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瑤
摘要: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新時代學生的學情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融合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來。通過借助多樣化的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語文情境化教學成為了語文高效教學的有效方法。語文情境化教學能更加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體驗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而信息技術的助力,能更加直觀、生動地營造語文情境化教學。本文從部編本教材的編寫系統(tǒng)入手,從初中語文教材的單元導讀、課文學習、綜合性學習活動為抓手,對信息技術助力初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情境化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時代學生學情的不斷變化,初中語文教學在教學的方式和手段上也必須不斷地向前發(fā)展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而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情境化教學能更加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體驗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的探索。在創(chuàng)建語文教學情境時,我們要更加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道教學中,更快速高效地掌握更多的新知識。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創(chuàng)設適當?shù)恼Z文情景輔助教學,將更加高效地引導學生快速走進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信息技術助力解讀單元導讀,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單元主題情境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特點鮮明,每個單元的單元導讀內(nèi)容都明確寫出了本單元的主題及學習要求。因此在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抓住單元導讀要點,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是提升學生語文單元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教學篇目為《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孫權勸學》,本單元旨在通過精讀引導了解人物的杰出成就和偉大胸襟,激發(fā)學生的理想,引導學生掌握細節(jié)描寫方法,了解人物的特征,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但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平均年齡在13歲左右,心智還不夠成熟,且他們生活的時代與課文所處的時代差異性較大,學生體驗不足,因此會造成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課文而學習,不能很好地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導致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浮于表面,難以達成情感共鳴。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采用視頻播放、回顧歷史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當時文中人物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國家發(fā)展的歷史中這些人物的重要性,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單元的主題情境,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輔助創(chuàng)設課文學習情境,多維度引導學生學習
語文學習活動是母語的語言學習活動,需要學生能在語言中進行語言的賞析、掌握相應的寫作手法、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空穴來風、泛泛而談,因此語文教學情境的設計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重視。信息技術輔助創(chuàng)設課文學習情境,可以多維度引導學生學習。
如課前的教學導入,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影音功能或思維導圖功能創(chuàng)設時代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生字詞教學中可以采用電子交互式白板的字詞功能創(chuàng)設語文文字的學習情境,還原字形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了解造字的意義及文化的演變;問題的解答過程中,教師可采用隨機抽查、小組投票等方式及時了解并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后研討時可以就課文創(chuàng)設新的課后延伸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總結學習到的知識。
三、信息技術助推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學以致用營造情境
在部編本語文教材中,語文學習活動除了課文的學習,還有綜合性學習活動,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具體的語文活動目標,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場景,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去,感知語文的魅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在部編本語文七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我的語文生活》中,教師就其中的“我來寫廣告詞”進行語文學習情境的設計,借助信息技術,結合時代熱點,以新興行業(yè)“直播”為引子,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廣告詞素材中探索廣告詞撰寫的要點,最后小組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撰寫貴州特產(chǎn)廣告詞,并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實時直播帶貨。這個語文學習情境的設計,充分運用了信息技術,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與時俱進,反映出了語文生活的真實性,使得語文學習更加有體驗性、真實性。
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化設計,信息技術能讓情境教學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我們的學生已通過信息技術獲得了更多的語文學習渠道。新時代教師引導學生充分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探索將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fā),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升,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