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歡樂
摘要: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chuàng)造是美術課程的特征,因此,教師要加強美術欣賞教學,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增強趣味性是提高美術欣賞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文章重點探究提高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策略:結合思維特點,引導學生探索美術作品;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立足美術游戲,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開展戶外創(chuàng)作,激活學生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開展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展示作品,培養(yǎng)學生美術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思維;信息技術;游戲;靈感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1-0126-03
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chuàng)作和欣賞兩類,其中,欣賞活動是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讓學生內(nèi)化美術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教學方案,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圍繞學生的認知情況實施多樣化的欣賞教學活動。傳統(tǒng)美術欣賞教學不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注重激發(fā)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內(nèi)在動力,這極大地限制了美術欣賞教學的開展效果。因此,基于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可從趣味教學角度探究美術欣賞教學的具體策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提高美術欣賞教學實效。
1.美術教學不受重視
美術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品位、美術素養(yǎng)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美術課程不被重視也是不爭的事實,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美術課程的教學時間經(jīng)常被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占用,導致美術課程無法正常開展。另外,部分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較弱,無法將課內(nèi)、課外的美術知識高效傳授給學生。最重要的問題是,有的美術教師本身就不重視美術教學,也不注重優(yōu)化美術教學策略,僅就教材進行簡單講解,而這既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美術教學器材相對短缺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要借助一定的教學器材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在部分學校,美術教學器材相對短缺,無法滿足學生的美術知識學習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能捧著課本對學生進行講解,長此以往,學生無法從美術課堂收獲快樂,也無法提升美術繪畫能力、鑒賞能力,而這不利于構建生動、活潑、高效的美術課堂。
3.缺乏必要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
美術課程不是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因此,部分學校忽視美術學科的評價體系建設,部分教師也僅將美術知識教學作為一項任務,忽略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也受到影響。
1.構建高效美術課堂
對于美術學科教學而言,增強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美術知識學習積極性,構建更加高效的美術課堂。美術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主要學科,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將經(jīng)典的美術作品呈現(xiàn)給學生,并通過趣味性的引導,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美術知識,不斷提升美術鑒賞能力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提升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
美術作品的主題源于生活,其強烈的色彩、生動的線條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的積極性。教師通過針對性的趣味引導,可讓學生將在生活中找到的、發(fā)現(xiàn)的美術知識應用于繪畫實踐中,并融入自己的思想,以此體會到美術學習的快樂,從而更積極地進行美術知識學習。
3.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
經(jīng)典美術作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教師可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滲透,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結合思維特點,引導學生探索美術作品
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美育支持。而要想提高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改變陳舊的思維模式,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構建更加科學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與情感表達。如果美術作品不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水平,就會限制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選擇作品,設計多樣化的欣賞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探索。
例如,教師可根據(jù)課程教育特色和學生的思維特點,選擇色彩比較豐富的美術作品,指導學生在互動交流的基礎上對美術作品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分析,探索作者借助色彩運用所表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而教師立足于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美術欣賞教學,可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2.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信息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欣賞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構建高水準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身的想象和情感體驗。
例如,在開展“美麗的紋樣”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運用價值,立足課程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情況搜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打造趣味性的學習平臺。其中,搜集的重點是不同類型的紋樣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圖案裝飾的基本規(guī)律并感受到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價值。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龍紋圖樣等資源,讓學生對點線面等裝飾方法進行深度探索,或通過夸張、變化等方式讓學生對紋樣進行靈活的裝飾運用。這樣能提升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審美能力,推動欣賞教學的有序開展??梢?,教師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欣賞教學氛圍,可提升美術教學的趣味性,提升欣賞教學的實際效率。
3.立足美術游戲,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從趣味教學角度優(yōu)化欣賞教學的具體策略,立足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激發(fā)學生對欣賞教學的興趣,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多層面的美學探索,從而不斷豐富知識積累,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趯W生呈現(xiàn)出的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教師可以游戲教學的方式營造趣味性的審美情境,構建創(chuàng)新性的探索平臺,推動欣賞教學的有序開展。
以“禮物的外套”課堂教學為例,教師通過課程教學讓學生獲得禮物包裝知識,然后引導學生以折疊、剪裁、粘貼等技法給禮物穿上一個個美麗的“外套”。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廢物利用———禮物變美麗”的游戲比賽,鼓勵學生運用廢舊紙盒、彩帶、紙袋等對禮物進行包裝、美化,讓學生在綜合運用教學材料的過程中體會到美術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對美術欣賞教學的認知程度。在游戲比賽結束后,教師可對學生在實踐運用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講評,鼓勵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知識應用能力。
