圍繞核心概念組織小學科學單元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1(17):60-63.

      [2]陸麗利.項目化學習:讓科學研究真正發(fā)生[J].教育界,2021(11):70-71.

      [3]孫月.新課標下科學單元教學凸顯四維目標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0(31):122-123.

      [4]趙月.STEM理念下小學科學項目式活動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河北大學,2018(12).

      猜你喜歡
      科學教學小學科學
      莫讓小組合作陷入虛假的圍城
      小組合作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1:52:43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以“問”發(fā)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科學實驗數(shù)據處理與概念構建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52:07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金坛市| 曲靖市| 黄陵县| 郑州市| 江阴市| 佛山市| 龙南县| 广南县| 宁陵县| 蒙山县| 抚宁县| 仁寿县| 阜南县| 通化县| 舒兰市| 常德市| 罗山县| 龙门县| 扎赉特旗| 德州市| 望都县| 博兴县| 大余县| 桑日县| 黄龙县| 临洮县| 荣昌县| 杭锦后旗| 长沙市| 门头沟区| 呼和浩特市| 屯留县| 大厂| 松滋市| 松溪县| 麻阳| 电白县| 孝义市| 营山县| 中阳县|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