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雯瑜
摘要:幾何知識的教學屬于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需要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幾何知識,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們空間觀念的提升。但學生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很難掌握該知識的學習方式,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這樣一來就打擊了學生們對于幾何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為了確保學生們的思維方式變得更直觀,在幾何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轉(zhuǎn)為形象化,促使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去提升幾何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幾何學習;動手操作;優(yōu)化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促使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在親身經(jīng)歷中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形象化,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們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在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上獲取更多的進步空間。在當前小學數(shù)學的幾何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們?nèi)狈σ欢ǖ目臻g想象力,加上他們的理解非常局限,所以在接受幾何知識的過程中看起來非常困難。解決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以及質(zhì)量,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促使他們自己動手操作,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一、設置疑問,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對學生們設置疑問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確保學生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所以需要通過一些疑問去激發(fā)學生們的主動以及積極學習欲望,促使學生們對教師提出的疑問不斷思考,這樣才能保證他們開動自己的腦筋,然后在猜想中獲得結果,從而感受學習的自豪感以及喜悅感。例如:在《測量》這個課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nèi)ゲ聹y角的大小,也就是讓他們想象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存在關系,通過這個教學的話題引到學生們自己去探索,然后通過實驗來完成學習并明確結論。這時候,學生們就可以先去準備一個活動角,然后準備兩個邊長短不同但大小相同的角以及兩塊三角板,結合學生們選擇的工具,教師需要將他們進行分組,促使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探討。此時的交流可以讓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更主動的同時,還能聽到不同的見解,然后從側面得知,數(shù)學的學習可以用不同的學具解決問題。經(jīng)過一番探討之后,學生們得出“當兩邊開的越大,此時的角就越大,兩邊開叉的越小,角就相對變小”以及“當兩個角的大小相同時,角的邊長不一定相同”。經(jīng)過動手的實踐操作,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探究能力,同時還促使課堂的教學工作變得更有趣。也就是說,在直觀以及動手操作中推動幾何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圖形的認知能力以及將生活和知識建立和諧的關系,通過他們自己的想象力去學習,這對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產(chǎn)生了良好的幫助。
二、在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對幾何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因為幾何知識非常的抽象,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無法理解,所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致,這對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興趣是學習的前提,為了確保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以及更主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以此提升他們對于幾何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認識圖形》該內(nèi)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認識三角形,此時在課堂上就能展示紅領巾以及三角板等一些實物,促使學生們觀察這些物體對三角形的三個邊以及三個角產(chǎn)生認知,然后引入 “三角形”這個概念去推動教學工作。為了加深學生們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深刻印象,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借助一把直尺去畫三角形,當學生在畫三角形的動手操作中其實就是在明確三角形這個概念。接下去,教師需要推動三角形三遍關系的教學,為了讓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更簡單,在課堂上可以借助三根火柴擺出一個三角形,整個過程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有的學生輕輕松松就擺出了三角形,有的學生卻怎么都擺放不出。之后需要讓學生相互交流探討,通過相互幫助的方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參與性,另一方面還能激發(fā)學生更多的想象思維,以此保證他們在操作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難點。
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學習,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探究空間
數(shù)學的教學想要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帶領學生去探究更多的知識要點,但是整個教學過程教師起到的是輔助作用,學生進行自我的探索才是關鍵。教師需要保證學生們的大膽學習,促使他們敢說敢做,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們探索出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所以在教學一些幾何圖形時,教師需要給學生們模擬一些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情景,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兩個圖形,促使學生觀察自己的生活哪些物體和這些圖形相似,此時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們模擬一幢高樓,通過側面的教學讓學生將知識要點和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展開更多的聯(lián)想。借此機會,教師需要讓學生們?nèi)ビ^察自己身邊其他和正方體以及長方體相似的物體,然后將這些物體用紙板制作出來,這樣的引導是為了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促使他們的不斷變化,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明白數(shù)學知識的結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們在不斷地觀察以及動手操作中了解了幾何知識,同時還學會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物體,學生們的思維也獲得了良好的鍛煉 。當學生們找到了學習規(guī)律之后才會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加上和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他們的學習方式也變得豐富起來,這使得幾何的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的氛圍中也開始樂于分享自己的成果,這對于幫助他們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而言帶來了一定的幫助。簡而言之,促使學生們增強數(shù)學思考能力并產(chǎn)生觀察現(xiàn)實世界的意識,這對于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產(chǎn)生了質(zhì)的飛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們在學習幾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不斷思考幾何知識,結合他們的動手操作情況去深化數(shù)學知識的教授,通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建模意識以及能力,這樣才能確保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其實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工作的效率,教師只有充分地將動手操作在幾何的教學中運用起來,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更多的集合知識。
參考文獻
[1] 操明剛.基于微課教學下的學生初中幾何直觀能力培養(yǎng)[J].中學數(shù)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8(14).
[2] 胡靜.淺談初中幾何入門教學[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6).
[3] 劉曉林.初中幾何教學中的情境導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8(03).
[4]柯靜穎.探究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探究能力[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