4.開展戶外創(chuàng)作,激活學生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展戶外創(chuàng)作活動,以大自然中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激活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是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欣賞教學的內(nèi)在動力的,也無法讓學生將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戶外創(chuàng)作的方式提高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激活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建筑風格探索時,教師可在理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構建實踐探索平臺,優(yōu)化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以獨立探索或合作探究的方式對家鄉(xiāng)建筑的風格進行調(diào)查。對此,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分析、交流,掌握當?shù)亟ㄖ锏闹饕L格,在觀察和體驗的基礎上形成多樣化的臨摹作業(yè)??梢?,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立足戶外創(chuàng)作的方式可提高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激活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靈感,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實踐表達等綜合能力。
5.開展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
受認知發(fā)展水平、美術知識基礎所限,部分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美術作品的鑒賞,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從小組合作中體會到美術鑒賞學習的樂趣。在實際的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研究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狀況,根據(jù)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將學生劃分為若干美術欣賞學習小組。然后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探究課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美術作品相關的背景資料進行研究,對美術作品的深刻文化內(nèi)涵進行分析,從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美術知識探究的快樂,并逐步提升美術鑒賞水平。
例如,在開展“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研究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青銅藝術進行研究學習。同時,引導學生重視古代青銅藝術中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美術知識學習,豐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識積累。為進一步提升小組合作效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研究展示平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以此構建生動、活潑的美術課堂。
6.展示作品,培養(yǎng)學生美術實踐應用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開展校園美術作品展示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實踐應用能力。在實際的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之后,組織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引導學生將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習得的知識融入美術創(chuàng)作中,自由地表達對生活的感悟。之后,教師可為學生組織美術作品展示活動,讓每一位學生的作品都有機會展示,并進行學生之間的鑒賞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知能力。
例如,在開展“我設計的服裝”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設計服裝,然后布置繪畫作品展示活動,讓學生彼此進行評價,從中收獲到美術創(chuàng)作的快樂。教師也可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分,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為學生日后的美術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思維特點,教師可從趣味教學角度實施美術欣賞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選擇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深度探索。同時,積極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教學氛圍,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并立足游戲活動,推動欣賞教學的有序開展,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教師還可通過戶外創(chuàng)作的方式提高欣賞教學趣味性,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組織作品展示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曾嬌.小學美術欣賞課堂多元對話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教師,2020(36).
[2]祝林.微課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20(36).
[3]李霞.淺談新課標下小學美術欣賞教學[J].甘肅教育,2020(23).
[4]劉憲敬.試談小學美術課中國畫欣賞教學策略[J].遼寧教育,2020(01).
[5]馬藝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
[6]王其雄.基于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美術欣賞教學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02).
[7]施程琳.在筆墨韻味中體驗中國畫的意趣———對小學美術國畫欣賞教學方法運用的幾點思考[J].少兒美術,2020(17).
[8]張?zhí)罨?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欣賞策略[J].天津教育,2020(18).
[9]任薇薇.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實踐探討[J].安徽教育科研,2020(06).
[10]吳娜.結合新時代小學美術教學方式談如何上好美術欣賞課[J].中國文藝家,2020(03).
[11]葉瑩.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09).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the Interest of Art Appreciation Teaching
Miao Huanle
(Bijiatuan Primary School, Weihai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Weihai 264209, China)
Abstract: The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on of visual imag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curriculum.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art appreciation and gradually develop students perception ability and image thinking ability. Increase interes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art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art appreciation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ing,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art works; enrich students 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art games, enhance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carry out outdoor creation and activate artistic creation inspiration; carry out group cooperation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art learning; display works and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art.
Key words: primaryschoolart; appreciateteaching;thin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