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芳
文章基于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策略研究,以探究統(tǒng)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寫話資源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語言發(fā)展為宗旨,在重新審視教學現(xiàn)狀,反思教學行為的基礎上,厘清思路、科學借鑒、實踐比較、注重創(chuàng)新,形成適應低年級寫話教學實際,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的一套相對較為系統(tǒng)的寫話教學策略體系。
一、兒童寫話的心理過程
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對較少,在他們眼中,很多事物都是新鮮而又神奇的,這就使低年級的學生具有極強的探索意識。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兒童的好奇心來激發(fā)寫話興趣,使寫話成為學生的主觀需求。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改下,低段寫話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真情流露和價值觀有重要作用,科學合理地布置低段寫話作業(y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
低段寫話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可以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對小學生來說,伴隨著知識的積累,教師也應根據(jù)學生所處的教育階段不同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然而,低年級學生生活經歷的不足,詞語的匱乏,也導致學生對寫話素材的把握嚴重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力用力”。要積極利用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展開深入細致的觀察。特別是開展寫話訓練時,更要懂得圍繞寫話研究對象展開細致徹底的觀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寫話內容,能在寫話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表達,讓寫話內容更加符合真實情況,更能表達真情實感。
二、有關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和建議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統(tǒng)編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教學。統(tǒng)編教材把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shù)膶W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在各個單元中展開。傳統(tǒng)的低段寫話教學中,題目限定了學生思維的范圍,題目數(shù)量單一,枯燥乏味,既缺少小學生對低段寫話的熱情,又禁錮了學生的想象,使其思維只能在教師規(guī)定的命題中活動,沒有自由思維的空間,影響小學語文教育實效性。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在教育中應該將低段寫話也作為教學的中心,根據(jù)低段寫話的特點,實施精準化教學,構建對應的低段寫話課堂,對學生進行訓練量,給學生足夠的低段寫話空間,充分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低段寫話能力。實際上,學生在低段寫話中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并且對低段寫話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很多的素材來豐富自己的低段寫話,大多數(shù)學生的低段寫話能力提升是因為教師通過摘錄、復述故事、日記等方式引導學生。語文要素在教材中主要通過課后練習題來呈現(xiàn),還有的采用文中泡泡的形式來提示。其中,課后練習題對語文要素的提示大部分是非常明確的。
例如,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jù)課文信息作簡單推斷。在課文《一分鐘》的課后練習中,讓學生學會用“要是……就……”的句式來說話,既是基于課文內容,又需要學生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斷。在接下來的課文《怎么都快樂》中,“獨自”“靜悄悄”“有勁”都可以用“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來了解和運用。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可以反復練習和鞏固,由“了解意思”到“運用說句”,緊緊抓住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資源,為寫話打好基礎。
(二)尋找讀寫結合訓練點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兒童的口頭語言發(fā)展優(yōu)先于書面語言的發(fā)展。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主題寫話,統(tǒng)編版教材在一年級安排了一些鋪墊性、基礎性的輔助練習,如:寫句練習。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教材依據(jù)學生認知發(fā)展和言語發(fā)展規(guī)律,安排了主題式寫話訓練。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上冊教材安排了三次寫話。第一次寫話是寫自己喜愛的玩具,話題貼近學生生活,教材用“圖示+指導語”的方式提示了寫話最基本的要求:寫在方格紙上、標點符號也要占一格。當然,在寫話中要注意的地方也不止這些,但這次的寫話訓練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話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接著,引導學生“觸類旁通”,把“自己喜愛的玩具”換一換,如:“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自己喜歡的水果”……由一次寫話訓練為“點”,向外不斷輻射,那么,學生的寫話主題就得到不斷擴大,“話”匣子打開了,學生就不怕寫話了。
