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滿族薩滿舞蹈的風格探究

      2022-04-29 16:17:03劉禹彤
      文學藝術周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薩滿教薩滿巫師

      一、滿族薩滿舞蹈的起源

      薩滿舞蹈起源于薩滿教,是宗教文化與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薩滿教主要信仰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和圖騰崇拜,在很多民族中都有影響。舞蹈作為人們表達感情和思想的手段,逐漸形成了各個民族的薩滿舞,各有特色。滿族信仰薩滿教,在清朝,薩滿教也是宮廷中信奉的宗教,所以也受到政治的影響。薩滿教產(chǎn)生于母系社會,發(fā)展于父系社會?!八_滿”一詞的意思是“智者、曉徹、探究”,也是對薩滿教巫師的統(tǒng)稱,因為薩滿巫師在做法時情緒激動、嘴里念著咒語,由此薩滿也有“激動不安和瘋狂亂舞的人”的意思。因為薩滿巫師在做法時的動作,所以薩滿舞蹈還被稱為“跳大神”。滿族人民認為薩滿巫師可以與神靈溝通,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在近現(xiàn)代,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滿族人民也不會再舉行薩滿教的祭祀,薩滿教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二、滿族薩滿舞蹈的藝術形式

      (一)舞蹈的特點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沒有語言交流的情況下,人們只能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思想,這就產(chǎn)生了舞蹈。隨著歷史發(fā)展,舞蹈逐漸成為人們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舞蹈已經(jīng)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古代,舞蹈與宗教密不可分。宗教和舞蹈的融合讓薩滿舞這樣的藝術形式被用于祭祀。薩滿舞可以清晰地展示滿族人民的性格、生活習慣等特征。滿族薩滿舞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祭祀大典中的祭祀舞蹈,主要是用作求雨、求豐收等;另一種是宮宴,就是在宮廷之中以娛樂為主的表演。

      薩滿舞體現(xiàn)著薩滿宗教的文化特征,對于 神靈、自然的崇拜,在祭祀儀式中薩滿舞與薩 滿教的神話故事、請神歌詞和道具組合成了薩 滿祭祀儀式。女真時期就有關于薩滿的記載, 《北盟錄》中記載: “金以女巫為薩滿,或同 珊蠻,金與渤海同族,渡渤海人亦必奉之。薩 滿亦稱叉瑪,奉者多為婦人,蓋女巫之一種也。于祀祖先禱神時,戴尖冠,著長裙,腰系銅鈴,擊鼓蹲舞,口喃喃辭不可辨。又謂,可以療疾?!苯鸪嫒说乃_滿舞與清朝滿族的薩滿舞幾乎 一致。薩滿舞通常由單人、雙人或多人來表演,不管由多少人來表演,都會由一個人來領舞, 扮演薩滿巫師。演員在表演時會穿戴好服飾和 道具,也會佩戴上面具。面具會為整個舞蹈增 添一些神秘感。

      (二)舞蹈在祭祀中的作用

      薩滿舞蹈俗稱“跳大神”,是巫師用來祭祀、請神和醫(yī)治病人的舞蹈,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薩滿祭祀也逐漸成為一種宗教形式。這種宗教形式一直流傳至今。從“跳神”這個詞可以看出,薩滿祭祀儀式和舞蹈是分不開的。舞蹈是祭祀儀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突顯儀式的神秘感。薩滿舞是以祭祀神靈為目的的舞蹈,表達對神靈的崇敬、贊美、祈禱之情,“誠則祭,祭則拜,拜則舞”。它與祭祀儀式和宗教活動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一種巫術性質,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同時也帶 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著生命力。它體現(xiàn)了 滿族多神崇拜的特點。薩滿舞節(jié)奏快,有“顫、搖、晃”的特點,薩滿教文化有“不顫神不來”的觀念。薩滿巫師通過舞蹈向神靈傳達信息。 薩滿舞也有著增強群體性、凝結團聚力的作用。有學者認為,薩滿舞是在薩滿教祭祀活動中貫 穿整體的一種形式,不能獨存。

