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玲
[摘? ?要]田徑運動項目更偏向于競技性,缺乏趣味性和娛樂性,人們在參與田徑運動的過程中往往感覺枯燥而不易堅持。初中學校和教師應豐富田徑運動項目類型,增強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和游戲性,凸顯田徑運動的教育性和文化性,淡化田徑運動的競技性,使田徑運動更貼近學生生活,還應重設單元教學方案,拓展學生田徑運動的空間,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田徑運動;拓展;初中
[中圖分類號]? ? G633.96?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12-0025-03
田徑運動起源于人類的生存和生產(chǎn)勞動,后來逐步發(fā)展成為一種鍛煉身體的手段。田徑運動在各個歷史階段的體育活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是能夠提高人們身體素質的基礎體育項目,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使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的初中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田徑運動、進行體育鍛煉,學校和體育教師應賦予田徑運動更強的趣味性和游戲性,讓田徑運動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一、遵循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明確拓展原則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他們大多活潑好動,樂于接觸新鮮事物,不喜歡枯燥無味的運動,而且他們正處于快速發(fā)育階段,大多缺乏足夠的耐力。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教學和訓練內(nèi)容時要遵循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田徑運動。
(一)趣味性與游戲性原則
游戲教學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情境中活動,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不知疲倦地進行學習和鍛煉。游戲教學法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將田徑運動與游戲巧妙地結合起來,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興趣,改善學生鍛煉的效果。
例如,長跑是鍛煉學生有氧耐力的田徑項目,要提升長跑能力,除了可以進行長時間長距離跑,還可以進行固定距離的變速跑,但這些鍛煉方式對初中生來說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可以將變速跑游戲化,增強鍛煉的趣味性。如將學生編成若干組,每組10人左右進行魚貫跑,前后兩人間距2米左右,要求以一定的速度開始跑,同時保持好前后間距。開跑之后,最后一名學生加速超至第一名,再以加速前的速度勻速跑,此時的最后一名學生再做同樣的動作,每個學生依次進行。如果想提高加速跑的密度,可以讓最后兩名學生同時超越至隊首進行領跑。變速跑游戲化之后就有了趣味性,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有效提升鍛煉效果。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可結合鍛煉目標和主題,把游戲融入課堂訓練,以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提升學生的鍛煉效果。
(二)教育性與文化性原則
體育運動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增強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體育運動同時具有文化屬性,一些體育運動項目是特定歷史事件的產(chǎn)物,而且體育運動能讓人們擁有更高的追求和一往無前的精神。田徑是運動之母,不同的田徑運動項目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各田徑運動項目的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體驗其教育性和文化性。
例如,要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可以開展“接力”性質的活動,如4×100m接力跑、20m往返接力跑等。在接力跑開始之前,教師要著重強調(diào)規(guī)則,教育學生一定要嚴格遵守規(guī)則,否則就失去了誠信。這樣,每個學生就有了活動的紅線意識,增強了規(guī)則意識,會盡可能地避免違反規(guī)則。同時,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接力跑是一個團隊項目,培養(yǎng)學生信任同伴、包容鼓勵的團隊精神。學生在理解了運動的精神和教育意義之后,會對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積極地參與運動。因此,在田徑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體現(xiàn)田徑運動的教育與文化功能,把健身育人作為終極目標,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簡單性與實用性原則
體育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梢?,體育的本質就是通過身體運動實現(xiàn)身心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運動內(nèi)容的選擇應該遵循簡單性和實用性原則。那些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運動內(nèi)容和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簡單而實用的運動形式促使學生高效鍛煉。
