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再鑫
◆摘? 要:劍河縣第四中學“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是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的有效途徑,是素質教育之路。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減負提質。
不善言談,缺乏自信的農村孩子開始找到了自信。學生上課的參與度高,上課興趣濃,積極性也高。
◆關鍵詞:“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改革;制度保障;總結反思
劍河縣第四中學“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是貫徹落實新課改理念的有效途徑,是素質教育之路。它抓住了素質這個主題,激活了學生學習興趣這個動力,做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有效統(tǒng)一,讓學生享受學習權利,學習自由,學習快樂,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發(fā)展觀。現就劍河四中“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做如下初淺探索。
一、劍河四中推行“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的背景
(一)學生方面
1.四中學生生源主要來自南加、磻溪、觀么、柳川、久仰等五個鄉(xiāng)鎮(zhèn),農村孩子大部分內向靦腆,不善言談,缺乏自信。
2.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因上課的參與度不高,所以上課興趣不濃,積極性也不高,上課瞌睡現象嚴重。
3.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受到了禁錮。
4.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單打獨斗,團隊精神、協(xié)作能力、共享習慣得不到肯定和褒獎。
5.學生在課堂中得不到關注、認可、鼓勵等,導致厭學現象嚴重。
(二)教師方面
1.大部分教師習慣傳統(tǒng)課堂教學,認為老師教學生學的滿堂灌很正常。
2.教師也有希望努力改變課堂模式的佼佼者,但是一次次嘗試后的失敗,上層一次次三分熱度不了了之讓這部分教師很受傷。
3.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中年以上教師來說已經“輕車熟路”,不想改變。
4.部分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采取觀望的態(tài)度,不反對,也不支持。
5.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整體偏大。專業(yè)結構不均衡。
(三)學校行政
1.學校班子成員中對于課堂改革是有前車之鑒的,他們中大部分參加過17年的課堂改革,有著失敗的慘痛教訓,可以說其失敗后的無助還歷歷在目。
2.學校頂層設計壓力大,工作難度高。在一個課堂改革失敗過的學校重新啟動課堂教學改革,需要一把手有足夠的魄力、決心和團隊的支持與認同。
3.學校行政想帶領大家走出困境的意愿強烈。班子團結,有活力和敢闖的一股勁。
4.社會對學校辦學給予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對學校班子在學校管理、教學等方面提出了許多質疑。
正是各方面因素的不斷堆積,促使劍河四中班子不得不下決心謀求出路,期望走出一條適合四中發(fā)展的道路,而課堂教學改革就必然成為一切改變的開始。
二、“五步三查”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五步三查”課堂改革其基本模式如下:
(一)教師課堂‘五步三查’流程一覽
第一步:目標導學(5分鐘)①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學科課本、學案文具)。②目標導入(即情景引入,微視頻、舊知識回顧、故事引入等)。③白板展示學習目標(學生讀或者教師解讀)。
第二步:自學自研(12分鐘)④一查: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教師查、組長交叉查打分(建議語、數、外課外完成)。
第三步:交流展示。⑤交流:(8分鐘)對學、合學(共同討論研究預習時留下的難題,并訂正好標準答案)。⑥展示:(展示每組4分鐘、板書預展3分鐘)抽簽展示導學案上的相關知識點。⑦二查:教師參與學生的合學,檢查各組學習的具體情況,有無學生不參與、不認真的現象。⑧此環(huán)節(jié)教師確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個共同體上去板書時,另一共同體在下面進行預展。
第四步:鞏固提升,三查:⑨教師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
第五步:⑩學教反思(課堂小結)。
(二)“五步三查”模式解讀
課前基本工作--小組初建
1.小組組員分配
(1)將班級人數按男、女、考試成績均勻分配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8-10人,按班級實際情況可做微調。
(2)將每個小組組內再分為兩個共同體,即A、B共同體,共同體的分法同班級分小組一樣。將每個小組的共同體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數不夠的可一人兼兩職),即A1(組長):負責學習督促、作業(yè)監(jiān)督,對行為習慣差的組員交心、談心,幫助成績差的組員,嚴抓學習(主管A共同體);B1(副組長):協(xié)助組長,職責和組長一樣,嚴抓紀律(主管B共同體);A2(紀律委員):負責本組紀律監(jiān)督,對行為習慣差的組員進行溝通,被批評達三次及以上的及時匯報給班主任;B2(監(jiān)督委員):督促好本組組員有無不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或抄襲現象,帶違禁物品,亂接亂搭電線現象,并做好相關記錄,達三次及以上的及時匯報給班主任;A3(勞動委員):負責安排本組的各項勞動,記錄好勞動中組員的具體行為(如掃地不認真,敷衍了事,拈輕怕重等);B3(生活委員):關注本組組員的生活習性,維持督促好本組組員就餐秩序、紀律和不按時就餐的組員,達三次及以上的及時匯報給班主任;A4(檢舉委員):負責向科任老師匯報本組組員(三人以上)不懂的知識點和課堂上出現的一些不利于學習的行為;B4(統(tǒng)計委員):負責在積分冊上及時記錄好每節(jié)課本組的課堂積分,并記錄好本組組員課堂表現(被老師表揚或批評),批評達三次及以上的及時匯報給班主任;A5(調查委員):負責及時向老師反饋本組出現的各種不團結、不公平、不積極等不良行為。B5(文明禮儀):主抓本組的文明禮儀,及時向班主任匯報組員出現說臟話、不禮貌、不文明、不尊重老師和同學等不良行為。
