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阿芬
隨著語文課程的改革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十分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營造出活躍、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構建充滿文化氣息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一、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也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基礎內容,對其當下的學習與今后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小學是奠定扎實基礎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平臺與機會,讓學生在活躍、積極、愉悅的語文課堂中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技能,從而提升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有必要采取多元化教育手段營造活躍、積極、愉悅的語文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踐行語文新課標教育理念,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推動語文教育的穩(wěn)定發(fā)展。
二、語文課堂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必要性
1.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習水平
語文教學主要以文字教學為主,但對于處在身心發(fā)展初期的小學生來講,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枯燥的課堂氛圍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削弱了師生間的交流合作,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中。而活躍、積極、愉悅課堂氛圍的營造可以拉近師生的關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習水平。
2. 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在當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還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調整教學措施,尋找更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隨著活躍、積極、愉悅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所提高,對語文課堂整體成效的提高十分有利。
三、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營造的原則
1. 開放性原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雖然有限,但是不只局限在這40分鐘里,而是要拓寬教學的途徑,將語文教學課堂延伸到生活和社會中,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因此,課堂氣氛的營造應遵循開放性原則,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設置開放性的語文課堂,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
2. 預見性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知識是無限的,但教師無法將可能會運用到的知識全部都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意識。在課堂氣氛營造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相關聯的知識,并從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牢固基礎。
3. 創(chuàng)新性原則
隨著社會與生活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也要跟隨時代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語文教學內容要隨著教育的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尋找更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更好地發(fā)展。為此,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社會生活,了解時代的變化,融合有效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教育途徑,實現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4. 個性化原則
小學生群體由不同的個體組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有的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發(fā)掘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小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開辟出廣闊的空間。
四、營造語文課堂活躍、積極、愉悅氛圍的有效策略
1. 問題導學,吸引學生課堂專注力
小學生生性活潑,很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教師則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通過有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問題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問題情境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學習《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大家都看過童話故事嗎?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想一想在牛肚子里旅游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之間展開了積極地討論,并且對教材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閱讀一探究竟。這樣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中,既實現了活躍、積極、愉悅教學氛圍的營造,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實踐活動,調動課堂學習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越加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在營造活躍、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時,還可以組織各類實踐活動,如成語接龍、猜字謎、唱歌、講故事、劇情表演以及游戲等多元化的教學形式,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加強學生課堂互動程度,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感悟語文學科的文化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動其課堂的積極性。語文學習是知識文化累積的過程,需要掌握大量的文字、詞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并不理想。所以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策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例如,在學習近義詞或反義詞時,可以構建“找朋友”課堂游戲,將近義詞或反義詞寫在卡片上,組織學生拿出其中一張去找到對應詞匯卡片,然后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對。如此一來,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這些詞匯內容,這樣既實現了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也突出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3. 運用多媒體構建現代化教學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其中就有教育領域。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融合拓寬了教學的形式與內容,使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現代化語文高效課堂,通過視頻、動畫、圖像、音頻等將文字教學內容以動靜結合的形式直觀地呈現給學生,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與情感體驗,同時也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播放與之相關的影視動畫,讓學生對文章內涵與思想情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4. 平穩(wěn)教育姿態(tài),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一名和藹可親、和諧友善、教學風格風趣的教師自然會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也就在無形中營造了一種活躍、積極、愉悅的課堂氣氛。為此,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教師都要隨時保持微笑與平穩(wěn)的心態(tài)面對所有的學生,這樣能夠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恐懼感,從而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關系,營造出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反之,教師嚴肅且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會使學生產生壓抑感,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變得緊張,更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么這樣的課堂自然就是沉悶無趣的。另外,教師要時刻給予學生鼓勵與表揚,學會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與性格,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提高學生的信心。當學生犯錯時,教師不能批評挖苦,而是應了解事情的緣由,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更加陽光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從而實現愉悅課堂氣氛的營造。
5. 有效教學,營造動態(tài)教學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活潑好玩的,并且對游戲有著很高的熱情與興趣。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為學生營造活躍趣味的語文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語文,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游戲化教學課堂更能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可以靈活地學習與記憶。背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以往死記硬背的形式效果并不理想,而游戲的融合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詞匯的印象與記憶,并能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猜猜看”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競賽,猜對最多的小組獲勝。
6. 科學評價課堂氣氛的營造
小學生對于成功是十分渴望的,更期待能得到教師的表揚。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引導,逐漸提升學生的信心,最終實現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平臺。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在檢查學生課文背誦或者是問題解決能力時,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理清文章的脈絡與結構,以平穩(wěn)地發(fā)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另外,在評價中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中,通過學生自評或者互評的方式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語文聽說練習中,讓學生兩兩一組,輪流作考官,對彼此的表現、成果進行客觀地評價,然后進行相互打分,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從而進行針對性地提升。這樣的教學評價更加輕松,也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信任,讓學習氛圍更加輕松。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采取多樣化、多層次的教學評價標準。以往的評價通常是“一刀切”的形式,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忽略了其他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課堂表現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評價中提升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實現語文輕松、愉悅課堂氣氛的營造,推動學生個性全面的發(fā)展。
五、總結
總而言之,語文是充滿智慧與魅力的學科,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極為有益。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活躍、積極、愉悅的教學氛圍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根據語文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適合長期發(fā)展的教育平臺,為學生今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為此,教師應加強自身專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積極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也推動語文教育改革的落實與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