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升
摘要: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主要有四種方法:一、抓住帶有感情傾向的句子、詞語;二、分析畫面?zhèn)鬟_的感情;三、感受帶有感情傾向的對比描寫;四、分析事物的特點與寄托的感情的相同點或相似點。
關(guān)鍵詞:詞;句;畫面;對比;相同點
語文即生活。語文就是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我們常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語文要素很多,如“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結(jié)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根據(jù)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筆者現(xiàn)將針對如何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談?wù)劷虒W(xué)中的一些感受。
一、抓住帶有感情傾向的句子、詞語
如《白鷺》一文,作者在開篇用“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總領(lǐng)全文?!熬伞币辉~概括寫出了白鷺的美?!吧氐呐浜希矶蔚拇笮?,一切都很適宜”,其中“配合”“大小”“適宜”三個詞應(yīng)重讀,這一句總寫白鷺的外形美,領(lǐng)起下面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這個發(fā)自內(nèi)心的抒情句,點明了文章的主題,應(yīng)重讀“實在是”“韻在骨子里”,感受到作者對白鷺的深深喜愛贊美之情。筆者讀到“韻在骨子里”這幾個字會特別夸張,把頭都拗過去,拗過去,聲音也特別大。“骨子里”三個字更著重更緩慢,學(xué)生也都興奮起來,感受到筆者及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再如《落花生》一文,作者在第12自然段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边@句話應(yīng)讀得緩慢深沉,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特別是“不好看”“很有用”,更應(yīng)讀得緩慢而深沉,讓人感到父親借花生教育“我們”做一個怎樣的人的深意。第13自然段是全文中心句?!拔艺f:‘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告訴我們要做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有貢獻的人。
還有《桂花雨》一文,第5自然段最后三句。“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抱”“搖”“喊”這三個動詞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我”搖桂花的興奮、喜悅。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筆者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一個鏡頭,一部武俠片《天下第一》中有一處,一個美麗女子被殺緩慢倒地,桃花紛紛落下的場景,太悲壯了,大凄美了,太震撼了。筆者示范著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筆者伸出雙手,閉上眼睛,鼻翼還抽動了一下,分外興奮,分外陶醉,學(xué)生也紛紛跟著讀,也被吸引了,學(xué)生也感到興奮和陶醉了。我們都感受到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
再如《珍珠鳥》一文,“真好!”寥寥二字獨立成句,生動地傳達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在學(xué)習(xí)課文時反復(fù)抓住這一關(guān)鍵句,通過一次次朗讀來體會作者對小鳥真誠、細膩的關(guān)愛?!凹t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薄八梅?,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边@兩個比喻句,寫出了珍珠鳥可愛的樣子,流露出“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這幾句讓我們感到小珍珠鳥睡熟后憨態(tài)可掬、可愛的樣子。最后一句“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是全文中心句,點明主旨,作者用真情打動了珍珠鳥,與其建立了真摯的友誼,營造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啟發(fā)我們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應(yīng)彼此信賴。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數(shù)”字改為“一”字,鄭谷成了齊己的一字師,傳為佳話:“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推敲的典故也耐人尋味;“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字用得生動傳神,成為美談。抓住帶有感情傾向的句子、詞語,是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分析畫面?zhèn)鬟_的感情
筆者仍用《白鷺》為例?!霸谇逅锢铮瑫r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shè)計的鏡匣。”這是白鷺垂釣圖,讓我們想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還讓我們想起了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卑樶烎~的情形好像是一位垂釣高手在釣魚,而垂釣者在水邊釣魚的情形,就像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而那悠閑的垂釣者——白鷺,無疑就是這幅風(fēng)景畫的主角。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白鷺與水動靜相宜的搭配,如詩如畫,給人以清新自然、和詣安寧的美感?!扒缣斓那宄浚棵靠匆娝陋毜卣玖⒂谛涞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這是白鷺望哨圖。這里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白鷺人的情態(tài)與性格,給人一種清新、高潔之感,生動地展現(xiàn)了白鷺悠然自得氣度非凡。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這是白鷺低飛圖。一個同學(xué)說:“夕陌西下,青山綠水間,一兩只白鷺悠然飛過,時而掠過頭頂,時而滑過水面,令人倍感心曠神怡。這種境界,就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人間仙境。”一個同學(xué)說:“白鷺低飛這幅清純美麗的畫面,把人們所向往的安定、純潔、恬靜的境界形象地展示出來了。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是一種享受,因此作者說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币粋€同學(xué)說:“白鷺的外形美如詩的結(jié)構(gòu)一樣精巧,白鷺的動態(tài)美如詩的意境一樣韻味無窮。”筆者說:“白鷺外在表現(xiàn)出來的詩意,是因為它骨子里有詩的意韻。內(nèi)在有詩的神韻,外在才能表現(xiàn)出詩的韻味,白鷺是從內(nèi)到外的散文詩?!?/p>
再如《珍珠鳥》,課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教師播放配樂朗誦,學(xué)生邊聽配樂邊想象小珍珠鳥趴在作者的肩頭睡著的情景。
師:請同學(xué)們談?wù)務(wù)渲轼B對“我”如此信賴緣于什么?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生:緣于“我”對珍珠鳥的愛和細心呵護。
生:緣于“我”不去傷害它,不去探知它,給它足夠的溫暖和安定。它從好奇地探出頭,到對“我”不斷試探和接近,感覺沒有了危險,逐漸產(chǎn)生了信賴。
師: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放飛可愛的珍珠鳥嗎?
