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亞麗
摘要:推進依法治校要理清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設的內涵,堅持以生為本,強化教育育人,維護教育秩序的公平、公正。將依法管理與道德教育、規(guī)范管理、自主管理綜合起來,實現(xiàn)“立德樹人”與“德法兼修”相結合,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走向深入。
關鍵詞:高校 學生管理 法治建設 創(chuàng)新體制
依法治校是打造法治化校園的基本任務。從《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實施以來,進一步強調了依法管理和規(guī)范管理的重要性,各院校要從學生管理、學校治理上,營造法治化氛圍,確保教育公平,提升學生管理價值取向。當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依法治校是推進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法治化的重要舉措。培育優(yōu)良學風、校風,促進高校學生工作管理到位、治理有方,法治化教育是確保大學生健康、全面成長的基本遵循。
一、明晰學生管理法治化建設的內涵
高校學生管理旨在從大學生入學至畢業(yè)階段,對大學生校內外學習和活動工作進行指導、管理的各項要求的總和。[ 1 ]具體而言,包括大學生學籍管理、獎懲管理、學生活動管理、行為管理、助學管理、就業(yè)管理等等。法治化建設,納入到高校學生管理中,將構建法治校園作為重要任務。一方面,高校要通過健全法律體系,細化學生管理章程和條款,對學生工作進行全面、規(guī)范管理,確保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高校要圍繞法治化要求,從嚴落實學生管理工作,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范來降低和減少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確保學生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同時,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設,要重視秉承正義,體現(xiàn)正義。從學生管理工作條款、要求、流程、措施的建設上,要確保合法性。如對于大學生救濟途徑的設定,要維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健全學生申訴制度、聽證制度。為了推進高校學生工作走向法治化道路,就其法治化內涵,可以包含四層意義。一是建立學生管理相關法律,滿足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需要,為依法治校創(chuàng)造條件;二是依法制定學生管理制度,落實學生管理相關規(guī)范,做到從嚴執(zhí)法;三是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規(guī)范,確保各項法治工作公平、正義;四是提升大學生法治意識,讓學生學法、知法、用法、守法。[ 1 ]
二、法治化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
1.立足政策推進學生管理法制化建設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要求,“規(guī)范管理行為,將管理與育人相結合”。[ 2 ]構建法治化校園,要從政策入手,完善學生管理法制化體系,將學生教育管理相關文件進行解讀,將之作為法制化建設的基礎。高校學生管理,要與教育協(xié)同起來,對學生政策而言,“管制”、“控制”都已過時,與當下高等教育改革不相適應。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學會放權,敢于放手,各高等院校要結合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制體系,推進學生管理法制建設。
2.依托法治社會從法制走向法治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從法制建設走向法治目標,要順應依法治國戰(zhàn)略需要,圍繞高校學生事務,探尋改善學生管理工作的價值訴求。法治化建設,要從靜態(tài)的法律體系入手,明晰高校學生管理的法律依據(jù)。法治化管理,強調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構成動態(tài)的法律治理環(huán)境,讓大學生知法、守法。因此,法治化管理,其落腳點是善治學生管理工作,將教育法治觀念與善治思維整合起來。
3.確立民主從學生管理走向學生治理
學生“管理”工作,要走向“治理”高度。對于治理,兩者意義迥異。管理是治理的一種手段,教育管理是教育治理的一種方式。管理的施動者是行政主導型,依托管理體制來落實管理目的。相反,對于治理,強調的是治理思維,兼顧各方的參與協(xié)作,共同施政,共同治理。[ 3 ]法治背景下的高校學生治理工作,要依托高校多方主體,通過平衡機制來激活多方的參與積極性,實現(xiàn)“管理權”的轉移和有效分配。民主作為法治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成為高校治理規(guī)范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在構建法治高校過程中,民主化建設是基本要義。立足學生管理工作,探索民主管理的路徑和措施,打破單一行政管理格局,實現(xiàn)向多元共同治理格局的轉變。
4.依托信息化實現(xiàn)線下向線上的延展
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建設,要重視信息化技術和手段的運用,特別是構建法治校園,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推進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公開,為善治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當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從線下拓展到線上,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利用信息化途徑,來完成對傳統(tǒng)學生管理工作機制的重構與再造。教育信息化及時為法治校園搭建了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信息化實現(xiàn)了政府、高校、社會之間的多向溝通。[ 2 ]推進教育政務公開,更有助于學生參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互聯(lián)網(wǎng)所搭建的信息化平臺,為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條件,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順應時代需要,積極整合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質量。
三、法治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機制
1.確立法治、民主、善治,推進學生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