(三)設計有效的寫話練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動學生對寫話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是寫話教學的關鍵所在。在練習親情主題的作文時,學生對親情的文章可能有一定的印象,但是在低段寫話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針對“父母的職業(yè)”“你做過最令父母感動的事情”“家里有趣的日?!钡仍掝}展開分享討論,讓學生能觀察到自己的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感恩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如何來觀察現(xiàn)實事物,在觀察不同事物的時候應當選用不同的方式,避免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出現(xiàn)思想跳躍性、文章條理混亂等情況;除了觀察順序的訓練,教師還要對觀察事物的主次進行強調,指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進行觀察和描寫,避免文章出現(xiàn)重點不突出、敘述啰唆的現(xiàn)象,教學實踐表明,若學生能正確地觀察,那么他們低段寫話的內容就會有更高的質量。
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中安排“看圖編故事”的想象類寫話。由于圖中的兩個主人公是貓和老鼠,那么,可以利用學生特別喜歡的動畫片《貓和老鼠》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教學時,教師提出交流話題:這是一對怎樣的貓和老鼠?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著,讓學生觀察插圖中的小老鼠,用恰當?shù)脑~語形容小老鼠此時的表情,體會它緊張、害怕的心情。然后,觀察插圖中大貓的表情,想象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教師做引導(開頭):“有一天,小老鼠在電腦邊玩耍,玩得正開心的時候,突然,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只貓?!苯酉聛頃l(fā)生什么事兒呢?(教師相應提高語速語調,制造緊張氣氛),學生請展開想象,用幾句話把故事寫完整。
這樣的設計,既挖掘出平時學生對貓和老鼠之間的故事積累,為故事的創(chuàng)編拓寬思路,又能打開學生的詞語寶庫,把老鼠對貓的懼怕帶入到貓和老鼠的故事情境中,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同時,實實在在地有“話”可寫。
(四)捕捉課堂生成的亮點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這個“舞臺”,包含教師的課前預設與師生之間生成的美好瞬間。教師的預設,包含著教師的智慧,體現(xiàn)著教師扎實的基本功;而生成卻如同天空之行云,如小河之流水。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經驗和思維方式,在各種新事物的刺激下,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都有不同的內容呈現(xiàn)。
如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上冊《日月潭》一課,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時間點作為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貌,令游人如入仙境一般。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到了“時間”這個字眼。有學生就在底下嘀咕:“工藝美術城的白天和晚上都很漂亮?!庇腥烁胶驼f:“東井街的白天和黑夜也很美?!薄阋谎晕乙徽Z,圍繞“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很美?!睂W生打開了話匣子。這時,教師課前的精心預設與課堂上的突發(fā)生成,形成了強烈的互補。教師有目標、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與課堂上出現(xiàn)的非預設生成融合在一起。教師要時刻有心理準備,而不能一味局限于、拘泥于自己的課前教學設計。有時,要靈活巧妙地利用這些生成,讓這些意外而生成,讓這些看似“不和諧的音符”成為課堂的亮點。因為是課堂上隨機生成的,可能是學生的“誤解”,可能是學生身體上的“細微”變化,可能是課堂上的臨時突發(fā)情況等,只要教師及時地利用生成的資源,調節(jié)課堂的節(jié)奏,理性地對待“預設”和“生成”,寬容、開放地組織正面的課堂教學。那么,學生的寫話,也會在有序的預設和有度的生成中大放異彩。
(五)打通閱讀與寫話的通道
兒童天生就是幻想家。繪本是兒童人生的第一本書,對兒童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值。繪本,以精美的圖案,兒童視角的語言,為學生的閱讀開辟出一塊樂土。繪本,既鍛煉了兒童的閱讀能力,發(fā)展了兒童的審美能力,也豐富了兒童的情感體驗,充實了兒童的語言題庫。它幫助兒童打開閱讀的大門,它教會兒童如何去感受生活,開啟幸福的人生。
繪本創(chuàng)作者使用兒童可以解讀的詞匯,兒童熟悉的語句結構,再將主題巧妙的涵蓋進文章中,匯聚成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意蘊悠長的故事。如:《逃家小兔》一文中,“如果你變成____,我就變成____?!边@個句式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讓學生對這個句式不斷地“溫故而知新”。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比較少,不斷地復現(xiàn)句式,為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閱讀降低了難度。學生更愿意去閱讀自己認識的字多的文章,激發(fā)了閱讀的興趣。