      (三)舞蹈的表演形式

      薩滿舞分為家祭與野祭兩種表演形式,家祭的形式通常比較固定,以祭祖、祭神為主,具有穩(wěn)定性與規(guī)律性的特征。而野祭中的薩滿舞更多含有即興因素,隨著儀式的進行,巫師會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變換舞蹈動作。但隨著祭祀儀式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例如祭典環(huán)境、表演者的服裝道具、祭祀供品的擺放等。但總體來說,薩滿舞還是摻有即興形式的表演,在規(guī)定的模式下,巫師更多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意識。薩滿舞充滿著隨性、簡樸、野性和自然的表演形式,體現(xiàn)了滿族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和對生活的期盼。舞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動作非常簡單,人們可以非常輕易地融入進去,慢慢地形成了集體性的歡樂舞蹈。

      (四)舞蹈中的生活自娛性

      這種生活上的自娛性是指薩滿舞蹈通過表演方式,將娛神和娛人融為一體。薩滿教的祭祀儀式本是一種帶有宗教儀式的活動,滿族薩滿舞蹈在儀式中有著迎神和娛神的作用。在火祭這種大祭中,薩滿舞蹈也有著發(fā)泄情緒的作用,由于參與者眾多,眾人可以一起成舞、踏地歡歌、拍手、吶喊。在祭祀儀式上,族人一起載歌載舞,在向神靈表達虔誠和崇拜的同時,也可以宣泄情緒。

      自娛是人的本性。在生存條件十分艱苦的原始時代,人類自娛性活動對于調節(jié)身心健康、減輕精神負擔、和諧群體關系、樹立生活信心等方面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娛也可以視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精神享受。先秦時期,由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較低,人們還沒有真正擺脫自然經(jīng)濟的束縛,因而對自娛尚處于朦朧狀態(tài)。但是,在萬物有靈觀念的支配下,原始人類的自娛活動始終與原始宗教祭祀緊密相連,并依附于原始宗教祭祀自娛活動,形成了古代祭禮與競技游藝相結合的文化結構。

      三、滿族薩滿舞蹈中道具的運用

      薩滿舞因為是祭祀舞蹈所以會使用道具,每一種道具都具有獨特的意義。道具的運用,給薩滿舞更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在使用道具起舞的同時也能看出滿族人民淳樸的民風和豪放的性格。

      (一)神鼓

      神鼓在薩滿舞里是最重要的道具,在信仰薩滿教的人看來,鼓是可以通神的神器,神會跟隨鼓的聲音降臨,傳達旨意,沒有鼓的話,神哪里也到不了。而且有的巫師認為鼓的聲音可以給神靈力量,與惡鬼戰(zhàn)斗,在戰(zhàn)爭中也可以將鼓作為盾牌使用,所以信仰薩滿教的人家里都會有一只神鼓。神鼓也可以用來娛樂,作為樂器,擊鼓而歌。滿族薩滿舞蹈的韻律單一,但是節(jié)奏點非常豐富。

      (二)腰鈴

      腰鈴也是薩滿舞中一個重要的道具,最初只出現(xiàn)在薩滿巫師的祭祀活動中,是一個擁有強大能量的法器。在祭祀中,巫師通過不同的動作,讓腰鈴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和節(jié)奏。主要動作為“甩”“擺”“頓”。“頓”鈴是將腰鈴拿在手中,一頓一頓地發(fā)出響聲。腰鈴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伴奏。祭祀時巫師唱的祭祀歌曲歌詞單調,節(jié)奏平均﹐這時由腰鈴撞擊發(fā)出的聲響會為歌曲增添一點清亮聲響和抑揚頓挫,從而達到伴奏的作用。

      (三)銅鏡

      薩滿巫師的衣服上會掛有幾個銅鏡,胸前的銅鏡叫護心鏡,背后的銅鏡叫護背鏡,帽子上的小鏡子叫護頭鏡,銅鏡的背面繪有花紋。銅鏡在薩滿教中被認為是可以照見人世間所有事情的神器,知曉未來﹐也是抵擋惡鬼的利劍。有的薩滿巫師認為銅鏡可以治療疾病,因為銅鏡是治療疾病的神靈居住的地方,用銅鏡去按摩患病的地方可以讓神靈醫(yī)好疾病。

