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佳鑫
摘要:語言不僅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交流作用,而且在聲樂的演唱中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是聲樂這門藝術的獨特表現(xiàn)力的所在,它是借助清晰的咬字和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來塑造音樂形象,為觀眾打造出深入人心的藝術效果的。正是因為語言是聲樂的基礎,而歌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條件之上的,它直接受到語言的影響和制約。所以,作為演唱者,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提高自己對語言的準確把握,要注意自己的咬字要清晰,準確,加強自己對咬字的訓練。而不是在歌唱時模糊不清,讓人聽不清你在唱什么,哪怕是一個字,也要唱清楚。如果聽不清唱的是什么,也就沒有辦法去感受作品的情感,所以,演唱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咬字問題,要將清晰的咬字作為自己平時訓練的重點。改變自己只是一味追求聲音的觀念,改變練聲時只是練聲,歌唱時只是歌唱的單一現(xiàn)狀。相信,在有了清晰的咬字后,演唱者的聲音也會隨之發(fā)生一定的變化,而且,良好的咬字還會幫助演唱者找到正確的發(fā)音位置和歌唱的感覺。所以,我們要重視自己的咬字問題,不斷加強對咬字的訓練。
關鍵詞:語言; 咬字; 訓練
前言
歌唱是一門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歌唱的過程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它是歌唱的基礎條件,歌唱又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情感。正是通過正確的咬字發(fā)音加上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使得音樂形象的塑造非常的生動,也為觀眾營造出美好的視聽盛宴,從而產生了感動人心的藝術效果。也正是因為語言的這種重要性,使國內外的很多聲樂教育家都積極的去研究歌唱中的咬字問題,這為我們的聲樂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美國聲樂教育家卡吉就曾在他的《論學習歌唱》一書中說到“歌唱者應該把語言和發(fā)聲一塊兒做”,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語言的重視,更是提醒了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能只是看重自己的聲音,總是反復練聲,也要加強對語言的咬字訓練。要認識到語言是歌唱的基礎條件,而歌唱又是建立在語言基礎條件上的一門藝術,它直接受到語言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我們要想展示出完美的聲樂意境,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語言基礎以及對咬字的把握,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加上我們完美的嗓音以及良好的藝術表現(xiàn)力,就會塑造出更加優(yōu)秀的舞臺形象。
一、歌唱時的語言以及咬字
(一)歌唱時的語言
聲樂藝術它不僅僅包含著音樂的要素,而且它還與語言這種文學形式密不可分??梢哉Z言是歌唱的基礎條件,歌唱正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情感。也正是通過清晰的咬字讓觀眾們知道你在演唱什么,知道你所表達的情感。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語言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它是歌曲唱出的媒介,是情感傳遞的紐帶。正是因為生動的語言傳播,為觀眾們塑造出生動豐富的藝術形象,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很多的聲樂教育家投入到對聲樂語言的研究中,為聲樂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寶貴貢獻,使聲樂這門藝術能夠不斷發(fā)展,不斷前行。其中,美國的聲樂教育家卡吉就曾在他的《論學習歌唱》一書中說過“歌唱者必須學習把語言與它們發(fā)聲一塊兒做,歌唱者如不能用適當?shù)恼Z氣變化朗讀歌詞,也就不會把歌唱好”,這句話雖然很簡單,但是它卻告訴了我們語言在歌唱中重要性,這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很多的演唱者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視自己的發(fā)聲的訓練以及歌曲演唱,在這個過程中,演唱者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聲音,而不是演唱時自己對語言的把握,對咬字清晰的處理,這些都被我們忽視了,所以,我們演唱的作品才會停滯不前,或者說很難打動觀眾。被后人奉為“昆曲之祖”的明代大師魏良輔曾說過:“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yōu)槎^,板正為三絕。”這里面的“字清”指的就是咬字要清楚,要字正腔圓。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是聲樂演唱中的基石。而咬字就是將語言表達清楚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和我們的演唱也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二)歌唱中的咬字
