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萱
摘 ? 要:在低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微作業(yè)的設計應該凸顯其真實性、體驗性、情趣性、互動性等特征。教師通過設計視頻微作業(yè)、生活微作業(yè)、照片微作業(yè)、音頻微作業(yè),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微作業(yè)”;整合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25-0030-02
微作業(yè)是針對學習中某一個細微的知識點而設計的容量小、形式簡的作業(yè),它的妙處就在于這個“微”字上。微作業(yè)的完成時間短,靈動性強,操作起來也很方便,可以在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展開,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
在低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微作業(yè)已經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形式,教師常常設計微作業(yè)來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檢測學習的質量。下面就以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為例,談談微作業(yè)的設計策略。
一、設計視頻微作業(yè),凸顯真實性
智能手機走進了千家萬戶,利用手機拍短視頻已經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設計視頻微作業(yè),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鏡頭”下真實地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
“干點家務活”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一些最基本的家務活技能。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幫助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在實際生活中,家長的“不放心”常常導致學生什么都不敢做。為了讓學生“大膽”地干一件家務活,在上課之前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預習微作業(yè):在家長的指導下學做一件家務活,時間在一分鐘以內,并拍成視頻傳給教師。因為這是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和家長都很重視,又因為完成這個作業(yè)的時間很短,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回到家后紛紛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家務活認真地干了起來。上課的時候,在學習“再來學一招”這個板塊時,教師先出示教材中設置的兩幅疊衣服的示意圖,讓學生觀察這些步驟,說出疊衣服的方法,再挑選出微作業(yè)中完成“疊衣服”的視頻用多媒體播放出來,并讓視頻里的同學上臺隨著視頻的播放解說自己疊衣服的幾個主要步驟。這樣,會疊衣服的同學就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不會疊衣服的同學就躍躍欲試,也想學一學,之后學生拿出自己帶的衣服進行“實戰(zhàn)演練”,互相傳授“生活秘訣”。有的學生還會打絲巾、系鞋帶,學習的間隙還爭著教同學學習其他本領。
微作業(yè)的真實性讓學生享受到了完成作業(yè)的愉悅,同時微作業(yè)的完成讓全班學生感受到了互助學習的快樂。
二、設計生活微作業(yè),凸顯體驗性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來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也就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無數(shù)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資源,只要稍加利用就能成為微作業(yè)的有效素材。
“我想和你們一起玩”以“樂群”為主題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學生雖然處在同一個學習環(huán)境中,但由于個性的不同,能否和其他同學和諧相處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很多因素都在影響著學生是否合群,應盡早指導學生學習融入群體的交往技巧。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留心觀察課間生活,完成微作業(yè):想一想你聽到了同學之間哪些暖心的話語,記錄下來并談談自己的感受。課堂上反饋作業(yè)時,很多學生都有話可說。例如,有個學生這樣說:“下課了,我上完廁所以后去操場,看見幾個同學正在玩跳長繩的游戲,我就站在旁邊看,沒想到其中有人朝我大聲喊,‘快來吧,就等你了!聽到這句話,我非常高興,我感到自己是個受大家歡迎的人?!庇纱丝梢?,他在微作業(yè)中體驗到了快樂。
微作業(yè)的完成讓學生捕捉到身邊令人感動的細節(jié),激發(fā)了他們的樂群情感。
三、設計照片微作業(yè),凸顯情趣性
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品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期,根據大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的特點,教師設計富有情趣性的微作業(yè),引導學生尋找大自然的美,讓他們在快樂的心境中產生強烈的參與心理和表達欲望。
“花兒草兒真美麗”側重于讓一年級學生明白除了人類和動物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生命的存在。花兒草兒是大自然呈現(xiàn)給我們的美麗的生命形態(tài),因為沒有聲音,生長變化也不易被人覺察,學生在戶外活動時,可能只關注到了自己玩耍的快樂,而忽略了這些生命的存在。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課前微作業(yè):在我們生活的地方生長著許多植物,請你選擇一種植物,了解它的生長特點后和它合個影,把照片帶到學校里來。學生就去公園、小區(qū)里尋找各種美的植物,松樹下、花壇前留下了學生的身影,將這些照片全都貼在墻上,就成了教室里的一道風景。
這個微作業(yè)以課外發(fā)現(xiàn)的形式將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銜接起來,用簡單的任務驅動促使學生關注身邊的植物,用照片來展示學生的作業(yè)成果,讓學生感到情趣盎然。
四、設計音頻微作業(yè),凸顯互動性
家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結構關系就像一顆大樹,枝枝蔓蔓都有著牽連。一年級的學生對親人之間的輩份關系不太熟悉,所以教師就針對家庭成員的關系設計音頻微作業(yè),在親人之間的互動中,對學生的家庭關系進行梳理。
“我和我的家”主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稱呼家人,感受自己與家人的深厚情感。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學生應該了解家人的興趣、特長、工作情況等,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家人的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大家庭觀念,教師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音頻微作業(yè):“家是最溫馨的港灣,在這個家里,爸爸辛勤工作,媽媽操持家務,你在他們的呵護下快樂成長。還有一些親人雖然不和你們住在一起,但你時刻想念著他們,今天晚上回去以后請你給他們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今天學校里發(fā)生的新鮮事?!睂W生聽說要給親人打電話,都非常興奮,一邊計劃著要給誰打電話,一邊思考著應該選擇哪些有趣的事情講給親人聽。
親人之間的互動促進了學生對家庭倫理關系的認知,也讓學生感受到親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這樣的微作業(yè)是非常受歡迎的。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課程,微作業(yè)的布置有利于教師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由于微作業(yè)是一種新型的作業(yè)形式,還需要廣大教師不斷地探索、開發(fā),對教學資源進行不斷優(yōu)化整合,以求更好地達成教書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 ? 誕.道德與法治微作業(yè)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19,(027):31~32.
[2]高 ? 靜.道德與法治作業(yè)設計視角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20,(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