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實施優(yōu)質教育,優(yōu)質教育的概念和培養(yǎng)基本素養(yǎng)的目標在教育領域逐漸凸顯。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中學的語言教學也在不斷優(yōu)化。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和理念。近年來,小組工作已成為教師的一種流行模式。作為一種能夠調動所有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中學外語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新教學方法,它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上的交流和互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運用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責任感,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學生獨立提問的能力。合作學習是對傳統(tǒng)一對一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是一種旨在提高教學效果、質量和活躍課堂氣氛的衍生教學方法。知識的內容逐漸清晰并印在學生的腦海中。盡管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語言教師都認識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可靠的參考標準和教學規(guī)范,導致他們缺乏能力。
1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開發(fā)學生的合作觀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小組之間的合作互動必須通過劃分學習小組來實現(xiàn)而進行成員的搭配,才能讓學生進行最佳的合作,相應的各小組之間的力量才能得以均衡發(fā)展,能夠及時的彌補各自的缺陷,促使他們之間進行密切的統(tǒng)一和交流,增強他們的合作觀念。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從整體上理解和探索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朱自清的《背影》時,一位學生針對課文中父親買橘子的情節(jié)提出疑問,認為朱自清的父親在買橘子時違反交通規(guī)則,這是有生命危險的,當然不應該發(fā)生。這個出乎意料的問題立刻讓班上的氣氛緊張起來。這時,老師引導每組學生在寫作背景下,根據(jù)他們的歷史知識,以及他們在電影和電視中看到的人們生活的旅行條件,考慮這個話題。新學生認為當時的交通系統(tǒng)并不發(fā)達,火車的運行字數(shù)較少,而某些學生則認為通過電影和電視劇他們了解到當時的火車速度較慢,車站工作人員只有在火車臨近站點時才會下車指揮人們避讓,火車不運行,使人們可自由行走,最終全班同學一致認為過去的人們在火車軌道上行走的情況十分普遍,但是在鐵軌上隨意穿越和當前人們所認知的交通違法行為則完全不同。通過探討學生們對作者的生活方式有了詳細了解,不但使他們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理解加深,還能鼓勵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和作者的思想之間進行對話,讓初中生們更深入、更準確地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實意圖。它還向學生發(fā)出了一個信號:他們需要學習生活語言。
2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和學習興趣
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默契、尊重、信任的學習環(huán)境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共性”。因此,教師要在語文課堂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一課《皇帝的新裝》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程中間讓學生就近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現(xiàn)在小組內自己討論展開想象,發(fā)散思維,在討論結束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舉手說出自己剛剛的想象,如果學生說不出來或者沒有人舉手,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相關的視頻和音頻,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獨立地參與到課程中?;蚴侨缭诓烤幇姘四昙壪聝缘?《大自然的語言》一課中,教師可以用視頻展示地球的形成,之后將大自然的發(fā)展即這種發(fā)展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人類的進化、面臨的災難和機遇等為學生們詳細介紹,之后讓學生們展開小組討論,對視頻中的內容及相關問題共同探討并進行分析總結。借助多媒體的學習方式,初中生們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通過相互交流與合作,他們對大自然的神奇產生了更多的了解,逐漸養(yǎng)成如何愛護與保護自然環(huán)境,同時鍛煉了他們的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理解文章并討論問題,這有力地促進了學習的合作和獨立性質。這種輕松、合作和愉快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智力。在學習課文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理解課文,討論問題,這有力地加強了學習的合作性和獨立性。這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逐漸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木蘭辭》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翻譯一段文字,總結文字中的詞匯和難點,最后分享學習成果。通常的文學文本研究被許多學生認為是令人厭惡的,他們不愿意聽老師講課,這也導致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水果。在常規(guī)的語言學習中,很多學生覺得不過癮,不愿意聽老師講課,這就導致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課堂上睡覺。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自己學習。然而,這并不適用于小組學習,將一篇難懂的文章分成小部分,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通過交流、討論和查閱文獻,學生們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獨立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對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傳授語言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形成適當?shù)囊暯?。協(xié)作學習可用于中學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使他們學會與他人更好地溝通和合作。
參考文獻
[1]董凱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47-48.
[2]劉吉果.合作學習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1(10):11-13.DOI:10.14160/j.cnki.13-1259/g4-b.2021.10.005.
[3]王瑞. 初中語文合作學習實施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D].伊犁師范大學,2020.DOI:10.27808/d.cnki.gylsf.2020.000143.
作者簡介:李紅文,性別:男,出生日期:1979年2月1日,籍貫:山東省東明縣陸圈鎮(zhèn),本科學歷,工作單位:山東省東明縣陸圈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中小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