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洋
關鍵詞:低學段;小學生;推投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3-0078-02
籃球投籃就是將籃球在出手前置于身體的某個部位,之后在肢體位移的過程中完成投球入框的方法。投籃方式復雜多樣,僅原地投籃就有雙手胸前投籃、單手肩上投籃、雙手頭上投籃等。在小學低學段的籃球投籃教學中,常由于學生身體力量小、用力不協(xié)調、空間感覺差等原因,導致投籃動作“四不像”、投射范圍小、命中率低甚至連籃圈都碰不到的現(xiàn)象。經過十多年的籃球教學探索和訓練實踐,筆者總結出一種非常適合低段小學生的原地投籃方法——單手肩下推投籃,大大提高了投籃穩(wěn)定性和命中率。
一、技術解析(以右手投籃為例)
1.持球:將單手肩上投籃持球動作(屈肘翻腕持球于肩上方,形成三個90度)位置下移至胸前,掌心斜向前上方且與肩齊平。
2.預備:兩腳前后站立,距離以身體重心平穩(wěn)為原則,投籃手同側腳在前,兩腿微屈,上體稍前傾,右臂屈肘并貼于腰間,右掌背屈約145度,掌心空出且斜向前上方,左手扶球的左側中下方,不發(fā)力,身體重心稍偏前腳,兩眼注視于瞄準籃點。
3.投籃:重心下移,兩腿彎曲蓄力,兩腳蹬地,伸展腿和腰腹,右臂經右肩前上方伸臂時充分伸展,用手腕主動前屈(壓),食指、中指指端用力撥球,控制方向,將球投出。
4.結束:球出手后,身體充分伸展,重心移至前腳掌,提踵,食指中指正對瞄準籃點,手心向下,腕臂放松。
二、教學剖析
1.徒手練習:由于低段小學生活潑好動、聚焦時間短、身體協(xié)調性差等特點,可原地進行坐(跪、站)位徒手持球姿勢、徒手預備姿勢、完整動作練習等。
2.兩人對練:兩人一球,相距3~5米面向而站、坐、跪立姿勢做推投完整動作練習。
3.低籃練習:把籃框調至1.8米,組織學生逐一進行推投完整動作練習。沒有高低可調籃架的可用呼啦圈、敏捷環(huán)、木棍等自制簡易籃框開展教學、訓練。
4.中籃練習:把籃框調低至2.5米左右,視學生練習情況,組織其在不同高度籃架進行針對性的推投完整動作練習。沒有高低可調籃架的可用呼啦圈、敏捷環(huán)、木棍等自制簡易籃框開展教學、訓練,也可以拉兩條平行、等高的彩繩當籃框。
5.投籃練習:組織學生到標準高度的籃架前進行距離、角度不一的推投完整動作練習。動作熟練、力量較大的學生距框3~5米的位置進行推投,其他學生可在距框2~3米的位置進行推投練習。
三、結論與建議
1.單手肩下推投籃是根據低段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把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投籃進行整合優(yōu)化而成,該動作遵循人體機能,符合籃球投籃技術原理。
2.相較于雙手胸前投籃、單手肩上投籃、雙手頭上投籃等原地投籃動作,單手肩下推投籃有效解決了低段小學生投籃動作變形、投射范圍小、命中率低、不著框等問題,學生獲得了較好的體驗過程。
3.單手肩下推投籃動作適用于廣泛的群體,從幼兒到中老年,尤其是許多女性籃球愛好者的常規(guī)投籃動作,由此動作技術升級至單手肩上投籃較為簡單、自然。
4.單手肩下推投籃教學、訓練時要特別關注練習者的肘部是否緊貼腰腹及手腕背屈角度,避免出現(xiàn)投籃角度、高度不夠或投籃斜偏等現(xiàn)象。
5.單手肩下推投籃教學講究循序漸進,教師不能忽略技術筑基,要注重對學生投籃動作的鞏固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