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耿紅
摘要:小學語文這個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識字認字,還可以讓學生們從文字中感受到情感,從而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小學語文也有著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的作用。這種德育教育不是上德育課的那種明顯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通過閱讀每一篇文章,感受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產(chǎn)生共情能力。這時候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達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要德育教育慢慢滲透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德育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很大的推進。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道德價值觀。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建設社會主義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慕影嗳?。而如何將德育滲透到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僅在課堂上,還有課外,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都可以滲透道德知識[3]。
一、利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德育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或者充滿人生哲理的人文故事。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把握這些教學資源,從簡單的故事里發(fā)掘有價值的人生哲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進行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1]。例如,在閱讀中遇到有關“尊嚴”一詞的含義,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掌握真正的意思,這時候老師應該通過各種故事情節(jié)的表述解釋,讓學生們懂得在維護自己尊嚴的同時,不要去踐踏他人的尊嚴,從而形成健康的三觀。
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老師應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來滲透德育教育的知識,可以先由老師向?qū)W生們介紹人物的外在形象,提高學生對人物的理解。接著引導學生們分析人物的語言,由此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老師要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形象,并且結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的道德品質(zhì)。從而讓其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滲透到學習內(nèi)容當中,達到強有效的道德教育[2]。
二、在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培育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目前由于小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對語文課程的興趣越來越低。一是因為有些語文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常規(guī)化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激起不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更何談老師把語文教學內(nèi)容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由于應試化教育,很多老師及家長更看重學生書面試卷上的成績,雖然國家實行了雙減政策,但是很多家長和老師思想禁錮,轉變不了,更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排斥的心理。對于這個問題,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脑黾诱n堂的趣味性,例如針對所教學的內(nèi)容開展生活化的情景劇和情景小品的演繹或模擬。一方面學生對于生活事物比較熟悉,老師將生活化的事物帶入課堂,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語文課文和生活化的事物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活啟示[3]。
例如,在《少年閏土》這一課中,可以在課上向?qū)W生們提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鄉(xiāng)下很好的朋友,有沒有和鄉(xiāng)下好朋友玩過”有的學生說有,有的學生說沒有,這時候老師就已經(jīng)將學生帶入了生活情境中了。然后老師可以讓有過的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感言,比如說說鄉(xiāng)下的生活是什么樣,自己和朋友平時玩什么,在玩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感悟。更可以讓有過經(jīng)歷的同學做一些演示給同學們看,然后老師朗讀課文,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把控。最后讓大家發(fā)表看法,問學生想不想有這樣一段開心珍貴的回憶,并且讓學生們感受到閏土的樂觀樸實勇敢的農(nóng)村少年形象,以及作者和閏土短暫而珍貴的友誼。這樣可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進入到課文里,感受課文中表達的情感,有利于熏陶小學生的情操和提高德育教學的效果[4]。
三、增加課外閱讀和學習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有課堂上課文的閱讀,也要適當拓展課下文章的閱讀。老師可以篩選一下適合德育教育圖書,打造圖書角,供學生課間閱讀?;蛘哒n下和家長溝通好可以通過電視或者手機,篩選媒體內(nèi)容,例如一些寓言故事的動畫版,或者新聞類的文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提高閱讀興趣。每周舉行一次閱讀交流會,讓學生們說說最近看的書,或者看到的新聞,自己有什么感悟,然后月度評選“讀書大王”并且給一些相應的獎勵。也可以讓同學們分組,每一組編寫一個有關道德當面的知識,或者老師給出“勇氣”“善良”“客觀”“大方”等主題,讓學生們自主創(chuàng)作新的故事,然后派代表上臺演講,臺下的學生說出對故事的看法。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5]。最后課堂上老師上完課文后,可以延展一些相應的課外有關道德教育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有效的滲透有關德育方面的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品質(zhì),塑造正確健康的三觀。而作為老師自己也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學校里要注重自身的素質(zhì)和品德,因為對于現(xiàn)在小學老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要求已經(jīng)不是第一要素了,教師道德也是很重要的,學生接觸的除了自己的同學就是老師,所以只有品德端正的老師才可以教出來品德端正的學生。
結語: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而老師就是園丁。老師不僅可以有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也要有幫不諳世事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們不僅能做人,還要會做人,以后在社會上才有立足之地,也只有德才兼?zhèn)涞娜?,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而這些就得從最基礎的做起,就是小學語文。如何在課上課下方方面面滲透德育知識,那就得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對課堂的積極性,以及對讀書的興趣。老師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做好表率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讓學生們耳濡目染的變成一個品德端正的好學生。潤物無聲,立德樹人。
參考文獻:
[1] 黃允娟. 立德樹人,浸潤無聲 ——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研究[J].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2021(6):14-15.
[2] 李奇. 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思考[J]. 中外交流,2020,27(11):267.
[3] 潘學娟.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 才智,2020(1):213.
[4] 鐘紅梅.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初探[J]. 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8(8):98.
[5] 張曉萍. 立德樹人全面發(fā)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 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