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笑
【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部分。統(tǒng)編教材非常重視課外閱讀部分,設置了“快樂讀書吧”欄目,大力補充孩子的課外閱讀量,從而有效提升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筆者在低年級教學中進行了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踐探索,通過多元評價促進孩子立體化閱讀,具有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兒童課外閱讀;多元閱讀評價;小學低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規(guī)定第一學段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通過多元評價促進孩子立體化閱讀,注重開放性評價和趣味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專項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相結合,鍛造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孩子奠定厚實寬廣的人文根基。
一、打通課內外,建立完整的課外閱讀體系
課外閱讀給孩子的學習提供了智力背景,是部編教材的有力補充。我們需要把課內課外打通,構建完整的課外閱讀體系。課外閱讀包含三大類型:整本書共讀,納入語文教學部分,占用語文課時和地方課時;拓展閱讀,是以任務驅動,利用課后時間閱讀,定期進行閱讀分享;自由閱讀,孩子自主選擇閱讀書目,利用課外時間閱讀。
二、實踐探索,構建課外閱讀多元評價體系
我們在進行閱讀評價時,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助其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接下來以《香草女巫》整本書共讀為例,介紹以評促讀的課外閱讀評價。
(一)準確定位目標,明確閱讀方向
我們根據(jù)課程標準、低段孩子的身心特點,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設定評價目標,優(yōu)化閱讀方法?!断悴菖住饭沧x的目標是:
1.能分角色朗讀整本書。
2.能通過朗讀、借助插圖,大概了解課文內容,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3.能展開想象,嘗試續(xù)編故事。
(二)注重過程性評價,促進孩子多元發(fā)展
定準目標后,我們注重過程性的評價。通過好玩的課程設計和多元的評價方式來激勵孩子,保持其長久閱讀的激情,提升閱讀興趣、習慣、方法和能力。
1.儀式開啟,激發(fā)興趣,讓孩子喜歡閱讀
課程開啟注重儀式感,點燃孩子閱讀的興趣。我們首先從環(huán)境著手,把教室裝飾成一個魔法城堡。這樣的環(huán)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接著,在《香草女巫》的導讀課上,通過“找一找”“猜一猜”“說一說”“讀一讀”等活動讓孩子認識香草女巫,通過觀察封面、目錄,用問題:你最想讀哪個部分?為什么?讓孩子猜想故事內容。最后會進行閱讀簽約儀式,共讀正式開啟。
2.每日點評,推進閱讀,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
閱讀目標確定后,由于部分孩子可能無法自主地完成任務。因此師生需要共同制定閱讀計劃,保證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完成閱讀。然后孩子通過填寫“閱讀存折”攢積分,記錄每天30分鐘的閱讀痕跡。家長通過簽名、寫評語關注孩子的閱讀過程。老師每天通過等級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追蹤和反饋,激勵他們努力跟上閱讀的節(jié)奏。
3.借力學習單,激發(fā)潛能,讓孩子學會閱讀
合理利用學習單這一評價工具,可以降低整本書共讀的難度,激發(fā)學生潛能,使孩子的獨特個性獲得更好發(fā)展。
首先以趣味為主,符合低段孩子的特點。在利用學習單梳理情節(jié)時,我們會設置:“為香草和蝌蚪龍做檔案”的活動,這既有趣,又可以訓練孩子們的講故事能力。我們還會設置“讀一讀金波羅老師的咒語,你也來創(chuàng)編一組變成蒼蠅和重新變回人的咒語吧”等題目,鍛煉孩子的寫話能力。
此外,還會鏈接生活。比如“你希望自己生活在普通學校還是能學習魔法的學校?為什么?”閱讀和生活相結合,從而獲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創(chuàng)造的滿足。
教師憑借這一張張學習單,給予等級評價的同時,查看孩子的閱讀情況和存在問題,以此指導后續(xù)的閱讀。
4.豐富活動,提升能力,讓孩子堅持閱讀
課內指導,課外閱讀,邊讀邊玩,邊讀邊演,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表演,自評,互評,教師點撥;課室設立展示墻,把學習單、手工作品展示出來,讓孩子成為評價主體;給爸爸媽媽講故事;課前一分鐘小故事;好書推薦活動;新書發(fā)布會或售賣會;每一次共讀的開啟儀式和結束儀式;設立各種進階慶祝會,讓校長為孩子發(fā)證書、走紅地毯、邀請家長到校舉行慶?!?/p>
(三)注重終結性評價,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期末大劇是孩子在共讀課程后輸出的成果。每個年級都會挑選一本共讀過的書作為劇本,在籌備時,老師堅持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思考角色、準備競演、參加競演、簽訂承諾書、排練、彩排。
角色競演是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完成競演學習單,角色競演,生生評價。競演學習單可以考核孩子對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和感受,角色競演和生生評價考核孩子朗讀、表達、口語交際和戲劇的表演能力。
正式演出時,有劇情海報宣傳,有演員、導演名單,有化妝舞臺設計等,每個學生都有角色,他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尊重,學會了挑戰(zhàn)自己。
(四)注重綜合性評價,促進孩子可續(xù)性發(fā)展
期末慶典,是每一位孩子在學期結束時必定經(jīng)歷的生命洗禮和心靈“盛典”。在這天,我們會邀請家長,共同見證我們一學期的收獲與成長。孩子自信地站在舞臺上,回憶并講述自己讀過的書和經(jīng)歷過的故事,而后,每一位孩子都會獲得來自老師和家長“獨家定制”的鼓勵和祝?!劇2粌H如此,我們把孩子們的個性和日常表現(xiàn)與共讀的書籍聯(lián)系起來,為他們頒發(fā): “助人為樂的女巫獎”“最具魅力香草女巫獎”“獨立勇敢的小螃蟹獎”等等,鼓勵每一個獨特的生命體積極向上生長。
我們的評價內容,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起點;評價方式,遵循每一個孩子的天性;評價過程,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呈現(xiàn)最活躍的生命狀態(tài)。通過這樣的評價體系,我們不斷推動孩子進行立體化閱讀,培養(yǎng)閱讀思維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2-23.
[2]吳天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整本書閱讀研究[J].新課程(下),2018(5).
[3]黃憲.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語文[M].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