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
【摘要】“透鏡及其應用”是初中物理光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廣州市中考物理的必考點,以近三年廣州市中考試題中關于“透鏡及其應用”的題目進行分析,剖析題目特點,提出解題思路和備考策略,希望對廣大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考試題;試題特點;備考策略
一、試題及評析
關于“透鏡及其應用”的考查范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做出相關要求: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疾樾问揭蚕鄬潭?,近三年廣州中考題均以選填作圖題形式呈現(xiàn),每年考一道題,分值4至5分不等。
例1:(2019年)圖1為某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O為光心,F(xiàn)為物鏡焦點,焦距為500mm.
(2)目鏡是_____透鏡(選填“凹”、“凸”)。
(3)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時,月球經(jīng)物鏡成一個_______(選填“倒立”、“正立”)、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像。
試題評析:在第(1)小題中要求畫出光線a、b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物鏡是凸透鏡,從圖中可以看出a光線剛好經(jīng)過凸透鏡的光心,從而可以知道a光線經(jīng)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必定也是經(jīng)過凸透鏡的光心,并且經(jīng)過凸透鏡后沿直線傳播。這樣,我們就容易畫出光線a經(jīng)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從圖中可以看出,b光線的特點是剛好與主光軸平行,從而可以知道光線b經(jīng)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左邊的焦點F,由此可以輕松完成第(1)作答。如圖1-1。
第(2)小題要求判斷目鏡的透鏡類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根據(jù)這兩個特點可進行解題。圖中已經(jīng)畫出了光線經(jīng)過目鏡前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過目鏡后的折射光線。我們做這道題時不妨做一個假設,加入沒有目鏡,光線a將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圖1-2中所畫出的虛線部分,也可以理解成虛線所在的直線是a光線的傳播方向。從圖中可以看出a光線經(jīng)過目鏡后的折射光線相對于虛線遠離了主光軸,這種現(xiàn)象在物理學中叫做發(fā)散。由此可判斷目鏡是凹透鏡。
(2)畫出光線b經(jīng)光心后的光線。
(3)物體MN經(jīng)凸透鏡成的像相對于物是_____(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
(4)要使光線a經(jīng)凸透鏡后的光線經(jīng)過K點,應使凸透鏡沿主光軸水平向左還是水平向右移動?___________
試題評析:第(1)小題中考查凸透鏡的焦距,除了要掌握凸透鏡焦距的定義外,注意刻度尺的讀數(shù)規(guī)則即可,答案是3.0cm。
第(2)小題要求畫出光線b經(jīng)過光心后的光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光線b的特點是剛好經(jīng)過凸透鏡的光心,經(jīng)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沿直線傳播,如圖2-1所示。
(1)在圖3中畫出b、c經(jīng)透鏡后的光線。
(2)MN經(jīng)透鏡所成像的性質是__________(選填“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或“正立放大的虛像”)。
(3)若透鏡不動,物體MN在透鏡方向移動2cm,則a經(jīng)過透鏡后的光線過主光軸的點__________(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動”)。
通過上述評析,“凸透鏡及其應用”的題目有幾個顯著特點:第一,出題者以《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jù),考查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透鏡對光線的作用和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性質,不考難題、偏題;第二,注重情景考查,重點考查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物理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特色;第三,注重學生動手作圖能力、識圖能力的考查,從學生答題的角度看,近三年的中考題每道題均可以通過畫圖作答,或通過畫圖后可以得到正確答案。
三、備考策略
(1)注重內容的結構化設計,強化知識建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從把握教材結構體系出發(fā),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學習內容結構化設計,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轉變,知識體系的支撐是正確作圖的前提條件。
(2)注重知識遷移,能夠正確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物理聯(lián)系生活的情景,讓學生運用科學知識探索解決問題,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3)切實嚴格落實每位學生作圖、識圖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引領示范作用,重視作圖細節(jié)和作圖規(guī)范性的講解。安排面對面批改作業(yè),引導學生將出錯的原因找出來,從作圖技巧及規(guī)范作圖方面去落實,而不是僅僅給個“√”或“×”或是讓學生自己對答案來更正。
(4)要求學生掌握通過畫光路圖來得出凸透鏡成像的性質,某些題目記住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也能完成解答,但比起死記硬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利用畫光路圖來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性質,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記憶壓力,也能降低學生知識的遺忘程度和速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彭前程.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物理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