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雯 劉聰 張藝
【關鍵詞】健脾清腸湯;老年;功能性便秘;療效;不良反應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內科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典型表現是排便時間長、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等,該病好發(fā)于60 歲以上的老年群體[1]。因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FC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還容易增加結腸疾病及肛周疾病等發(fā)病風險,因此需早期積極的進行治療,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降低疾病風險,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對FC西醫(yī)主要是應用口服或外用促胃腸動力藥、導瀉藥等藥物對癥處理,這些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的緩解患者便秘癥狀,但往往需要持續(xù)用藥或逐漸增加用藥劑量,易引起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且停藥后還有較高的復發(fā)率,治標不治本[2]。近年來,隨著中醫(yī)治療理念的推廣,中醫(yī)藥在各種消化系統疾病中均具備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就納入78例老年FC患者,觀察予以清腸湯的給藥方案治療價值,現就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惠州市惠城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在2019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收治的老年FC患者78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9 例。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西醫(yī)《功能性便秘診療指南》[3]診斷標準,主要表現如下。①排便費力;②排便為硬塊或者條狀,質地堅硬;③排便不盡感;④存在直腸阻塞感;⑤需用手輔助排便或者需用盆地支撐;⑥每周排便次數小于3次;(2)符合中醫(yī)《便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4]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分型為脾胃虛弱;主要癥狀為大便干結、排便費力、便次減少;次要癥狀為倦怠懶言、腰膝酸軟、心悸健忘、耳鳴耳聾、食欲不振、胸中隱痛,舌紅少苔或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弱;(3)年齡>60歲;(4)近2周均未應用其他影響排便藥物的患者;(5)本人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缺乏自主行為或者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過敏性體質或者嚴重出血性疾病者;(3)入院前1個月使用胃動力藥物治療者;(4)之前存在嚴重腹部創(chuàng)傷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規(guī)格5 mg×20 s),每次5 mg,3 次/d,持續(xù)治療2 周。
觀察組則給予患者服用健脾清腸湯治療,組方如下:生白術30~50 g,麥冬30 g,生地黃18 g,炒枳實30 g,北柴胡30 g,玄參18 g,厚樸30 g,熟大黃6 g。隨證加減用藥,大便明顯偏干者,玄參、麥冬、生地黃可用至30 g;陽虛者加附子5~8 g、肉蓯蓉10~15 g;睡眠欠佳者加柏子仁10 g;血虛者加當歸10 g、火麻仁10~20 g。以上諸藥加900 mL水煎至300 mL,每次150 mL,分早晚兩次溫服,1劑/d。持續(xù)治療2周,以不腹痛腹瀉為度。
治療期間同時給予兩組患者健康指導,主要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指導患者在平常的飲食中需多進食蔬菜水果等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日常飲水量應大于1500 mL,禁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并且適當進行運動鍛煉,促進腸蠕動,避免久坐,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告知患者注意力轉移方式,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擬定療效,主要是在經2周的治療后對大便性狀、排便時間、排便次數、排便費力、排便不盡及腹脹癥狀評分,均采取0~3分的4級評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排便情況越差。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痊愈為排便次數與大便性狀均正常,療效指數≥95%;好轉為排便癥狀明顯改善,療效指數50%~94%;無效為排便癥狀未見改善或加重,療效指數<50%。(2)治療前后均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液4 mL,將標本置于裝有抗凝劑的試管中且離心分離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其中應用化學發(fā)光比色法檢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應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P物質(Substance P,SP)水平;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3)進行治療安全性的評價,具體對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統計例數及占比。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使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χ 2 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齡61~85(72.25±2.13)歲,病程6 個月~8 年(4.21±1.03)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2 例、女17 例,年齡62~84(71.96±2.15)歲,病程7個月~8 年(4.18±1.0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癥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癥狀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NO、SP、5-HT水平比較
