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崔金帥
摘? 要:目的? 探討延續(xù)性護理對于老年慢病患者用藥安全的影響,為臨床實踐積累相關護理經驗。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淄博市市級機關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日常生活、服藥行為、健康行為、遵醫(yī)囑行為)、生存質量評分、安全用藥知信行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心理領域評分、軀體功能評分、物質生活評分、社會領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安全用藥知識評分、安全用藥態(tài)度評分、安全用藥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慢病患者應用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患者的護理評價較高,較好地保證了用藥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提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老年慢病;用藥安全;延續(xù)性護理;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3
老年慢病患者需要接受長期的健康管理,老年人作為心內科的主要群體,其機體的各項功能逐漸退化,免疫力也逐漸下降,其發(fā)生慢性疾病的概率相對較高,合理高效地用藥治療是其干預自身慢性疾病,控制病情發(fā)展的關鍵。但老年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足,臨床依從性較差,預后效果不理想[1]。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行動不便,護理中存在較多安全隱患,若出現(xiàn)護理不到位的情況容易引發(fā)護患糾紛。對患者進行延續(xù)性管理可以指導患者的生活行為方式,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認知能力,以便患者能夠自覺地遵照醫(yī)囑進行康復治療[2]。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淄博市市級機關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延續(xù)性護理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淄博市市級機關醫(yī)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8.19±7.25)歲;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脂代謝異常13例,合并冠心病1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47~74歲,平均年齡(58.34±7.10)歲;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脂代謝異常12例,合并冠心病1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淄博市市級機關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能夠積極地配合護理程序;②具有一定的辨識能力;③經過臨床診斷確定為老年慢病[4]。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者;②存在嚴重精神障礙者;③存在惡性高血壓或繼發(fā)性高血壓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含簡單的囑咐用藥,身體狀況異常的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延續(xù)性護理。①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掌握患者的病情資料,記錄患者的基線指標,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②心理護理。組建健康宣教小組,由于患者的具體情況、基本需求以及疾病特點等不同,患者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協(xié)同性。護理人員要以溫和、友好的態(tài)度為患者服務,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與患者進行病情以及生活相關的溝通并適時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讓患者的負性情緒得以不同程度地緩解[5]。③疾病知識宣教。綜合考慮患者個體之間的差異,結合患者的學歷水平、知識接受能力等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疾病以及疾病預防控制的相關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病情相關的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老年慢病的病因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可以充分采用護士與患者結對形式指導,通過院內延伸的形式來進行延續(xù)性護理,責任護士可以與主管護士一起入組,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用藥方面的知識等。老年人機體老化,對于不同藥物的吸收利用有著一定的要求,而且不同的藥物有著一定的酸堿特點,必須針對老年人特殊的腸胃環(huán)境給予適當?shù)乃幬?,護理人員應對這些藥物知識進行普及與介紹。④生活指導。通過電話、家庭隨訪、微信交流以及開展社區(qū)交流會等多種形式,指導患者進行血壓血脂自測、運動,掌握患者出院后的恢復情況等,讓家屬對患者的生活行為進行監(jiān)督。⑤飲食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告知患者飲食注意事項和飲食原則,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保持低脂低鹽飲食,多喝水,督促患者戒煙戒酒,嚴格遵守執(zhí)行飲食護理計劃,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飲食方案,通過食療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另外,積極隨訪患者的家屬,咨詢患者近期的用藥和飲食健康情況,咨詢是否有不良反應發(fā)生,并給予適當?shù)母深A或治療。⑥給藥監(jiān)測。全程對患者進行給藥監(jiān)測,不同的藥物有著不同的反應,部分藥物在用藥之前必須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充分利用其血常規(guī)的監(jiān)測,可以通過血壓測試環(huán)的方式時刻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老年患者的患病類型一般較多,使用的藥物也多樣,由于其身體素質的特點,其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也不可避免,不同藥物之間有著配伍禁忌,這些都對其治療有著不良的影響,臨床需要嚴格重視,通過藥物監(jiān)測,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給藥的方式也需要進行及時監(jiān)測。此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還需進一步加以重視,讓患者了解藥學的基礎知識,提高患者的用藥常識,使患者能夠在醫(yī)生和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正確用藥,保證用藥安全。老年患者一般由于自身原因,有著不同的給藥方式,很多患者是通過口服給藥來進行,部分糖尿病患者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確保胰島素的含量,來維持血糖穩(wěn)定??诜乃幬镆灿卸喾N給藥方式,醫(yī)療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疾病特征來確定是否吞服或者咀嚼等,以確保藥物達到最好的效果,醫(yī)療護理人員的有效監(jiān)測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質量。給藥后應給予足夠的用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護理工作者長期與患者溝通,并有效評估患者的機體素質、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等,以確保藥物經濟有效,提高藥物的作用效率。
