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會選擇用觀念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作品意圖,觀念藝術出現和發(fā)展給藝術界帶來了新的空間表現,作為一種藝術新生力量應運而生,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闡述觀念藝術的表達,對于我國現今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觀念藝術;當代藝術;藝術發(fā)展;作用
一、觀念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觀念藝術作為一種逐漸興起的藝術潮流,西方不同的國家相應地出現了不同觀念的藝術表達。早在1917年達達主義先鋒藝術家馬塞爾· 杜尚創(chuàng)作出的重要作品《泉》被譽為是觀念藝術發(fā)展的最前端。后來有許多觀念藝術的藝術家們進行了許多的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交流、學術交流,一起探討這種觀念藝術下作品背后隱藏的真正藝術價值。經實踐證明,他們認為藝術作品存在的實質重點是想傳達秀某一種觀念。前期有大量的前衛(wèi)藝術家都參與藝術實踐中,直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已經穩(wěn)固形成了一種定義——觀念的表達才是藝術作品呈現出的真正本質,標志著觀念藝術開始在藝術界正式誕生。
觀念藝術作為一種新思潮的審美呈現方式流行開來,更多的是通過作品作為創(chuàng)作的藝術主體,體現出藝術家對社會人文情懷的表達。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采用的媒介也越來越廣泛,創(chuàng)作的維度也較廣泛,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采用的媒介更多想表達出觀念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因此,觀念藝術無論是在表達上還是在思想創(chuàng)作上都體現出一種十分顯著的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
二、觀念藝術對于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性
觀念藝術對于思維的活躍性要求極高,同時它也是對與藝術思維功能的重建再現。觀念藝術自發(fā)展以來它就從傳統(tǒng)上的局限中解放出來,它更多強調的書與觀眾的互動、觀眾的參與,突破了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限,從而拓寬了觀念藝術呈現的空間表達?,F如今有許多的觀念藝術家認為藝術作品觀念的呈現只有與與觀者產生共鳴,觀眾參與后形成的觀念才是完整的觀念,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創(chuàng)作者為自己的作品和觀眾搭起藝術欣賞產生共鳴的橋梁。
觀念藝術已經成為我國當代藝術家與國際藝術轉換的重要因素。由于觀念藝術通過多種媒介和手法表達藝術理念和思維模式,這樣的表達也恰恰符合國際藝術的欣賞力,因此觀念藝術日益成為我們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藝術友好溝通的渠道,同時為學習藝術搭建起敦實的橋梁。
三、觀念藝術的表達方式
觀念藝術的表達方式有多種,主要有三種:挪用方式、置換方式、轉化再造。
首先,挪用方式一般指的是“現成品”的挪用,那么“現成品”多數指的是我們生活中的生活用品、工業(yè)用品等,主要是一些帶有生活氣息的實用品。如:杜尚《泉》。藝術家將這些“現成品”作為自己藝術創(chuàng)作原材料,通過對這些物品進行直接呈現或者將其打碎、拼湊、重組等各種方式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加工處理,再加上藝術家個人的意念表達的觀念、思想、情感,于是,這些物品不再是單純的日常生活用品,它們隨著藝術家注入的新的觀念轉換了思維模式賦予作品新的意義,成為了一種具有審美性的現成品藝術。其次,置換方式主要說的是篡改置換,通過剪貼、涂抹、組合等不同手段對藝術家選取的材料上進行新的改變和調換,通過新的形式和手段既保留原材料的某些特征的基礎上又與原材料保持一定的差異性,形成新的藝術作品。最后,轉化再造的方式是指將已經掌握好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藝術資源在融入藝術家新的創(chuàng)作之中,要求藝術家需要有藝術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能照抄照搬原材料。通過藝術創(chuàng)新將藝術家自己選用的某些材料轉化形式語言和表現方式,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如:徐冰《天書》等。
四、中國藝術下觀念藝術如何創(chuàng)作
在中國當代觀念藝術的表達上,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許多藝術創(chuàng)作的方式在實質上缺少原創(chuàng)性,缺少真正能夠表達中國化藝術的表現方式。這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重要問題。觀念藝術家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能夠快速找到一種能夠傳達藝術觀念新的表現形式,這是生活在中國所有藝術家在面臨多元化的趨勢下必須要面對的現實。隨著現在藝術發(fā)展前進的腳步來看,重要的不是創(chuàng)造什么方式,而是看藝術家能夠選擇什么樣的資源材料、用什么樣的藝術策略打造自己的藝術特色。
參考文獻:
[1]張曉凌.觀念藝術——解構與重建的詩學.吉林美術出版社
[2]顧丞峰.觀念藝術的中國方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版
[3]田野.淺談當代觀念藝術的表達.工業(yè)設計2012
作者簡介:劉鑫,山東青州人,魯迅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為超越當代繪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