例如,為了讓學生增強上肢力量,可以選擇俯臥撐、引體向上等簡單的練習方式。這類需要克服自身重力的力量練習,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具有不同的挑戰(zhàn)意義。對于上肢伸肌力量強的學生,可要求其完成雙手快速推離地面并擊掌的動作,而對于上肢伸肌力量較弱的學生,則僅要求其快速完成推起動作。這樣,在做同樣數(shù)量動作時,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高效的鍛煉。在提高學生有氧耐力方面,變速跑是比較高效的訓練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層次分組,每組十人左右,分道鍛煉。為了增強鍛煉的趣味性,要求在跑的過程中后兩名學生加速超至隊首后以本組速度繼續(xù)跑,以此類推,反復進行。簡單實用的鍛煉內(nèi)容結合有趣的鍛煉方式,可以高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淡化競技性,明確拓展程序
競技是體育運動金字塔的頂尖,對參與者的要求較高。人們在體育競技過程中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在田徑運動方面,競技就是參加田徑運動會,或者以參加運動會的精神狀態(tài)去參與各項田徑運動項目。一些學生會對這種運動形式產(chǎn)生消極情緒。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田徑運動,教師應該淡化田徑運動的競技性,同時發(fā)掘田徑運動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從而讓學生樂于進行田徑鍛煉。
(一)關注生活經(jīng)驗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積累各種各樣的經(jīng)驗。初中生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上開展與他們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活動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挖掘學生生活中與田徑運動相關的元素,搜集可以使田徑運動生活化的相關素材,為田徑運動課程的開發(fā)做好準備。
例如,教師可以以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讓學生填寫或者選出自己生活中喜歡做的運動或者勞動,之后教師對學生填答的問卷進行統(tǒng)計,從中搜集一些與田徑運動比較契合的內(nèi)容,作為田徑運動項目拓展教學的素材。如有的學生喜歡騎自行車、跳舞、跳皮筋等運動,有的學生經(jīng)常做與負重、拋擲有關的家務。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學生喜歡的運動或者經(jīng)常從事的勞動,為學生設計一些“變形”的田徑運動項目,以更好地開展田徑運動項目擴展教學。例如,“皮筋跳高”,即把跳高橫桿變成橡皮筋,只要學生腿部能夠超過皮筋,就算跳高完成;“章魚跑”,即讓學生先坐在地上,雙手雙腳著地,然后快速移動;等等。這樣的“變形”田徑運動項目,會對學生產(chǎn)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二)進行整理分類
校本課程是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設的獨具特色的課程。校本課程對本校的學生而言具有特設性、適應性和融合性。為了更系統(tǒng)、科學地開展學生體育運動,創(chuàng)新開發(fā)適應性的校本課程是有必要的。教師可在分類整理搜集到的或自行設計的學生喜歡的“變形”田徑運動項目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開發(fā)校本課程,并科學、系統(tǒng)地加以實施,從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將素材整理分類,開設包含走、跑、跳、投等項目的課程,讓每項課程內(nèi)容都充滿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且遵循循序漸進的呈現(xiàn)原則。如走的項目包含“直腿走”、“螃蟹走”、“深蹲走”(全蹲位,完全依靠腳踝和髖關節(jié)行走)、“蜈蚣走”(全蹲一路縱隊競走游戲)、“踩高蹺”等內(nèi)容;跑的項目包含“背向跑”、“負重跑”(身背物品或同伴)、“游戲跑”等內(nèi)容;跳的項目包含“皮筋跳高”、“跳深”(由高向低跳后又跳至高處)、“臺階跳”等內(nèi)容;投的項目包含“投手榴彈”(將礦泉水瓶灌滿水作為手榴彈進行遠投)、“拋實心球”(前拋和后拋)等內(nèi)容。這樣,就能夠有計劃有目標地對學生進行分單元教學。
(三)鼓勵自主編創(chuàng)
有趣而高效的體育鍛煉形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和鍛煉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體育鍛煉形式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證體育活力和生命力的長盛不衰。鼓勵學生根據(jù)鍛煉目標自主編創(chuàng)鍛煉形式,可以有效創(chuàng)新體育鍛煉形式,豐富訓練內(nèi)容和方式。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鍛煉目標進行鍛煉形式的自主編創(chuàng),以激發(fā)學生的鍛煉熱情。
例如,能增強學生上肢力量的運動通常比較枯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鍛煉熱情,教師可讓全體學生集思廣益,編創(chuàng)新穎的鍛煉形式。學生會積極地開動腦筋想出許多有意思的鍛煉形式。如增強學生手腕力量的鍛煉形式有“卷重物”等?!熬碇匚铩本褪峭ㄟ^手腕交替伸展或者收縮的動作把被繩索吊在接力棒上的重物卷起來,可以進行計時練習。又如增強學生下肢腳踝力量的鍛煉形式有“腳斗士”“彈拐拐”“跳繩”等。教師可選擇趣味性強的“腳斗士”,畫出“戰(zhàn)斗區(qū)域”,讓學生用單腿支撐跳躍運動,兩手抓住另一條腿的踝關節(jié),兩兩對陣,將對方頂出“戰(zhàn)斗區(qū)域”,手松開腳踝或者摔倒判負。通過讓學生自主編創(chuàng)體育鍛煉形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重設單元教學方案,明確拓展方法
