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茜
摘要: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始終圍繞著新課程標準,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也要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作為教學重點,增強學生在小學校園中的生活體驗,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溝通本就是一項藝術(shù),班主任應當選取高質(zhì)量的溝通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交流,從而通過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黏性,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引導下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之中,為學生的成長及發(fā)育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藝術(shù);教學管理
新課程標準要求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而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及教學的主要負責人,就應當進一步踐行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國中小學的班主任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處于成長期,所以教師對其進行指導并采用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方法。然而,在面對小學班級管理的整個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困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水平,切實地提升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促進全班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一、溝通藝術(shù)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增強師生之間的黏性
對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而言,班主任不僅要完成日常的教學任務,也要加強對班級秩序的管控,在潛移默化中將班主任的形象塑造得更具有權(quán)威性,威嚴的形象能夠幫助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但是也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畏懼心理,進而導致學生與老師漸行漸遠。通過溝通藝術(shù)的有效應用,能夠進一步緩解學生的畏懼心理,讓學生愿意主動與老師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密切后,學生也會主動向班主任表達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質(zhì)量,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推進,班主任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學習基礎,還要進一步滲透德育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但是在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大多數(shù)班主任更重視班級內(nèi)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學生校園生活的幫助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導致此種教育情況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影響,班主任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另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沒有綜合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沒有結(jié)合學生實際特點,導致班級管理措施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符。通過溝通藝術(shù)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也能夠?qū)W生的特長優(yōu)勢進行發(fā)掘,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溝通藝術(shù)在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一)堅持公平、公正的交流溝通原則
班主任在整個課堂管理過程中是重要的引路人。學生之間當然也會存在明顯的個人差異,并且他們都具有各種學習成績的高低之分,但是教師卻不應該以成績?yōu)橐罁?jù)去判斷學生的優(yōu)劣,更不可以把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唯一標準。例如,教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就應該堅持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而不是直接利用考試成績把學生分割成不同的類別或等級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安排。其次,教師也應該能夠做到賞罰分明,不管學生的成績與否都應該一視同仁,并對其進行恰當?shù)呐谢蛘擢剟睢?/p>
(二)語言要富有幽默感
由于班主任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jīng)歷及其實際辦事操作風格的巨大差異,他們和班級學生之間進行信息溝通的各種途徑和聯(lián)系方式可能都會有一些差異。如果學生認可班主任,就一定會對班主任工作產(chǎn)生良好的感情,繼而認真地要求聽取批評意見,主動地改正自己的各個缺點。如果學生不認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就很有可能會因此產(chǎn)生逆反的學習心理,或拒絕和班主任進行直接溝通。因此,班主任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具備一種相應的幽默感和情趣,不能太過于嚴肅,不要給學生帶來疏離感,而是要展示出自己的一種幽默感,從而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三)對學生信任包容
就當前課堂教學情況來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同時也要作為任課老師進行教學,班主任往往在溝通過程中缺少與學生的情感共鳴,并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溝通的效果也沒有達到預期。因此班主任應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溝通技巧,對學生信任、包容,讓學生能夠在班級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進而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發(fā)揮溝通藝術(shù)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就應當對學生信任和包容,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比如在班內(nèi)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小張和小李同學在課間休息時產(chǎn)生了沖突,其他同學去辦公室找到班主任并說明情況,然后班主任跟隨同學去班級了解實際情況。原來小李和小張同學發(fā)生沖突是由于小張路過小李同學的書桌時,不小心碰掉了小李同學的筆盒但是小張沒有道歉,所以兩位同學就發(fā)生了爭吵。班主任首先明確了錯誤方,并讓小張同學向小李同學道歉,然后將小張同學帶到辦公室。在辦公室內(nèi)班主任與小張同學進行溝通,詢問為何沒有及時道歉,小張同學講述原因后,班主任耐心分析了小張同學的錯誤,并對其行為予以糾正,同時老師也給予了小張同學信任,對小張同學說:“老師相信你以后碰掉其他同學的東西會及時道歉?!弊詈?,班主任的正確引導讓小張同學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承諾會積極改正。
(四)開展激勵教育強化班級管理
每一位同學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積極開展激勵教育,通過對學生的肯定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主動去投入學習之中。班主任在將激勵教育融入班級管理過程時,首先就應當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采取多表揚的教學方法,通過激勵語言來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日常的學校班級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中,要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自己為人師表的重要角色,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起到了示范性的帶動作用,這樣可以增強全體學生的整個班級文化認同感,激發(fā)廣大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班級的一種認可。讓更多學生真正深刻意識到一個好的班集體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及其重要性,從而能夠強化他們對這個班集體的自我認同。
參考文獻:
[1]劉天瑩.溝通藝術(shù)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11):160-161.
[2]農(nóng)薈穎.論小學階段的班主任與課堂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課堂教育研究觀,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