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本科
摘要:本節(jié)課,老師力求引導學生在品讀九年級經典小說《變色龍》的基礎上,把握奧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品味小說中刻畫人物的反復等多種手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手法欣賞
教學目標:
1.把握奧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
2.品味小說中刻畫人物的反復等多種手法。
教學重難點:
品味小說中刻畫人物的反復等多種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堂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的《變色龍》。
作者介紹:契訶夫(1860~1904),是十九世紀末俄國具有世界聲譽的、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與莫泊桑、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等。他的作品對我國魯迅、巴金等大批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具有影響。
一、初讀,整體感知
雅詞積累:
無精打采 一顛一顛 無緣無故 異想天開 白費工夫
火紅色頭發(fā) 花布襯衫 敞著懷的坎肩 含笑的溫情
魁梧 戳到 荒唐 洋溢 伶俐 恐嚇 徑自
整體感知:
1.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發(fā)生的故事:
示范:本文描述了警官奧楚蔑洛夫如何處理“狗咬人”案件的事件。
活用雅詞概括:一個洋溢著無精打采的荒唐年代,一個善變的警官,一個魁梧的首飾匠,一條一顛一顛的小狗,一群迅速聚集的“花布襯衫”,徑自給我們上演了一段可笑的故事。
2. 師生朗讀,體會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態(tài)度變化。
教師感情范讀27段;教師范讀10、20段,學生對比朗讀17、23段。
歸納稱謂和語氣的變化和語言的停頓,都能發(fā)現和感知人物的形象。
分析:誦讀第27段,體會警官的虛偽、阿諛奉承、甜言媚語??梢宰寣W生想象警官此時的肢體語言、動作等。
分析:第10段脫大衣的動作,揭示了他猛吃一驚,渾身燥熱的膽怯心理,表現了他借此為自己變色爭取時間的狡猾。
分析:第20段穿大衣則是心冷膽寒的表現,以遮掩他剛才辱罵了將軍而心中更深一層的膽怯,并進而為再次變色作準備。
一“脫”一“穿”,一熱一冷,把奧楚蔑洛夫凌弱逞強的丑態(tài)暴露無遺。
3. 奧楚蔑洛夫態(tài)度的一系列變化,體現了他怎樣的形象?
示范: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塑造了一個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溜須拍馬的奧楚蔑洛夫的形象。
二、精讀,感受語言
1.小說的反復之美。(名家:搖擺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關鍵詞,是小說運行的動力所在。曹文軒曾指出:小說中,即使故事很簡單,作家也絕不會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而是要讓他千折百回,最終才抵達勝利的彼岸。)
兩個“絕不”的反復。(第8、17段)
兩個“不錯”的反復。(第8段)
兩個“弄死”的反復。(第8、23段)
兩個“混蛋”的反復。(第8、20段)
兩個“我還不知道呢!”的反復。(第25、27段)
兩個描寫圍觀群眾的反復(第3、28段)
三個描寫“法律”的反復(第7、12、17段)(第8段“法令”)
四個描寫“手指頭”的細節(jié)描寫的反復(第7、10、20、27段)
四個描寫軍大衣的細節(jié)描寫的反復(第1、10、20、29段)
警官對狗贊揚的反復。(第20、27段)
警官對狗污蔑的反復。(第17、23段)
警官對赫留金的受害表示肯定的反復。(第8、17段)
警官對赫留金的受害表示懷疑的反復。(第10、20段)
……
小結:我們不難發(fā)現,這樣的反復,使得小說情節(jié)的運行之美得到了畫龍點睛的彰顯,警官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溜須拍馬的形象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對比和強調,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出和深化。
2. 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
第1段再現沙皇統(tǒng)治時期的蕭條敗落的社會景象,典型環(huán)境。
3.人物的對話描寫。
第8段、27段的描寫。
4. 人物的動作描寫。
第5段的“轉、擠、咳”等詞。
5、以小見大的描寫。
第1段的“軍大衣”和“跟”與“一個”。
第12段的“他的法律”。
……
小結:同學們,我們在以小見大等手法里,不斷地撕開變色龍善于偽裝的外衣,窺探他喪失人格丟掉尊嚴的人格,從而認識到孕育了這種奴性人物的腐朽專制、黑暗制度的病態(tài)。
三、再讀,加深形象
分角色朗讀6—10段,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明確作品的主題。
明確全班分成三個角色:奧楚蔑洛夫、赫留金、旁白等。
指導學生誦讀應該注意的語氣、停頓、符合人物身份和形象等。
小結:契訶夫用精妙的對話描寫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可見小說的語言是充分個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個性化的語言中得到充分展現。
四、拓展,合理想象
按照主人公的形象特點,合理預設奧楚蔑洛夫“裹緊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徑自走了”,他將何去何從?
五、老師寄語:
這就是契訶夫筆下的俄國社會的縮影,人格扭曲,尊嚴掃地。掩卷沉思,智者當止于一笑,因為閱讀文本是一種生活的體驗,我們對社會的觀察、對人物的分析,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們去做人。
參考文獻:
[1]陳曉波,張洪玲.小學語文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閆承霞,蘇占蒼.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J].師道,2018(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