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霞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作文課程活動較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關注,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已然成為諸多教師和家長的共識。然而縱觀學生在作文活動中的真實表現,不難發(fā)現,依舊有一些問題阻礙著他們的能力發(fā)展。因此,探究能夠有效提升其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勢在必行?;诖?,以下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學生習作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涵蓋了聽、說、讀、寫諸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其中寫作能力尤為重要,寫作能夠鍛煉和檢驗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多種語文能力,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從現實來看,學生在寫作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寫作中的畏難心理,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寫作中存在應付、逃避心理,這對于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是不利的。
一、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將閱讀寫作有效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閱讀材料,精心設計和選擇讀寫結合實施策略,找到最具契合作用的訓練點,有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結合寫作有效地表達。在實踐過程中強化語言運用的實踐技能,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素材,也為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實踐機會,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習作能力。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素養(yǎng),是結合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交流手段。在寫作過程中,小學生可以有效地認識世界,不斷地完善自我,對于自身的世界觀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在閱讀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可以生動地感受到春天的美,春風、春雨、春草、春花都具有靈動的色彩??梢砸龑W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觀察和感受,知道生活中的春夏秋冬都可以有效的描寫,訴諸筆端,抒發(fā)對生活的美的感悟。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語文寫作素養(yǎng)必須有效地結合閱讀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樂于表達,在關注現實的基礎上有效地表達真情實感。
二、合理安排讀寫教學順序,提高讀寫效能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大多數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作文練習,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雖然老師會在教學中讀幾篇范文,提出幾點寫作要求,但通常情況下不進行詳細、有效的寫作指導。這樣一來,學生的寫作思路并不清晰,常常有無從下筆、無話可談的困惑。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做到寫景美、寫人親、敘事明,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常將寫作練習與閱讀訓練相結合,用心安排讀寫的教學順序,讓讀寫有效融合,實現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以《九寨溝》一課為例,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隨筆作業(y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上網采集、查閱相關素材,了解九寨溝的地理位置、特色自然景觀和資源概況,為什么它被譽為“童話世界”,哪里體現了“自然的美,美的自然”等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寫一篇關于九寨溝的隨筆。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降低了寫作難度,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自主性,促使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探究,有效提高了閱讀與寫作能力。
三、掌握寫作技巧,聚焦訓練目標
(一)多讀多練
多讀多練,可以錘煉學生的語言,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理解教材的語言、形式后,指導學生以小練筆的形式,運用已掌握的寫作方法,從多角度取材、立意、構思、轉換、豐富,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還可以組織學生仿寫、續(xù)寫、改寫《爬山虎的腳》,仿照作者的方法,觀察一種綠色植物,并具體寫下它的特點。教師:“描寫身邊的綠色植物,要認真觀察,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描寫綠色植物的莖、葉、花等特征”,指導學生從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感受、欣賞、理解、評價、續(xù)寫。例如,教學《威尼斯小艇》,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威尼斯小艇船夫”的身份寫作。教師:“你希望擁有一艘什么樣的小艇?”“你會怎樣招攬顧客?”讓學生從小艇的形狀、作用等不同角度立意,寫出內容新穎的文章。
(二)逆向思維
作文教學要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向傳統(tǒng)觀念和常規(guī)思維挑戰(zhàn)。例如,以“伯樂相馬的負面影響”“東郭先生又遇狼”“南郭先生奮發(fā)記”為題寫作,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立意構思,結合課文的寫作手法,寫出新穎別致的文章。同時,在讀寫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教學《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教師點明矛盾,組織學生圍繞主題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說一說你心中的大老虎。”學生:“威風凜凜、兇猛威武?!苯處熇^續(xù)問:“為什么是窩囊的大老虎呢?”指導學生質疑、猜想、假設,結合“露”“豁”“撇”“霉”“哄”等關鍵詞,掌握用語言、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師布置寫作任務:“讀完文章,寫出自己的感悟和聯想。”鼓勵學生從多途徑、多角度感知語言的魅力,提出有見解的觀點,深入領悟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
結束語
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必須運用讀寫結合的手段,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對語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的積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有效地開展讀寫結合活動,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實現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質的飛躍。以讀促寫,以寫檢驗讀的實際效果,作為一種有效的互動性促進手段,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陸金林.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讀寫結合點”的追尋[J].新課程,2021(40):176.
[2]陳艷春.讀寫結合理念下的習作單元教學[J].山西教育(教學),2021(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