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琦
古詩文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與文化底蘊?!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總體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在最新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課外必背古詩文進行了增補修訂,大大提高了古詩文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比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文教學成為了小學教育者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在過去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對古詩文的教學都依托于“讀、誦、寫”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只能進行機械化、淺層次的學習和積累,使得品誦古詩變成了單純的死記硬背,學生難以深刻感知其韻味和美感,個人素養(yǎng)也就難以得到提升。隨著智慧教育的不斷普及,智慧課堂成為了新的教學趨勢,運用智慧教育手段助推古詩文教學成為了教師們新的探索方向。
一、運用智慧教育手段整合小學古詩文資源。
(1)課文資源的縱向整合。新課程標準改革后,小學必背古詩教學資文篇目為160首。運用智慧教育手段按年級順序建立以必背篇目為基礎的資料庫,再將所學篇目按作者、朝代、歷史背景、寫人、寫物、寫景等方式進行分類,幫助學生在學習時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并能在適時補充相關的古詩文知識,使小學古詩文教學達到有跡可循、循序漸進的效果。
(2)字詞資源的整合。學習古詩文的一大重點即理解字詞的含義,字詞的積累也是學好古詩文的重要前提。篩選重點字詞,拓展不同古詩中同一字詞的相同含義,以及同一字詞在不同古詩中的不同含義,使學生在掌握本詩字義的基礎上,了解其相關字義和其他古詩,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并潛移默化地為初中的學習積累知識,奠定基礎。
(3)課外資源的整合。小學階段對古詩文的教學僅停留在較淺層次,但古詩文所蘊含的知識龐雜且深厚,學習古詩文是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運用智慧教育整合與古詩文相關的課外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展知識面。
二、運用智慧教育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1)使課堂有“聲”?!奥暋敝傅氖钦b讀。從教學來說,古詩文的誦讀是古詩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不僅要播放名家誦讀示范,更要運用智慧教育手段收錄學生的朗誦音頻,根據(jù)學生的誦讀情況做出個性化評價,使學生的誦讀學習有評價有反饋,真正落實讀會且讀好的教學要求。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說,運用智慧教育手段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播放契合古詩文內(nèi)容和背景的古樂來配合學生的誦讀和聯(lián)想,能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更好的體悟詩文情感。
(2)使課堂有“色”?!吧敝傅氖钱嬅娓?。傳統(tǒng)古詩文教學中多運用插圖進行補充說明,而在智慧教育手段的輔助下,以動畫形式和視頻形式呈現(xiàn)相關內(nèi)容,會使課堂更加引人入勝,
(3)使課堂有“美”。“美”指的是氛圍。沒有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古詩詞對人的熏陶源于古詩詞本身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涵義,營造出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能使學生獲得“沉浸式體驗”,深切感知古詩文之美,從而在情感上得到陶冶,靈魂受到凈化,形成正常的審美心境,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
(三)運用智慧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1)助推學生做好預習。在智慧教育手段下,創(chuàng)建龐大的資料庫提供與所學詩文相關的學習資源,拋卻傳統(tǒng)的導學案預習變?yōu)閭€性化預習,學生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多元化的知識輔助預習,并制定習題進行預習檢測。
(2)助推教師創(chuàng)意設計。利用智慧教育手段輔助古詩文教學,能夠幫助老師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可以借助智慧教育手段打造高效優(yōu)質(zhì)的課堂,并且運用相應的功能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教學時微課堂融入新元素,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真正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
(3)助推過程高效互動。所謂教學相長,即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傳統(tǒng)的古詩文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智慧教育手段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針對古詩文的學習和理解也可設計相應的環(huán)節(jié),變學生為課堂的主人,達到師生共同參與,高效互動。
(4)助推個性化、多元化評價。運用智慧教育手段建設多元化評價體系,利用多元化、動態(tài)化、互動化的評價方式,收集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信息,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發(fā)展目標,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及措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如何讓學生走進鮮活的詩情畫意中去,真正的收獲知識、陶冶情操是古詩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借助智慧教育手段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曹靜? ?《讓學生讀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課程背景下文言文誦讀教學淺探》[J]. 中學教學參考, 2010. 3 總第43 期
孟德領? 《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能力--關于古文教學的幾點體會》 [J]. 中國科技信息,2006,(4)
韓利卿? 《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
龔睿? ? 《對當前小學古詩文教學的反思[》J]. 當代教育論壇,2005
王紅 謝雨語, 談古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J]. 西藏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