      四、滿族薩滿舞蹈的宗教文化元素

      (一)崇拜自然與神靈的力量

      宗教文化中一直貫通著對自然與神靈的崇拜。舞者在舞蹈中圍繞著主薩滿巫師或者神物而舞,以天地、風雨雷電、星星、月亮等作為文化符號,將自然與神靈看作是像人一樣有生命和意識的存在。

      薩滿教重視星辰崇拜——七星神、火神、神石和神山。七星神特指北斗七星?!都滞ㄖ尽分杏涊d: “祭祀典禮,滿洲最重,一祭星,一祭祖。”祭星儀式會在日落月升時舉辦。熄滅燭火,人們會看到天空中繁星閃耀,給這個儀式增添一些神秘感。

      火神也很受薩滿教重視。傳說火神是一位舍己救人擁有崇高品質的女神。滿族的火祭幾乎貫通了滿族文化整個發(fā)展時期。通過特有的祝祭過程,祈求天神的降臨,達到驅魔、祈求人民生活安寧的目的。祭祀過程中,薩滿巫師會模仿火神的模樣,進行關于火的表演。

      (二)圖騰崇拜與動物模仿

      滿族起源于長白山地區(qū)這里資源豐富,有山有水,寄居的動物有很多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滿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敬。對動物神、植物神都有著虔誠的崇拜之心,祭鴉、祭狗﹑祭佛多媽媽﹑祭柳。薩滿教也有著“萬物有靈,靈魂不死”的說法。在薩滿教中,海東青是最高貴的動物。滿族人民對海東青非??粗?,因為從肅慎時期起,滿族人常常需要射獵,馴養(yǎng)鷹可以輔助狩獵。鷹在薩滿教中被視為創(chuàng)世英雄,是女薩滿的前身。在祭祀儀式中,薩滿巫師會戴上鷹神帽,模仿鷹的神態(tài),來表達對鷹神的尊敬。在鷹神舞中添加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和擬人手法,來弘揚鷹神的精神和毅力。也會根據(jù)狩獵時節(jié)的不同,對其他動物做出模仿,以求狩獵的順利。

      (三)人神共舞

      薩滿巫師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希望神靈可以祛病、驅魔,這一點在薩滿舞蹈中非常重要。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是人與神的共同語言,也是神靈向人言說的方式。通過鼓聲敲擊的節(jié)奏,表示神靈已經(jīng)附體到薩滿巫師的身上,以舞蹈的形式表達旨意。薩滿巫師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掌握很多技藝,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神共舞、驅災辟邪的效果。

      五、結語

      薩滿教是個古老的宗教,薩滿舞蹈通過薩滿教的祭祀儀式來表現(xiàn)。祭祀儀式中,薩滿巫師與神靈溝通。薩滿舞的表演形式、道具的運用、薩滿巫師的作用和薩滿教的祭祀儀式都是整個薩滿教不可缺少的部分。不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薩滿教這種神秘的宗教文化已經(jīng)漸漸地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劉禹彤,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延邊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音樂與舞蹈學。

      猜你喜歡
      薩滿教薩滿巫師
      懶巫師的謝禮
      神秘的北部巫師
      帶上巫師的魔法書,開啟一場奇幻之旅
      學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4
      誰動了巫師的魔藥?
      薩滿教研究概述
      淺析薩滿藝術的傳遞
      絲路藝術(2017年6期)2017-04-18 13:59:09
      薩滿圖騰藝術性服裝創(chuàng)作靈感研究
      絲路藝術(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7
      清宮信仰與盛京宮殿
      滿族剪紙中所蘊含的薩滿文化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4
      東北文化中的薩滿教因子及其重組
      理論觀察(2013年6期)2013-04-29 17:43:59
      公主岭市| 沂水县| 通化市| 马鞍山市| 金乡县| 广汉市| 定边县| 西林县| 华阴市| 当雄县| 益阳市| 分宜县| 田林县| 拉孜县| 双流县| 延津县| 大城县| 错那县| 环江| 元江| 蕉岭县| 乌兰浩特市| 彰化市| 双流县| 加查县| 凤翔县| 海淀区| 惠州市| 徐汇区| 绥棱县| 开化县| 疏附县| 夏河县| 婺源县| 文登市| 会东县| 琼结县| 高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嘉义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