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偉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籃球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是體育中考還是學生興趣和性格的養(yǎng)成,籃球教學都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籃球教學往往難以完全按照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地進行。在實際中需要“因地制宜”,要根據(jù)學生各自能力的差異和對籃球的熱愛程度來進行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對目標、內容、評價進行分層,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上課的熱情,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籃球教育;體育教學;
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進行差異化教學,這種教學策略就是分層教學。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優(yōu)化體育教學,提高教學過程中的質量以及效率。同時,初中學生心理以及身體素質差距較大,傳統(tǒng)教學難以完全發(fā)揮作用。在自主學習、身體體能、動作理解等等方面的差異下,學生籃球素養(yǎng)差異逐漸增大,部分學生可能會喪失學習籃球的興趣,甚至是喪失自信。而分層教學就完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在經(jīng)過仔細的考量后所做出的方案可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此提高籃球教學整體水平。
一、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分層,有效激發(fā)學生熱情
(一)改進傳統(tǒng)教學目標分層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設計方式中,雖然也含有一定的分層,但更多是基于教學目標,是為了達到系統(tǒng)性機械教學的目的而設置的。在實踐過程中會顯得表面化,產(chǎn)生難以“下放”的感覺,雖然看著嚴謹,卻不實用[1]。實際上在籃球教學中,應當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將學生的知識能力都考慮其中,從而對教學的目標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分層。
比如,在教學中男女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帶來的問題就不可避免,女生對于籃球的訓練大多處于初級階段,而且女生體能往往低于男生。這時,就不能讓男生和女生完成相同的訓練量??梢宰屌挠柧毩康陀谀猩稽c,同時動作標準要求可以先略高于男生一點,用高質量的動作來彌補訓練量帶來的進度減緩。這樣也會讓女生保持對于籃球的興趣,不至于過多的訓練引起厭煩心理
(二)利用目標分層和團隊意識充分營造學習氛圍
在進行目標分層時,可以將學生依據(jù)籃球能力劃分不同的組別,對于籃球素養(yǎng)高的可以教授較為高難度的團隊籃球動作,例如傳球,運球,投球分配給不同人員配合完成。以此營造集體的學習氛圍,用團隊練習的樂趣來吸引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自勉。這樣一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在濃厚的籃球學習氛圍中,學生就會主動提升自己的籃球技巧。
二、力求教學過程分層,活躍課堂氣氛
在以往的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按照三階段方法:即“理論基礎-親身示范-自主練習”的方式。具體來講,教師通常先講解理論知識,而后通過示范標準動作來使學生掌握要領,接著就是一遍一遍地練習。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在教學層面上對學生的技能掌握有幫助,但從長遠來看阻礙了學生籃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為在初中階段,學生之間的差異使用統(tǒng)一的教授方法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而且要是因為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會導致基礎薄弱的學生難以接受,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樣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雖然完成了體育鍛煉,但是籃球教學卻未達到預期的效果[2]。因此,要對學生的教學過程分層,通過難易程度區(qū)分教學。
例如,在教學“胸前傳球,接球”時,先細化學生動作,對學生的持球動作進行統(tǒng)一糾正,要細化到手,手指動作,兩臂彎曲程度,肘關節(jié)大概角度等等。通過明確的教學指導,在學生正確掌握持球動作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教學過程分層教學,對于掌握較快的學生,可以將傳球動作與跑動結合。如三個人隊,共三隊,第一隊的第一個人傳給第二隊隊尾,再通過傳球傳到第二隊隊首,隊首再傳到第三隊隊尾。以此進行循環(huán),在集體游戲中活躍教學氛圍,由于集體精神學生會主動提高自己的傳球準確率,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籃球素養(yǎng)也培養(yǎng)了學生籃球興趣。相較于原本教學方式,過程分層明顯地提高了效率,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三、積極教學評價分層,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
(一)改變唯分數(shù)論思想,以籃球素養(yǎng)為主要評判標準
在學習籃球時,許多學生甚至是教師都本著分數(shù)至上的思想,這樣并不是不好,但是過于強調分數(shù)的重要性會使學生忽視學習中的細節(jié)。例如,如果過于強調投籃分數(shù)的重要性,學生就會一味地投籃,忽視其他的技術細節(jié)。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籃球的學習,也會影響學生正確籃球觀的養(yǎng)成,學生會產(chǎn)生“籃球不就是投籃嗎?”這種不正確的籃球觀。淡化分數(shù)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減少學生壓力,從主觀上改變對籃球的態(tài)度。當然分數(shù)仍然是衡量教學的重要指標,只是應該淡化唯分數(shù)論,以籃球教學和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分數(shù)為主體。
(二)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差異化評價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進行了細致化,差異化的教學,但是不可忽略,學生本身的差異并不能完全被填平。所以在評價的時候也應該進行分層操作,這樣一來才能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當然,教師在制定差異化評價內容時要確保評價依據(jù)合理,內容正確,方式和結果人性化。在這樣的標準下評價,既可以尊重學生,也可以吸引學生完善自身籃球技能,這樣的評價策略才是合理的。
例如在學習籃球中的移動時,雖然是較為簡單的動作,但也是學生學習籃球的基本功之一。在學習這個動作時,教師可以給出不同動作的評價,有的學生整體動作稍有瑕疵,但其中的一兩個動作非常標準。根據(jù)分層評價就可以及時給學生提出合理建議。有的學生蹬地和邁腳動作僵硬不連貫,教師就可以分層讓他以較慢動作完成;有的學生因為腿部力量較為薄弱,滑步時身體上下起伏較大,這時教師也可以指導如何加強腿部力量。當然,也可以將動作分層賦分,對于部分動作標準的學生可以有效提高學習信心,從而減少“擺爛”心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完善的分層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成為籃球學習的主人。當然,分層教學對于教師提出了更大的考驗,教師應當主動提升教學水平,服務于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監(jiān)督的作用,發(fā)揮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目標、內容、評價進行分層的分層策略是完全可行的。依托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營造出良性、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和教學。
參考文獻
[1]周桂良.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識文庫,2019(24).
[2]田力娜.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