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剛
摘 要: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拓展思維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閱讀情況。除了要抓好對學生的教學工作,還應該指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基于課外閱讀,本文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指導;課外閱讀
引言
小學生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都還比較差,因此學生在選擇閱讀時很難判斷出哪些閱讀是適合自己的。學生只有閱讀適合的內容,才能達到閱讀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利用自身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更高效的課外閱讀。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影響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的動力和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不能只是簡單的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是考慮到學生對于閱讀的看法和興趣。如果對閱讀有一定興趣的學生,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保持其閱讀興趣。對于閱讀興趣較低的學生,教師不能強制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是應該在日常教學時多注重對學生的觀察和交流,深入了解到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從這些方面進行突破,引導學生閱讀其感興趣的內容。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增加對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時,由于課文都是神話故事,所以教師要觀察學生對神話故事的看法和興趣,以此來判斷是否對學生進行課外神話故事閱讀。如果學生對神話故事展現出較高的興趣,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拓展對神話故事的課外閱讀。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將每個神話故事帶來的啟示講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神話故事中學習到更多道理。比如,《精衛(wèi)填海》這個神話故事可以啟示學生在做事情時,要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堅持,讓學生不只是淺顯的認為神話故事只有神奇的故事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神話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讓學生能夠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更加深入的閱讀,提高閱讀效果,使學生在閱讀獲得更多收獲,進而使學生產生更多閱讀動力。
二、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讀物
此前提到,由于小學生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還比較差,很難通過自身判斷來選擇合適的閱讀讀物,如果學生閱讀的是不適合其心理和年齡特點的讀物,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成長,還可能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只有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為學生提供閱讀方向,指導學生閱讀怎樣的讀物,才能真正發(fā)揮出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時,要求學生完成以我的動物朋友為題的習作,有的學生可能很少有與動物接觸的機會,因此學生很難有靈感來完成這一習作。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關動物信息的讀物,讓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從中獲得相應的靈感,以此更好的完成習作。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觀看大型動物紀錄片《動物世界》,這部紀錄片對大自然中各類動植物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通過觀看這部紀錄片就可以了解到大自然各類動植物的長相特點、生長環(huán)境等等。因此,學生通過觀看《動物世界》這部紀錄片,不僅可以深入了解到各類動物,還能從中認識到正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理念,并且紀錄片中的專業(yè)解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讓學生學會怎樣運用語言來描述對事物的描寫,幫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更好的收獲,同時學生體會到通過閱讀可以帶給自己很多積極影響,進而增加對閱讀的熱愛,積極參與到閱讀當中。
三、指導學生正確閱讀
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正確的閱讀讀物之外,還應該指導學生如何正確閱讀,也就是讓學生掌握一定閱讀方法。閱讀方法會影響學生最終的閱讀效果,好的閱讀效果才是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做好閱讀方法教學工作,避免學生進行錯誤閱讀,讓學生可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更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其能夠逐步的深入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丁香結》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教學。《丁香結》這篇課文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沒有引經據典、故作深沉的來表達自己對于世事的看法,而是運用清新自然的語言對丁香進行描寫,自然的表達出自然灑脫的人生感悟。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會運用精讀法來深入的閱讀優(yōu)秀的讀物,感受作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運用精讀法閱讀,要求學生集中精力在閱讀內容當中,邊讀邊思考,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蛘呤牵呑x邊寫,將一些優(yōu)美的句詞記錄下來,長期的閱讀積累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學生在閱讀時只是快速瀏覽,而沒有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和學習,很難發(fā)揮出閱讀帶來的效果,所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四、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而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找到閱讀的樂趣,保持學生閱讀的熱度,利用學生的閱讀熱度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的動力,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開展相關的閱讀評比活動,讓學生各自介紹自己近期的閱讀內容以及相關收獲,最后來評選出“最佳閱讀者”,對其進行獎勵。定期開展閱讀評比活動,目的是為了能夠激勵學生,讓學生享受到認真閱讀的獎勵,增加學生的閱讀動力。同時還是為了督促學生進行定期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進行指導。雖然學生是進行課外閱讀的主體,但教師在其中起著引導者的作用,應該不斷帶領學生深入閱讀,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最后讓學生成為閱讀中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戴苑玉.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J].語文課內外.2019(22):72.
[2]周玉珍.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