首先,我們要知道,歌唱中的咬字,并不是我們平時說話嘮嗑的感覺,它要求要將字頭清楚的帶出,有清晰的發(fā)音,咬字正是字頭形成的一剎那,而這個字頭也是我們說的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部分。早在清代的時候,就有關于五音的說法,即“喉、舌、齒、牙、唇”謂之五音。那么聲音如果是從喉部發(fā)出就稱作是喉音,從舌部發(fā)出就稱作舌音,以此類推。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最深的就是喉音,其次是舌音,齒音,牙音,唇音,而這里面的“五音”和我們現(xiàn)在的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部分是相對應的,b、p、m、f代表唇音 ;zh、ch、sh、r、z、c、s代表齒音; ?d、t、n、l代表舌音;j、q、x代表牙音;g、k、h代表喉音。聲母就是我們常說的字頭。體現(xiàn)在歌唱時就是要將聲母發(fā)好,將字頭咬準。除了注意咬字,在演唱時,還要注意吐字,也就是對韻母的把握。再者,沒有將字頭咬清楚就去著急的唱,結果就唱成了不清楚的音,使人聽不清在演唱什么。正是因為字頭在發(fā)音時對音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因為它的時值很短,所以在練習起來,就要多下功夫,要注意將字頭咬準,咬清楚,不能糊弄,做到字頭著力部位的準確,發(fā)音無誤。
二、咬字對歌唱的重要性
(一)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
當演唱者在演唱時,如果只是關注自己的聲音,不注意演唱過程中的咬字問題,那么,就會使得自己演唱的作品字頭沒有力度感,沒有準確的著力感,讓人聽起來的時候,感覺音好像是出來了,但是聽不清演唱的字是什么,有時候得靠猜去理解作品,那么這樣的話,就無法讓觀眾從字的意思上去理解作品,也就使演唱者所表達的情感大打折扣,無法締造出完美的聲樂形象。因為在聽作品的過程中,觀眾就是通過清晰的咬字來感受作品的,完美的聲音也要以清晰的咬字作為基礎。一個清晰的咬字,會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晰撲面而來,感覺音樂自然的流淌而出,整體都是非常的和諧,能夠讓人在清晰的咬字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以,作為演唱者,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不斷對咬字的訓練,強調字頭的準確清晰,用準確的咬字去帶動自己的演唱,從而提高自身對作品的表現(xiàn)力。
(二)美化自己的聲音
美好的聲音,純凈的音色,給人帶來的是一種雨后般的清新,非常的怡人舒服,而作為演唱者,我們知道這種美好聲音的得來是要依靠一定的演唱方法做指導,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運用正確的氣息去帶動發(fā)聲器官進行演唱,但是演唱者在這些演唱方法都具備的情況下,聽自己的演唱仍然會不盡人意,為什么?這主要就是咬字不清的問題。因為在演唱的時候,就是靠語言來傳遞情感的,咬字不清,感覺嘴里面像是含著東西,就會使自己的聲音不能很好的傳遞出去,這也會影響自己的歌唱位置,正確的咬字,會幫助演唱者建立更加正確的聲音觀念,從而找到正確的歌唱位置和歌唱感覺。正是因為在注意了咬字這個問題后,自己歌唱起來會感覺越來越輕松,口腔的東西也越來越少,變得非常的干凈,在有了一定時間的堅持和努力下,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演唱的作品越來越清晰,音色也越來越明快。
(三)聲樂演唱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相互之間交流靠的是語言,它在我們的聲樂演唱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聲樂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是在語言的基礎上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將情感傳達出來的。所以,無論是什么樣的演唱方式,也無論是演唱中國作品或者外國作品,都要求語言的準確性,要求歌唱時的咬字清晰和準確。只有有了清晰的咬字,才會更完美的去表現(xiàn)作品的內涵。美國的聲樂教育家威爾在《您的嗓音》一書中曾說:“當一個人能在正常說話的感覺上去歌唱時,就會不費力的擁有豐富的胸腔以及頭腔共鳴,而且還能治療喉音”,這段話就充分的表明出歌唱是在語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歌唱和語言是不能分家的。而且,正確的運用語言,還會幫助我們建立起歌唱的位置感,由此可見,語言在演唱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聲樂的演唱中,離不開對語言的依賴,這是聲樂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作為演唱者的我們也只有將自己的語言功夫打好,才能更加準確的去表現(xiàn)作品的情
三、怎樣訓練歌唱的咬字
