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根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課堂教育評價以學生、教師和教材為主。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課堂教育評價體系,采用多種評價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語文是一門重要學科,是未來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基礎。做好語文閱讀課堂教育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能很好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語文閱讀課堂教與學評價機制的建立,有助于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機制
前言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評價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的一種手段。評價在我們的課堂中始終存在,始終伴隨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成長。但目前評價的作用很多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忽視了評價在引導、促進和監(jiān)督學生日常學習中的作用。以往教師的評價很隨意,甚至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情緒來評價,忽視了評價的正負效應。針對課堂評價的不同理解與誤用,筆者以科學評價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希望能給廣大同行教師一些借鑒,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預習效果評價,建立學生信心
通過調查發(fā)現,不少教師對學生的備課工作重視程度較低,無論是語文或其他學科都是。這樣,預習的重要作用就不會有實際效果。尤其對于一些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在了解到老師不會檢查預習作業(yè)時,他們對預習作業(yè)的態(tài)度十分敷衍了事,使得預習作業(yè)顯得很混亂,影響了學習效果。筆者認為,老師布置給學生的每個作業(yè)都是一項任務或契約。假如老師不尊重契約精神,沒有認真對待和仔細檢查,那么久而久之學生也就不尊重這個作業(yè),對預習的作業(yè)糊弄過去。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閱讀課前對學生預習作業(yè)的完成度、作業(yè)中發(fā)現的問題、歸納知識點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評價。
舉例來說,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篇閱讀文章之前,為學生布置相關預習任務,找出課文中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以及我們的生活中大自然里還有什么聲音。在學生預習之后,教師應針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評價,比如:“你的預習非常全面,并且基本上包含了我們在本課程中要討論的所有知識。課上要仔細聽講,注意重點。老師認為你的付出會有收獲。”另一個例子,“太棒了!你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很值得討論,希望上課的時候能與同學分享,大家一起學習和探討可以嗎?”這樣的評語實際上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的信息,比如謹慎、認真、靈活的思維等,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自信,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實時性評價,開拓學生思維
身為老師,不管是回答學生的問題還是問學生的問題,都要積極地提供相應的反饋或評價,讓學生能得到正確、及時的回應,避免挫傷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問題的熱情。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能回答或回答錯誤老師提出的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時。
老師不能簡單地將學生的錯誤答案標記為“錯誤”。要先肯定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然后在評價中給學生提供建議和指導,鼓勵學生,讓學生有勇氣繼續(xù)前進,即使犯錯誤,也不會一蹶不振。對學生的正確答案,教師同樣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如從學生的思維方式、組織語言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學生也是極大的鼓勵,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課后延伸性評價,助力創(chuàng)新性閱讀
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既關注了課堂上的過程性評價,也重視了結果性評價。學生已掌握了閱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學會了閱讀的方法,在功課上、檢測上體現了閱讀的理解能力。我校常開展優(yōu)秀作品展覽、手抄報、征文、評選“閱讀之星”等活動。這也是足足是不夠的,我們更重視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還要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閱讀,將課堂與實際、課文與生活聯系起來,真正實現“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學會生活”這一大的語文學習觀。教師組織線上線下課外閱讀活動,不妨利用網絡優(yōu)勢,讓評價結果互動化。我們充分發(fā)揮學生成長檔案袋和班級閱讀群的作用,將閱讀內容和評價結果及時呈現給學生和家長,進行網上交流溝通。這樣學生的閱讀之路才會越走越長。
四、積極評價,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教師在觀察學生的學習成績時,往往會使用兩個評價詞,即優(yōu)和劣。而這些學生由于自信心相對較低,更加需要老師肯定積極的評價。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能發(fā)現學生的長處,而不能把他們分成兩部分,應該用科學與發(fā)展的眼光去審視和評價這些學生,發(fā)掘學生獨特的興趣和潛能。所以,每次閱讀課堂教學及課堂檢測時,語文教師都要針對學生自身的綜合水平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而且為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例如:“本節(jié)閱讀課的知識點掌握得非常好,老師希望之后的閱讀課同樣能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師隨時都在喲?!奔茸寣W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更要讓他們發(fā)現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從而在學習中逐漸樹立起信心,逐步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在教師的評價中,讓成績差的學生也能聽到老師對自己的正面和積極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真誠的情感藝術評價,循序漸進
閱讀教學評價時教師要注意語調、表情、語言的協(xié)調配合,做到真情實感。讓學生從細節(jié)中感受到老師的評價是真摯的,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化評價。老師必須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有意識地積累一定的評價語言,并結合自己的語言習慣和學習狀況,不斷加工和創(chuàng)造出一種充滿個性和即時評價的語言。同時這也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語言藝術和教學精神。在語文閱讀課堂上,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師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并決定先從樹立其學習信心開始。在課堂上,不能指望一兩天學生就能主動舉手質疑和回答問題等,要循序漸進。用富有情感的積極正面的評價充分鼓勵學生在閱讀課堂互動,并在課后主動為其進行答疑解惑,讓他們克服恐懼心理,表現好的話,要及時表揚、鼓勵,表現不好的時候,也不要批評他,耐心地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
結語:
教有法,非定法,評價亦如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并進行反思,才能更好地運用科學的評價模式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老師要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少一點批評和說教。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自主探索,使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在閱讀教學中完善評價機制,在實現學習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布日曼.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9(11).
[2]龐麗麗.“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7(3):100-102.
[3]張文強.建立教師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fā)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6(10):37-39.
[4]張向眾.學生本位課堂教學及真實性評價理念[J].現代教育論叢,2015(1):69-71,83.
[5]龍寶新,陳曉端.有效教學的概念重構和理論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5,4(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