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要:青年學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塑造成型,在如今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極易受到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蝕。因此,各大高校有責任引導學員鑄就堅定的理想信念、錘煉高尚的政治品格,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本文根據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特點,針對課程思政的教育內容設計,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設計策略,以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強綜合素質。
關鍵詞:《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教育設計與實踐探究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說:用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個根本問題,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因此,高校要想不斷地提升《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的整體水平,就需要重視教育資源的合理運用,整合課內外的教學資源和途徑,對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協(xié)同管理機制加以優(yōu)化完善,推動《數字圖形設計》教育課程思政工作的良好發(fā)展。
一、課程思政的概念
課程思政指以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觀念和教育理念。它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它的理念是協(xié)同育人,它的結構是立體多元,它的方法是顯隱結合。該定義中,全員是指學校的全體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單純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而是全體教師都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堂中。全程是指整個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長期性、不明顯性的特點,要貫穿于學生的全程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全課程是指全部課程,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而要包括全部的綜合素養(yǎng)課程和專業(yè)教育課程。各門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一起,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協(xié)同效應,增強育人合力。簡而言之,課程思政指的是學校中所有課程都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開展《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教育設計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
首先,課程思政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中和性,而《數字圖形設計》課程具有自身的特殊形式,但是在實踐中往往都存在明顯的針對性較差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因為對課程思政的核心內容缺少全面地了解,所以在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的時候,往往都是生搬硬套,生硬地進行內容的轉移,這樣就造成了教學內容連貫性差的不良后果。其次,在實施課程思政工作時,存在深入性較差的情況,教師的教學工作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加以落實,課程思政存在明顯的不切實際的問題,學生學習效果較差。最后,課程思政工作的實施沒有結合社會發(fā)展趨勢,在當前新的歷史時期,大部分的新聞或者重點社會事件都可以被當作思政課程的教學素材,但是被運用到教學之中的卻少之又少,在課堂上往往教師都只是將思政課教材的內容進行單純的講解,這樣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正確的認知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完善的協(xié)同管理機制
課程思政要想實現(xiàn)良好的效果目標,不但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自我提升,并且還需要充分結合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管理機制。高校課程思想政教學改革工作還處在發(fā)展階段,所以相關機制還沒有達到徹底成熟的狀態(tài)。相關部門對于課程思政工作建設也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對于課程思政工作建設的實施缺少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學??梢哉f是課程思政的執(zhí)行者,但是因為高?!稊底謭D形設計》課程思政工作建設涉及到人文性和專業(yè)性的相結合,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思想政治意識。大部分學校教務部門在課程思政建設中還處在起步的階段,所以并沒有制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往往也缺少對教育資源的二次利用。在教師的培養(yǎng)、繼續(xù)教育、日常管理工作開展中往往將側重點都放在了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方面,對于教師的思想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
三、開展《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教育設計的策略
(一)加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課堂思政協(xié)同教學模式
在《數字圖形設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知識與思政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嚴謹的知識傳授,深度的精神指引,賦予專業(yè)知識精神靈魂,讓專業(yè)知識活起來,既成為支撐學員專業(yè)技能的素質元素,又成為提升學員精神境界的政治營養(yǎng),實現(xiàn)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一體推進。在實踐過程中,始終把愛崗敬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與塑造放在首位,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知識學習深度融合,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tǒng)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掌握課程教學中的思政之本,根據《數字圖形設計》的特點和課程性質,確立內容切入點,把握思想共鳴點,找準情感觸發(fā)點,教之用情,教之得法,教之有效,使課程上出思政味,作為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一體推進的著力點,堅持不懈,一以貫之。
(二)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做實做活課程思政
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數字圖形設計》課程的思政元素,將技能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首先,《數字圖形設計》課程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政元素,結合專業(yè)特點,挖掘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涌現(xiàn)的與專業(yè)相關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和代表性歷史事件等思政元素,加以提煉和總結,形成《數字圖形設計》適合教學目標的思政元素;其次,剖析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形成相應的目標點;最后,在《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實現(xiàn)目標點的要求,融合過程中注重思政元素的載體和紐帶作用,切忌生拉硬拽,達到寓思政教育于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課堂活起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與接收意愿,以實現(xiàn)“德技并修”的教育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教育設計,需要教師豐富已有的教學模式,闡釋人生哲理,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進行美學處理,以塑造真、善、美的統(tǒng)一在教學活動中。在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參考文獻:
[1]劉尚明.《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思政”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分析[J].當代農機,2021(03):73-74.
[2]梁燕,田野.《數字圖形設計》教育“課程思政”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分析[J].北京學報,2021(02):5-10.
[3]許選選.《數字圖形設計》教育“課程思政”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分析[J].菏澤學報,2021(01):86-87.
1974年7月 女 遼寧大連 講師 大學本科
2021年度遼寧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立項《MOOC背景下高職藝術類在線課程資源建設探索》 批號JG20EB15454574712-9378-48FC-B1DA-12B8C92268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