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田
摘 要:群眾文化音樂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群體中的推廣,對于群眾團體之間凝聚力的增強、人民群眾情操的陶冶和人民群眾精神世界的豐富都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我國對于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力度還不夠,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工作沒有顯著成效。針對這一現狀,筆者通過分析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和難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力度;策略研究
現階段人民群眾對于自身文化素質修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需要做好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工作。為了保證群眾文化音樂推廣的力度和工作成效,需要解決在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走出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難、效果差的困境,使得人民群眾的音樂欣賞水平得到提高,精神世界得到豐富。
一、推廣群眾文化音樂的積極作用
(一)能夠增強群眾間的凝聚力
群眾文化音樂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音樂的重點在于“群眾”二字,說明在群眾文化音樂活動開展過程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拔覈娜罕娢幕魳坊顒娱_展一般圍繞‘政府部門組織和‘人民群眾組織兩種形式展開。不論是由哪個群體組織的團體文化音樂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都需要人民群眾團體的共同參與?!盵1]任何活動在組織過程中,都需要參與人員的積極配合,以及活動開始之前有效的計劃安排,目的是在群眾文化音樂開展過程中,防止準備不充分、群眾團體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等原因,導致活動的開展不順利、效果不好。群眾參與的活動由于人數較多,更容易產生溝通、協調方面的問題。因此,加大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相關活動,有效組織計劃,積極協調溝通,發(fā)揮群眾的集體力量,可以在活動過程中促使參與活動的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共同進步,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及凝聚力。
(二)能夠陶冶群眾情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加大群眾文化音樂在我國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中的推廣力度,增加了人民群眾接觸群眾文化音樂的可能性。這種滲透式的推廣,可以幫助人民群眾更好地認識群眾文化音樂,感受到群眾文化音樂帶來的精神世界的充實?!霸趨⑴c群眾文化音樂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群眾文化音樂的洗禮和熏陶,進入群眾文化音樂所要傳達的精神世界中,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盵2]接觸到群眾文化音樂的次數越多,人們對于音樂形式的了解越深,只有了解了音樂才能談鑒賞音樂。因此,隨著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工作的持續(xù)進行,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聽、去感受群眾文化音樂,從而從根本上提升群眾對于群眾文化音樂的鑒賞能力,使得人們在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感受到群眾文化音樂的熏陶,從而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三)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
群眾文化音樂在我國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之間的推廣,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群眾文化相關音樂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使得人們在高度緊張和快節(jié)奏的社會環(huán)境中,能有一個享受音樂、釋放壓力的機會,在高強度的社會工作生活中通過音樂來放松身心,陶冶性情。人們通過學習群眾文化音樂中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輕易放棄,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學習、工作、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促進其所處行業(yè)的發(fā)展。
二、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的困境和難題
(一)推廣方式單一
筆者從搜集到的關于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及發(fā)展研究的文獻資料中,發(fā)現推廣方式單一是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活動內容方面的單一,大部分的群眾文化音樂推廣活動都是通過讓人民群眾對群眾文化音樂進行欣賞,來達到推廣目的?;顒觾热荽笸‘悾藗円姂T了千篇一律的群眾音樂活動,就很容易失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二是活動形式的單一性,缺少能體現出現代社會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律的音樂活動形式,仍然在沿用傳統(tǒng)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方式。大量研究資料表明,不論是政府部門開展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還是人民群眾自發(fā)組織的活動,活動形式和內容都是讓人民群眾單方面欣賞群眾文化音樂作品,沒有將群眾文化音樂這一種類獨特的音樂形式與活動內容結合起來,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針對性。人民群眾在鑒賞群眾文化音樂時,缺乏系統(tǒng)性的音樂理論知識,對群眾文化音樂沒有深入理解,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使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活動開展較少,組織人員缺乏經驗
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和發(fā)展的工作效果不好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活動開展的次數較少。要想實現群眾文化音樂在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之間的推廣和普及,首先就要多舉辦活動,增加人們接觸到群眾文化音樂的機會。然而,現階段我國開展群眾文化音樂活動較少,并且活動質量不高。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數量少這一問題顯而易見,在活動質量方面的缺乏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負責組織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在組織活動的前期準備和活動進行過程中的溝通和協調上都沒有良好的表現,這一系列問題就會降低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質量。[3]二是由于地區(qū)經濟文化發(fā)展落后和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的限制,地方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都缺乏開展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缺乏代表性作品
群眾文化音樂的獨特性決定了這種類型的音樂大部分是由人民群眾所創(chuàng)作和推廣的。這雖然使得群眾文化音樂具有接地氣、貼合生活實際的優(yōu)點,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和發(fā)展。群眾文化音樂是由沒有什么音樂基礎的人民群眾所創(chuàng)作的,由于自身音樂素養(yǎng)不夠和專業(yè)水平較低等因素,創(chuàng)作出來的群眾文化音樂,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而很難得到大眾的熟知和認可。
三、促進群眾文化音樂推廣的具體策略措施
(一)與舞蹈、樂器融合推廣