繪本閱讀,能讓學生欣賞到不同國家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能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很多繪本中的圖畫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的插畫家的作品。他們運用各種形象,營造出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
兒童的觀察精力是渙散的,沒有目的性,極其不穩(wěn)定。繪本中賞心悅目的畫面原本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再加上繪本中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足以讓學生尋找和回味。兒童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的細節(jié),不斷豐富了兒童的情感體驗,讓兒童更加興趣盎然地愛上繪本閱讀。兒童能在閱讀繪本中感受到情感世界的豐富多彩,體會到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從而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
語言要積累,積累要講究。繪本打通了兒童閱讀與寫話之間的通道,為兒童的語言學習提供了許多標準、優(yōu)秀的示例和樣本,可以供兒童理解、背誦、積累、運用。繪本閱讀不斷充實著兒童的語言題庫,也夯實了兒童的語言基礎。如《魔奇魔奇樹》一文中,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插圖,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夜晚,你有心兒怦怦跳的時候嗎?”讓學生想象“樹枝的張牙舞爪”,把身邊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間接表現(xiàn)人物的害怕心理。學生的好句層出不窮:“風吹樹葉沙沙響,路上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天邊的月牙灑下了一絲朦朧的月光?!薄奥愤叺拇髽?,不停地搖擺著它的枝葉,好像是一只只魔爪正在向我伸來?!薄拔铱傆X得陰暗的角落里仿佛隱藏著什么東西,隨時要向我撲來?!薄瓕W生的思路打開了,好詞佳句不斷地呈現(xiàn)出來。在匯報與交流中,學生的寫話語言題庫豐富了起來。
(六)搭建展現(xiàn)“寫話”的平臺
“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教師教學中對寫話進行適時引導,學生在學習寫話的過程中漸入佳境。學生寫話水平提高了,學生內在的驅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需要及時提升。那么,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搭建起展現(xiàn)“寫話”成果的平臺,讓學生及時感受到從“寫話”中獲得的成就感,促進學生愛上寫話,走向成功。因此,展現(xiàn)“寫話”的平臺可以多種多樣。
比如,1.課前五分鐘。安排學生輪流上臺,講一講閱讀中獲得的好詞佳句,或背一首古詩,或說一個故事,或最近明白了什么道理等,讓講述的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愛上“寫話”的熱情。2.回家五分鐘?!半p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們更應該重視“雙減”與教育教學的關系,努力做到優(yōu)質高效提高質量。教師嚴格執(zhí)行低年級學生不留書面作業(yè),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回家后,和家里人聊聊五分鐘??梢哉f自己今天在課堂上的收獲,或者自己遇到的難題,或者在學校和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或者自己今天的新發(fā)現(xiàn)等。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口頭表達能力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語言的條理性,思維的邏輯性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3.小游戲中樂開花。愛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學生的童年離不開一個個游戲。每個人的孩童時代,都是在哭哭笑笑中度過的。那么,教師要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給學生創(chuàng)設表達的機會。如說說游戲的規(guī)則,或者邀請同學參加游戲,或者調解游戲中出現(xiàn)的不和諧音,或者教同學怎樣玩游戲等。無數(shù)個鍛煉口語的機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受,對學生而言,為了玩,一定要表達清楚;為了表達清楚,必將在大腦中組織語言。一連串不動聲色下來,學生也必定是印象深刻了。
三、結語
教師應該從統(tǒng)編版教材內容出發(fā),挖掘教材中的課文、插圖、課后習題、口語交際資源,結合課外閱讀或教師課程開發(fā)(繪本閱讀與寫話),選取有趣的寫話材料,創(chuàng)新寫話訓練形式。通過仿說仿寫等形式,靈活主動,減輕負擔,因勢利導,讓課文的語言轉換成每個學生內在的語言,把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淋漓盡致地利用和發(fā)揮出來,不斷提高學生思考、表達的能力,讓學生愛寫樂寫。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逐漸得到了提高。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