(3)明確各小組的A1、B1為班級大展中的記分員。
(4)小組人員明確后按下列座次入坐,一周左右輪換一次,但不能坐亂(如A4必須對A3)。
2.小組建設(活動——記住自己)
(1)隨機叫某個組的A共同體或B共同體站起來,看學生反應快慢,目的讓每個學生記住所在的組和相應的共同體。
(2)隨機叫6個組的A1或B4等同時站起來,看學生反應的快慢,目的讓學生記住自已是A、B當中的第幾號。
(3)快速叫第幾組的Ax或Bx站起來。
(4)同一小組內,做好結對幫扶,即優(yōu)對差兩兩相對而坐,并相互學習。同時大組長監(jiān)督好本組的紀律、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等。
3.小組建設——課堂動作要求
(1)站姿:站姿主要是指課堂上學生上下課起立的站姿和課堂上舉手起來點評及到展示區(qū)進行展示的站姿。站姿要求:直立、面向老師或展示區(qū)或學生,注意是面向而不是扭頭。
(2)坐姿:坐姿主要是指課堂自學自研及學生展示過程中的坐姿,即老師及展示學生在哪,學生就面朝哪個方向坐,手可拿筆和導學案等與當前學習有關的東西。
4.小組建設——課堂常用的口號
教師:聚焦、傾聽、時間到。學生:迅速、認真、我坐好。
課前準備:課本、導學案、雙色筆、工具書及用具(直尺、圓規(guī)等)、練習本(草稿本),切忌一張紙、必要的板書。坐姿:雙手擺放在桌子上、挺腰、精神飽滿。
按照“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加強教師和學生培訓,在這一過程中,學校頂層,特別是學校一把手始終深入課堂,反復研判,反復論證,經過一個學期的時間,2020級所有班級實現了建模任務。學校班子開始著手下一步具體工作。
三、“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的強力推進
(一)學校出臺課堂教學改革方案肯定“五步三查”模式
經過一學年來的課改試點工作,充分肯定我校所有班級初步具備了課堂改革的模式。針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弊端,我們將進行大膽探索與改革,遵循“先學后教、先練后講、合作探疑、競爭展示、當堂達標”的原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減負提質。
現在“五步三查”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初步體現出其積極的一面:不善言談,缺乏自信的農村孩子開始找到了自信;學生上課的參與度高,上課興趣濃,積極性也高;上課瞌睡現象徹底消失;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得到了鍛煉?!拔宀饺椤闭n堂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單打獨斗,團隊精神、協(xié)作能力、共享習慣得到肯定和褒獎。學生在課堂中得到關注、認可、鼓勵等,厭學現象極大減少。教師加強了課前備課的深度、廣度,針對性、時效性更強。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提升快。
(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1.學校成立教學改革組織機構,明確具體負責人。
2.學校行政人員包班任務分配,學校班子成員帶頭包班,有具體任務必須完成。
3.督查巡課制度,巡課成為常態(tài),重點是是否用“五步三查”模式上課,不用“五步三查”模式上課的,一經發(fā)現一律追責問責。
4.課堂教學改革骨干團隊,學校推選熱心課堂教學改革、業(yè)務好、年富力強的一線教師擔任課堂改革突擊隊任務,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探索。
5.出臺嚴格的教師“五步三查”課堂教學過關考核方案,要求每一位教師課堂考核必須80分以上視為合格,不過關的停課跟班學習,直到第二次考核過關后方可上課。
(三)及時總結反思
為踏踏實實地踐行“五步三查”課堂改革理念,實實在在地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我?;A教育水平,對前段時間的課改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反思,對取得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找準存在問題加以解決,不斷的完善“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
總之,劍河四中“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功,要想向更加深層的、持續(xù)的改革,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加強管理,堅定不移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毫不猶豫的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革命性變革。同時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教育觀念、教學思想的轉變,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備課方法,教學方式,課堂的組織管理形式的改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的改進等諸多問題。因此在學習、推進“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切實加強領導,重視管理,注重研討,著力解決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馬玉龍,喻成成.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教研),2010(07).
[2]孫淑珍.淺談新可改造課堂教學方法[J].華章,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