生:不會,它沒有生存的能力……
師:如果你是珍珠鳥,你愿意待在作者家中嗎?
生:我愿意。因為主人是一個對我關(guān)懷備至、值得我信賴的人。
生:不愿意。因為我想自力更生,把這種美好的信賴建立于生活中的互助,而不是單方面的照顧。
師總結(jié):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中目睹了一幅人鳥相依的畫卷。這是信賴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境界。其次,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中,有唐代王維寫的《山居秋暝》?!翱丈叫掠旰螅鞖馔韥砬?。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痹娭杏挟?,畫中有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歸隱生活的眷戀之情。畫面是作者情感流露的又一密碼。分析畫面是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又一個主要方法。
三、感受帶有感情傾向的對比描寫
筆者仍以《白鷺》為例。“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這是用白鶴、朱鷺和蒼鷺與白鷺作對比,突出白鷺平凡、質(zhì)樸、玲瓏、精巧的特點,表達了對白鷺喜愛贊美之情。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边@段也用了對比,描寫了白鷺顏色搭配和諧,身形大小適合,表現(xiàn)了白鷺精巧如詩的外形特點。后四句句式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讀出對白鷺外形的欣賞、贊美之情。這四句化用了《登徒子好色賦》?!疤煜轮讶四舫?,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弊髡甙寻槺茸靼滓孪膳矏?、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落花生》一文,第十自然段中,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边@段話運用了對比,父親將花生和三種果實相比,通過比較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美,卻具有內(nèi)在的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磅r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寫出了花生即使成熟也無聲無息,不急于炫耀、表露的可貴品格。
又好《桂花雨》中第2自然段。“小時候,我無論對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賞。父親總是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梅花,那是木蘭花……但我除了記些名字外,并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tài)。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大迷人了。”這里通過“我”對不同花的情感、態(tài)度的對比,表達了桂花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
“桂花成熟時,就應(yīng)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果讓它開過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fēng)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蓖ㄟ^對比,成熟時搖落的桂花比開過后自然凋落或被風(fēng)吹落的桂花更加完整、新鮮、芬芳。
“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卑押贾莸墓鸹ㄅc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進行對比,從中可以看出母親雖然離開了家鄉(xiāng),卻沒有忘記親情與鄉(xiāng)情。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對比讓人印象鮮明深刻,對比讓人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帶有感情傾向的對比描寫,是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另一個主要方法。
四、分析事物的特點與寄托的感情之間的相同點或相似點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日積月累是唐代虞世南寫的《蟬》?!按箍|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垂縷:蟬的觸須。流響:指蟬連續(xù)不斷的鳴叫聲。居高:語意雙關(guān),指棲息在高處,暗指品行高潔。這首詩表面上是在寫蟬的外形、習(xí)性、聲音,實際上是暗喻詩人高潔的志向。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渲染自能聲名遠播。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中有清代鄭爕寫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痹娙私柚褡釉谄D難、惡劣的境遇中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抒發(fā)了自己對與黑暗、污穢社會的不妥協(xié)的斗爭意志和高尚節(jié)操。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中有明代于謙寫的《石灰吟》?!扒уN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焙髢删湟徽Z雙關(guān),作者借石灰不顧一切只求清白的特點來表明自己的志向,要不惜一切代價,不畏艱難險阻,保持高尚清白的品格和追求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為國為民的理想。
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中有元代王冕寫的《墨梅》?!拔壹蚁闯幊仡^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北砻嫔鲜窃伳?,實際是寄托了詩人自己的情懷。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是現(xiàn)代散文家許地山寫的《落花生》。這篇敘事散文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通過寫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時談?wù)摶ㄉ暮锰?,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上述詩文都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分析事物的特點與寄托的感情之間相同點或相似點,也是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又一個主要方法。
如何有效落實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上四種方法:一、抓住帶有感情傾向的句子、詞語;二、分析畫面?zhèn)鬟_的感情;三、感受帶有感情傾向的對比描寫;四、分析事物的特點與寄托的感情之間的相同點或相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