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力爾
摘要: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最基礎的學習形式,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重視課堂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新課標所提倡的教育思想。隨著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廣大小學老師要緊跟新課改的步伐,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的教學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原則進和影響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因素進行分析,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習興趣;有效性
前言
小學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它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文章對影響小學體育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論述,并就提高了體育教育有效性的一些重要措施進行了論述。本文旨在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的研究,以期為以后的高效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一、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在小學階段,老師只有設置比較精確的學習目的,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動里就會被調動起來,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為此,要使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必須遵循目標性的基本原則,以清晰的目標作為指導,并將其貫徹于整個教育過程,使學生朝向一個目標努力,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差異性原則
學生的個性特點比較突出,因此,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要主動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實施與學生自身的基本特征相適應的教育活動,以獲得針對性的教育效果。從目前的教育理念來看,分層教學與分層作業(y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評價學生成績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差異性是一種老師的基本準則,只有堅持這種基本原則,老師在進行相關的教育實踐時,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三)共贏性原則
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必須注重達到共贏的目的,確保學生能學以致用,并能使學生獲得成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并對其進行正面的評價。從而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應該與老師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
二、影響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性因素分析
(一)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
在體育教學中,老師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學生被動的學習鍛煉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應加強對學生運動的指導和激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加體育課的興趣。而體育老師的教學藝術、教學能力以及對課堂的掌控能力也將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熱愛和崇拜。這樣,在老師的指導下,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的教學活動,就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加到體育教學中來。
(二)學生主體性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水平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質量,學生要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當中去,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教導,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越強,他們的學習效果就會越好。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體育技能,增強自己的運動意識,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三)體育教學的內容相對單一
目前,我國一些小學體育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即:體育老師沒有按照新課標進行教學,而是采用傳統(tǒng)的、單調的、落后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此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采用了自由活動的教學方式,這與小學的體育教育目標是不一致的。長期如此,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整體發(fā)展。
(四)體育器材不足
目前一些小學普遍存在著體育器材缺乏的問題,有些學校雖然擁有體育器材,但由于擔心發(fā)生安全隱患而將其儲存起來,由于缺乏或未被使用,導致教學無法進行,體育教育的資源與其充分的利用也不匹配。
三、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
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經過一系列的課程教學后,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理解體育教學的本質目標,在進行鍛煉的過程中,獲得全方位、良性的發(fā)展。在講課前,老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充分認識和掌握學生的興趣,并針對他們的興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教學中,要注重全體學生的培養(yǎng),而不應僅僅局限于個別的學生,要充分尊重不學生生的差異性,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使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可以從中獲益。
(二)合理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巧用體育游戲
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要堅持創(chuàng)新,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多做一些改革,而不是一成不變。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課堂里,讓他們更有學習動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同時,老師還要經常針對不同的體育場所和體育設備進行教學設計。孩子們都是愛玩的,有些課程是很無聊的,老師可以將這些內容變成一個有趣的游戲,讓他們在玩的時候,也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三)運用動作模仿創(chuàng)設情景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把體育的動作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能夠自主地進行思考,例如,讓學生在學習新的廣播體操中,僅靠語言來說明如何完成體育動作,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親自講解,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讓學生們去模仿。小學生有很好的模仿力,通過模仿練習掌握動作要領,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但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只會簡單地進行講授,學生很可能會跑掉。在學廣播體操的過程中,老師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廣播體操的視頻呈現出來,讓學生們隨著視頻的進行練習,并對學生動作進行標準化的、準確的指導,既不會讓學生覺得無聊,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四)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體育精神
小學生年紀還小,有些行為習慣還需要老師的指導,還有很多以自己為中心,不會配合的學生。作為體育活動的主體,老師要在活動中指導學生,使他們能夠共同合作,體會小組合作帶來的樂趣。在開展體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小組合作的樂趣。通過參加體育活動,使學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從而促進雙方的全面發(fā)展。
(五)抓好課堂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在教學的時候,要以課本為基礎,對課本進行深入的學習,把所學的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們在課堂里保持良好的秩序,要有團隊的榮譽感,確?;顒拥陌踩?。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的習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激勵他們,把握他們的心理特征和身體特征,采取適當的教學措施和方法,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從而為他們的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這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老師要堅持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注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從實踐中去,一切圍繞課堂。只有如此,才能切實地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有效地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1]郭晶.淺談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