治療前,各血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O、S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5-HT水平較治療前提高,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1 例腹瀉、2 例惡心嘔吐,總發(fā)生率7.69%(3/39),對照組治療期間發(fā)生2 例腹瀉、2 例惡心嘔吐,總發(fā)生率10.26%(4/39),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 2=0.157,P=0.692),不良反應均較輕,患者均可自行緩解。
3 討論
相關數據表明[6],現階段我國便秘的發(fā)病率為8.2%,老年群體發(fā)病率更是達到18.1%,這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老年FC常使用莫沙必利治療,該藥物屬于一種5-HT受體激動劑,可以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促進胃腸道蠕動并且改善消化不良癥狀,莫沙必利也是常用的一種胃腸動力藥物,可顯著改善因消化不良及胃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同時莫沙必利也不會影響胃酸分泌,因此對因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燒心及反酸疾病并無很大作用。但是單純使用西藥治療不良反應多,停藥也容易復發(fā),影響患者的預后。
中醫(yī)對便秘的研究有較長時間,認為老年人便秘主要因飲食不節(jié)或者勞倦失宜,體衰多病使脾失健運、氣血生化失源等,大腸無津液以潤繼發(fā)便秘。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機體進入衰老階段,腎陰虧虛而發(fā)便秘[7]。對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療主張采用健脾益氣及養(yǎng)血通便之法,綜觀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乃各臟腑組織之綜合作用,其中腎與脾之功能十分重要,大腸中糟粕運行排泄、腸道自然下行之氣機正常與否,又主要在于脾之健運與否。若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則可維持正常之排泄,反之則有便秘等頑癥。凡老年功能性便秘者多有數年至數十年病史,必曾多服用清熱瀉下或潤下滑利之劑,甚或灌腸治療,脾胃正氣必然受損。脾虛則多濕氣盛而津液虧,兩相矛盾之病理同時并存皆因脾虛不能旋化。方中主藥白術乃補脾之正藥,且需生用取其燥濕補脾之功用,除卻濕邪,脾之正氣漸生,而腸道之津液亦漸生,脾氣健則能升清氣而降濁氣,便秘之根本問題始能得以解決。本方中白術需大劑量使用,方有宣通功力,若少用常反致腹脹壅滯。麥冬、生地、玄參為增液湯之義,玄參可養(yǎng)陰增液,軟堅潤下,瀉火散結;麥冬甘寒質潤,擅長滋益胃腸陰液,生地養(yǎng)陰潤燥,清熱涼血,三藥合用,滋補陰液,潤滑腸道,促使糟粕下行;柴胡味苦平,《神農本草經》謂其推陳致新,大量單味柴胡即有通便作用,用量需30 g以上,此系柴胡升清自然降濁之藥理,順暢腸道條達之;厚樸行氣散滿,炒枳實辛行苦降,善于破氣除痞,消積導滯,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作用;方中使用熟大黃,僅借其推陳致新之力,不在其推蕩瀉下之力,固不可缺,量也不宜大,以不腹痛腹瀉為宜;諸藥聯用共奏健脾行氣、養(yǎng)陰通便的功效。此外,現代藥理學研究[8-9],也表明白術可調節(jié)胃腸運動,促進空腸平滑肌收縮運動,且對盲腸自律性收縮有抑制作用;枳實既能興奮胃腸道平滑肌還可降低胃腸道平滑肌張力;厚樸所含揮發(fā)油可刺激嗅覺及味覺感覺器,并且還能刺激局部黏膜,這樣可以反射性的增加消化腺的分泌;地黃具有鎮(zhèn)靜、抗菌、抗炎、止血以及降血壓的功效,并且還可有效抑制鈉泵及利尿,降低機體耗氧量及增強免疫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抑制心臟以及抗皮膚真菌;大黃的藥理作用較多,主要是可瀉下、抗菌、止血及利膽等,并且可促進排泄,延緩腎衰竭。本研究中,治療效果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在各中醫(yī)癥候積分上,兩組均較治療前改善,而其中觀察組的改善幅度遠比對照組顯著,表明應用中醫(yī)藥治療老年FC的效果滿意。
老年FC患者,胃腸激素分泌上異常是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其中NO屬于腸道消化系統中主要抑制神經遞質,具備強烈抑制消化動力的作用[10]。SP可由腸道細胞所分泌,主要的作用在于刺激腸神經,收縮腸道縱行肌以及環(huán)形肌。5-HT在大腦皮層以及神經突觸部位的含量非常高,主要是屬于一種一致性神經遞質[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NO水平明顯降低,SP、5-HT水平明顯增高,而觀察組在指標變化幅度上明顯比對照組顯著,這表明中藥健脾清腸湯輔助治療疾病的效果滿意,可顯著改善胃腸激素水平。柴胡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皂苷、皂苷元A及揮發(fā)油,可作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抑制體溫調定點上移及使體溫降低,主要功效是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促進機體免疫功能[12]。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這也提示純中藥治療的安全性高,分析原因主要是中藥的藥效緩和,在藥物經口服方法給藥后能夠緩慢作用,這樣不會引起明顯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比西藥治療方式更容易使患者耐受。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FC,予以健脾清腸湯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促進胃功能的改善,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可靠并且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