為了解決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所面臨的活動形式較為單一的問題,就要對群眾文化音樂推廣的形式進行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采用更多樣的方式組織活動??梢詫⑷罕娢幕魳放c舞蹈、樂器等形式,融合創(chuàng)作成新的作品,從而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群眾文化音樂的多樣性和生動性。人民群眾由于各自的喜好不同,在欣賞群眾文化音樂時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現。對于很少聽音樂的人來說,僅欣賞群眾文化音樂并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對于這一類人,可以將群眾文化音樂融入舞蹈中,用舞蹈來表達其核心內涵和精神品質。同樣的,根據受眾的不同,也可以將群眾文化音樂融入樂器中,通過樂器的演奏來表達所要傳遞的積極性的內容。至于融入什么樣的樂器、舞蹈,就要根據推廣地區(qū)和受眾的不同進行區(qū)別選擇。我國的很多地區(qū)都有少數民族聚居,這些少數民族都有各自的音樂、舞蹈和樂器,在進行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地區(qū)的不同,選擇當地具有特色的音樂、舞蹈和樂器,進行結合再創(chuàng)作。這種結合不僅可以實現不同藝術之間的融合,還可以增強當地人民對于自身音樂、舞蹈、樂器文化的認同感,提升參與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新疆地區(qū)舉行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中,就可以根據新疆地區(qū)少數民族的行為習慣和音樂形式展開。新疆的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并且會演奏具有他們民族特色的獨特樂器——手鼓。因此在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開展群眾文化音樂推廣活動時,可以結合新疆少數民族的手鼓和各種舞蹈來進行。比如開展要表達活潑熱情的音樂主題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就可以結合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獨有的賽乃姆舞蹈,運用手鼓,進行演奏和表演。當地人民在這種具有本地方特色的藝術氛圍下,會有更高的認同感,更有參與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增加活動舉辦頻率,使群眾都有機會接受群眾文化音樂的熏陶
針對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舉辦次數較少的問題,可以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多舉行與群眾文化音樂相關的活動來解決。由于不同地區(qū)之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群眾文化音樂在很多落后、偏遠的農村地區(qū)很難得到推廣。因此就需要克服困難在農村地區(qū)多開展與群眾文化音樂相關的活動,使得農村地區(qū)的人民群眾也有機會接觸到群眾文化音樂。有關群眾文化音樂的活動數量增加,還不足以實現群眾文化音樂的全面推廣,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質量也至關重要。因此就要選用具有這方面工作經驗的人員來組織相關活動,做好活動前期的規(guī)劃和安排以及活動進行過程中的溝通協調工作,確保在農村地區(qū)舉行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能夠吸引到農村地區(qū)人民群眾的注意力和興趣,保證活動質量和活動效果。
例如,在偏遠、落后的農村地區(qū)進行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工作時,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和情況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和計劃,開展一系列符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文化發(fā)展需求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向當地政府部門申請農村地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項資金,用于活動開展過程中購買器材、布置場地等的花費。當地文化部門也要加大對于群眾文化音樂相關活動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當地人民進行群眾文化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推廣。
(三)鼓勵創(chuàng)作,增加有關群眾文化音樂的代表性作品
針對群眾文化音樂推廣過程中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這個問題,就需要鼓勵那些具有專業(yè)音樂知識和才華的個人以及團體,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加入群眾文化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出更加專業(yè)、受人民群眾喜愛的群眾文化音樂作品。除了鼓勵專業(yè)人員參與群眾文化音樂的創(chuàng)作之外,對于進行創(chuàng)作的群眾,相關文化部門也要支持他們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多給他們一些參與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培訓的機會,提升他們的音樂知識水平,使其能夠獨立創(chuàng)作出更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文化音樂作品。
例如,當地的文化部門可以在少年宮、文化館邀請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對本地的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者進行培訓,使他們學會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和創(chuàng)作技能,保證所創(chuàng)作出的群眾文化音樂作品具有當地文化特色和一定的專業(yè)性。通過舉行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比賽等方式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在音樂培訓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提升自身創(chuàng)作水平。除此之外,文化部門還可以邀請具備專業(yè)音樂素質和創(chuàng)作技能的個人、團體,為當地的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事業(yè)添磚加瓦。利用專項資金,提升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團體的福利待遇,保證當地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的作品質量。
(四)加大活動在不同的階層和群體中開展的力度
為了保證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工作在全國范圍內不同階層不同群體間的順利進行,就要加大群眾文化音樂活動在不同階層和群體中的開展力度,使得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活動中。這就需要根據社會階層和年齡階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推廣方式,開展具有特色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使得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人民群眾都可以接觸到群眾文化音樂活動,提升其在我國不同地區(qū)的覆蓋率。
例如,要想在學生群體中推廣群眾文化音樂,可以將群眾文化音樂作為一門地方興趣課程,融入學校的課程中。舉辦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音樂活動和比賽,讓學生了解群眾文化音樂的內涵,感受到音樂對精神世界的熏陶和對審美能力的提高,增加學生參與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對于步入社會的人們來說,要想在這些群體中推廣群眾文化音樂,可以通過宣傳群眾文化音樂對于減輕壓力、放松身心等方面的作用,令他們基于自身需求從而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群眾文化音樂活動中。
四、結 語
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和發(fā)展,對于我國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實現群眾文化音樂在我國的全面推廣和發(fā)展,就要根據推廣地區(qū)、受眾等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推廣方式和內容,增加人民群眾接觸到群眾文化音樂的機會,并鼓勵當地人民群眾積極學習有關音樂創(chuàng)作的知識,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及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音樂作品。
(甘肅省定西市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楊曉峰.群眾文化音樂的推廣與發(fā)展研究[J].食品工業(yè),2021,42(5).
[2] 邱岳英.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及發(fā)展[J].藝術大觀,2020(33):11-12.
[3] 程志武.關于群眾文化音樂推廣及發(fā)展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