法治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設,首先要構建校園法治環(huán)境。運用法治理念,對高校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其合理性、合法性、科學性進行判定,堅持法治價值導向。同時,學生是被管理者,從法治校園建設中,學生管理制度要落實“人本”理念,尊重學生,要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體現(xiàn)公平、正義。從當代法治教育來看,良法和善治是基本內涵。所謂良法,更加強調價值、功能層面的優(yōu)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有良法來參考,要將行政法規(guī)、教育法律與“人本”理念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管理效力。堅持“人本”、“正義”,才能打造良性的校園秩序。對學生管理工作,從教育學生到促進學生發(fā)展,從完善學生到構建有序校園。學生既是教育對象,又是管理對象,更是參與學生管理的多元主體之一。從制度建設上,推進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要將學生自治、共治、善治結合起來。通過自治,挖掘學生管理智慧,充分發(fā)揮民主管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獲得提升。通過共治,要將學生權益置于首要地位,要廣泛聽取學生、教師以及其他主體的想法、心聲,給予學生知情權、參與權,激發(fā)學生主人翁精神。通過善治,將自治與共治與教育育人綜合起來,體現(xiàn)人本理念。
2.確立教育、尊重、對話機制,推進管理方法的創(chuàng)新
學生管理法治機制的建設,要將服務學生作為基本前提。學生管理,要從教育入手,特別是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將教育與管理銜接起來,更好地服務學生。很多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將“預防”作為考量指標。事實上,學生管理工作,只有強化對學生的服務,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對自我的保護,在于促進自我健康成長,而非僅限于預防。因此,學生管理工作,要確立“服務”學生之重任。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要解決教育管理內容供給與學生需求的矛盾問題。一些院校管理者,將迎合學生需求作為管理目標,反而讓學生無視規(guī)則。管理者在落實法治理念過程中,要首先重視和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才能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拉近。[4]從學生管理中,單純地說教易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要尊重學生,理性的疏導,從滿足學生的訴求中來引領學生接受教育。當管理者與學生之間存在矛盾或分歧時,如何化解?圍繞學生管理工作,對矛盾的化解,需要搭建公平的對話機制。[ 3 ]對話,要建立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基礎上,對于任何一方,都要與其切身利益相關聯(lián)。遵循法治原則,善用學生管理藝術,從公平對話中真誠合作才能化解管理分歧。從法治框架下,管理者要尋求情、理、法的平衡點,立足管理者與學生實際,分析利害關系。讓管理充滿溫情,讓學生產生同理心、包容心。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善治實踐中,要贏得學生的內心認同。不能只講理、只講法,更要講感情、講藝術,讓學生從管理中由情入理,管理者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3.明確決策、監(jiān)督與評價,推進學生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
從學生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上,要了解學生的意愿,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決策中。完善決策機制,管理者要平等對待學生,保障學生應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的想法、意愿,匯集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管理決策水平。每一項學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建立在學生意愿基礎上,要尊重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要廣泛聽取學生民意,科學決策,確保制度民主、正義。對學生管理決策的落實,要完善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執(zhí)行,需要學生參與監(jiān)督。[4]過去,學生管理由學生行政管控,學生無法跟蹤、監(jiān)督,對學生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不公開、不透明,導致管理結果不公正。要確保學生管理制度陽光執(zhí)行,就要細化監(jiān)督任務,明確學生的監(jiān)督權,發(fā)揮學生的監(jiān)督作用。以接地氣、貼近學生的方式,支持、鼓勵學生參與監(jiān)督。完善評價機制,推進學生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建議引入第三方評價制度,由學生、社會利益相關者、第三方專業(yè)機構構成,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多元評價,維護法治校園建設。
四、結語
法治背景下為高等教育改革帶來了契機。結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制度、法律的完善中,要尊重學生的權利意識,強化學生法律認知,引領學生參與校園治理。通過知識講座、主題活動,營造法治校園環(huán)境,提高大學生法律知識儲備,將依法管理與人本管理統(tǒng)一起來,發(fā)揮育人合力。
【參?考?文?獻】
[1]馬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意義探析和對策建議[J].法制博覽,2021(07):181-182.
[2]周敏,郝翰.高校學生管理平衡化的行政法邏輯——兼對《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解讀[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41(12):79-82.
[3]徐迅,王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法治思維探析[J].通識教育研究,2020(00):167-173.
[4]施彥軍.依法治校視域下當代高校權力和學生權利的沖突與平衡問題探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20(02):54-59.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