單元教學是將教材、活動等劃分為不同單元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法。各單元有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教學內(nèi)容設置單元課時數(shù)。教師可通過單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數(shù)日或一周的時間內(nèi)學習一個項目或解決一個問題。
(一)構建“發(fā)展”單元,夯實體質基礎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育的直接目的和首要任務。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初中體育教學應該注重夯實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做好準備。為了激發(fā)初中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可以構建體能發(fā)展單元,有計劃、有目標地夯實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
例如,構建以速度、耐力或者力量素質訓練為主題的單元,在固定的時間段內(nèi),以鍛煉學生的一種體能為主,同時以其他素質訓練為輔,從而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提高。如在七年級第一學期,可以先進行以“跑”為主題的單元的教學,讓學生學習跑的正確動作,從擺臂、送髖、拔地等基本的單個動作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然后可以通過各種游戲跑,如“貪吃蛇”等跑步練習,讓學生體會動作并逐步掌握;最后通過接力跑、負重跑等進行動作的強化。這樣,就能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跑的動作要領和提高學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質。
(二)構建“情感”單元,滲透價值觀念
體育教學的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其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體育教學最高層面的目標,其指向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正確的價值觀等。為此,教師可構建“情感”單元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可安排一周或者兩周的時間實施“社會適應”主題單元教學。對剛入學不久的新生實施該主題單元教學效果更佳。新生入學之后,進入了一個新的集體,面對陌生環(huán)境,難免有些不適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體育活動來相互認識,如先開展兩人或者三人一組的仰臥起坐練習,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互相認識;然后開展多人合作練習——“蜈蚣走”,讓學生在互相配合的過程中增進感情,增強團隊意識。這樣便能讓學生在“情感”單元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認識新同學,融入新環(huán)境,進而有效地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構建“競技”單元,升華體育靈魂
展示自我是個人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人們可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并形成生活經(jīng)驗、增強自信。學校通過各種形式的比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以有效活躍體育鍛煉的氛圍。學校每年都要舉辦田徑運動會,就是為了發(fā)展學校體育,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養(yǎng)成鍛煉習慣。學??蓸嫿ǜ傎愺w系,組織學生開展固定周期和頻次的競賽。
例如,在每月的最后一周組織一次班內(nèi)田徑比賽,項目包括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立定跳遠、拋擲實心球、短跑和中長跑等;在每個月末組織每個班的學生進行一次全項目或者部分項目的比賽;在每個學期的最后一個月組織學生進行年級內(nèi)的或者班與班之間的聯(lián)誼田徑比賽。這樣,便形成了“周周有測試、月月有比拼、學期有比賽、年度有運動會”的競賽體系。學生為了獲得嶄露頭角的機會,平時就會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這樣,學校里體育鍛煉的風氣就會非常濃厚。學校應該合理地利用體育課,構建“競技”單元及競賽體系,升華學生的體育追求靈魂。
綜上所述,田徑運動可以高效地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育和成長。鑒于部分初中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不濃厚,參與積極性不高,學校和教師必須增強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和游戲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田徑鍛煉,并使田徑運動更加生活化,拓展學生的田徑運動實踐平臺,讓學生在田徑運動過程中體驗田徑文化和價值,提高綜合素質。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