聲樂這門情感藝術,靠的就是語言和音樂的相結合。隨著美聲唱法在中國的不斷發(fā)展,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這種唱法,也有很多人開始運用美聲唱法來演唱中國作品,這不禁讓人感覺到一種新鮮力量的注入,在聽起來的時候會有不一般的感覺,特別是感覺聲音更加的有力和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音也更加的立體了。但是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可能就注意自己聲音的音量,歌唱時的共鳴,認為有了正確的歌唱位置,聲音好了,歌唱就好了,其結果并不是這樣,在唱的過程中,還是會伴有很多問題出現(xiàn),比如漏氣,喉頭緊張,發(fā)音用力等等問題,這是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演唱者沒有注意自己演唱過程中對咬字以及吐字的正確把握,沒有對咬字、吐字進行訓練,所以,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開始出現(xiàn)。這在演唱外國的作品時,感覺不是特別明顯,但是,一到演唱中國的作品時,字頭咬不清,字尾含糊的這種問題聽起來就非常的明顯,這樣就影響了演唱者的聲音以及作品的情感,使演唱者的演唱聽起來不盡人意。那么,怎樣解決咬字不清這個問題呢?下面我們就總結了幾點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演唱者們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對中國的漢字有所了解,中國的漢字包括字頭(聲母)、字腹(韻母)、字尾(韻尾)三部分,那么,要想清晰的將字唱出來,讓人感受的到字的圓潤與立體,就需要演唱者注意對字頭、字腹以及字尾的控制。
(一)要在高位置演唱字頭
字頭就是漢字中的聲母部分,它也是發(fā)音的一個開始,是我們在演唱時首先碰到的那個音,我們要注意對字頭的控制,發(fā)音要短而且干凈敏捷,充滿彈跳感和力度感,如果在演唱時,不能將字頭咬的很清楚,就會使得后面的韻母不能及時的送出,還會影響后面字身與字尾的響度,會使演唱出現(xiàn)拖拍或者節(jié)奏不穩(wěn)的感覺。所以,當我們演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唇與舌應該靈活,在演唱之前,要加強對字的朗誦,帶著歌唱的位置去大聲的把字說出來并且說清楚,在字頭咬清楚之后,馬上就向字身也就是韻母去過渡,在這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要把字頭放在高位置上去演唱,這和我們平時說話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要找到高位置的共鳴點,然后在這個位置上將字頭清晰的咬出來,這時候就會感受到字頭發(fā)音的部位的著力點,長期堅持下去訓練,就會幫助自己把字頭演唱的非常清晰,準確而有力。
(二)字身控制要圓潤
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字頭的把握,還要注意對字身的控制,字身就是在字頭清晰靈巧噴發(fā)后所引發(fā)出來的,也就是漢語中的韻母部分。在演唱的過程中,對字身的合理控制會讓人感覺到字的圓潤,聽起來很舒服。演唱者在演唱字身的時候,要注意當字身出來的一剎那,一定要注意咬住,并且要控制住自己的氣息以及共鳴腔體,身體更不能緊張,要在身體放松的情況下去演唱。
(三)保持并統(tǒng)一字尾
字尾,其實就是字的韻尾部分,對字尾的控制不僅體現(xiàn)了歌唱者的控制能力,還可以使觀眾能夠更加清晰的去理解作品。正確的歸韻,是歌詞準確的一個表現(xiàn),也是對歌曲完整性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演唱者要注意對歸韻的控制。在演唱的時候,注意字尾的演唱要保持在高位置上,使演唱的聲音是統(tǒng)一的,完整的,并且要注意對字尾節(jié)奏的把握,不要隨便就唱出來,要準確適時的唱出。比如在演唱“?!钡臅r候,當字頭“H”出來后,后面字尾在演唱時就要歸到“ai”而不是“i”,要注意與字頭保持一樣的寬度來演唱。那么在對字頭、字腹以及字尾有所了解后,我們就要樹立一個統(tǒng)一的觀念,不要在演唱時,就是單獨的去注意某一方面,而要將他們統(tǒng)一起來,密切的配合,去完成我們的歌唱過程。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聲樂藝術它是將語言與音樂密切結合的一門藝術,而在我們的歌唱過程中,更要認識到語言是我們歌唱的基礎,只有在語言這個前提下,才能將我們的歌唱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塑造出更加生動的人物形象,打造完美的藝術效果。所以,我們要注意語言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注意歌唱中對咬字的控制。清晰的咬字,可以使演唱者在演唱時保持歌唱的位置,更能夠美化歌唱的聲音,從而帶給人美好的感受。那么,怎樣才能更準確的去咬字呢?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幾種方法,也就是要加強字頭、字身以及字尾的控制,對他們三者的分析。使我們知道,在演唱時,演唱者的演唱位置不能變,都是在高位置的保持下,將音唱出來的,要注意將他們三者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去演唱,不要單獨注意某一方面,忽略其他方面,要注意歌唱的完整性。所以,作為演唱者,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不斷的細心體會,加強對語言清晰性的把握,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秘。
參考文獻
[1]雷禮,《歌唱語言的訓練與表達》[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常建博,《淺談歌唱中的咬字吐字》[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3]馮長喜,《論歌唱藝術中的字正腔圓》[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
[4]宋承憲,《歌唱咬字訓練與十三轍》[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5]薛良,《歌唱的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