1.4?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在日常生活、服藥行為、健康行為、遵醫(yī)囑行為等方面的依從性[6],分值為1~10分,分值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應用健康相關生存質量(HRQOL)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物質生活、心理領域和社會領域4個維度,量表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統(tǒng)計記錄患者的安全用藥知信行評分[7]。該評分主要從患者的安全用藥知識、安全用藥態(tài)度、安全用藥行為三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各項為5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效果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評分、服藥行為評分、健康行為評分、遵醫(yī)囑行為評分以及依從性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應用HRQOL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的心理領域、軀體功能、物質生活和社會領域4個維度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安全用藥知信行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安全用藥知識、安全用藥態(tài)度、安全用藥行為評分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另外,老年人的比例也逐漸增大,老年人用藥更加頻繁,不同的慢病不斷涌現(xiàn),所應用的藥物也呈現(xiàn)多樣性。老年人的用藥安全包括對藥物吸收原理的理解,對藥物的分布理解,藥物的不同代謝特性和排泄特性等,如果藥物超正常劑量應用,不按照療程使用,或者搭配錯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8]。慢病藥物種類繁多,不同藥物的代謝、吸收等相對不同,由于老年患者間存在差異,因此,對慢病老年人需個體化針對性用藥。良好的藥物干預能夠促進老年人的腸胃接收。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大、機體老化等,其體內的水分和肌肉組織成分逐漸減少,脂肪數(shù)量增多,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老年人的藥物吸收。老年慢病患者對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識知曉率低,往往伴隨較多合并癥,患者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且部分患者的自控力較差,導致愈后效果不理想[9]。延續(xù)性護理從患者的思想意識入手,增強患者對疾病風險的重視程度,加強患者的生活管理,有利于實現(xiàn)病情的穩(wěn)定控制[10]。讓家屬多關注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變化,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不適反應,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目前,人們對于慢性疾病的認知不足,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夠對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綜合評估,為其提供健康指導,防止或減緩慢性病的發(fā)展[11]。慢性疾病發(fā)生的機制相對復雜,與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不良運動狀態(tài)密切相關,我們使用健康管理的方式正確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12],通過健康宣教和運動指導等,較好地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膳食結構,并在后續(xù)給予1年左右的隨訪,建立起慢性疾病高危險人群的臨床檔案,跟蹤高危人群,確保其保持較好的個人健康狀態(tài),進行全方位的疾病風險評估,給予全面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另外可以通過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管理[13],為患者提供持續(xù)的護理服務,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也使得患者的恢復效果更加理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延續(xù)性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完善了護理工作,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生活,提高其治療依從性[14]。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安全用藥知信行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常規(guī)護理與延續(xù)性護理這兩種護理方法的結果存在一定的不同,觀察組患者的HRQOL量表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以及用藥安全情況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患者的配合程度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更多的改善[15]。
綜上所述,延續(xù)性護理應用于老年慢病患者中,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護理評價較高,使得患者能夠更加安全地使用藥物進行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
參考文獻
[1]孟水云,王笑媚,劉淑英.以家庭為中心提升老年慢病患者照護質量實踐研究[J].中國醫(yī)院,2021,25(10):58-60.
[2]吳希堯,張艷.CGA在老年慢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24):5236-5239.
[3]吳新春,殷實,陳尹,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續(xù)性醫(yī)療服務模式的構建及效果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7):1742-1745.
[4]張存泰,劉曉晴.老年疾病診療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01-102.
[5]譚桂蓉,崔妙玲,楊連招,等.廣西慢病老年人健康照護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9,34(2):69-72.
[6]李千秋,楊瑩.慢性病患者遵醫(yī)囑行為研究現(xiàn)狀[J].慢性病學雜志, 2021,22(10):1489-1493.
[7]張冉燃.“分層管理、無縫銜接”的老年健康服務網絡[J].瞭望, 2010,30(13):24.
[8]王文麗,周志益.益生菌口服聯(lián)合體表胃腸起搏器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觀察[J].老年醫(yī)學研究,2020,1(02):7-10.
[9]張雨燕.老年高血壓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D].昆明:云南中醫(yī)藥大學,2019.
[10]張景嵐.沈陽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老年慢病管理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9.
[11]李麗君,高瑞英.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老年高血壓延續(xù)護理網絡平臺構建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41(S1):100-105.
[12]倪志娟.慢病管理中的慢病門診護理模式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0):171.
[13]王雪利.老年慢病患者對以社區(qū)護士為主導的居家延續(xù)護理需求的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31(9):164-165.
[14]田家利,賀艷麗,劉宇,等.北京市房山區(qū)農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5):619-624.
[15]聶永梅.健康教育在社區(qū)老年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對策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