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平芳
摘要:學生的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二者是相互促進的,但與素質教育相比,音樂教育所涵蓋的范圍要少一些。音樂教育既是一種在素質教育中的教育方法,又是一門比較基本的學科。推行音樂教育,其目標是把音樂作為一門學科來教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使音樂教育在學校內得到發(fā)展,首先必須要有一位相對專業(yè)的教師,讓學生對這一學科感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進行音樂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教育;關系
目前許多學校都沒有開設了音樂教育這一科目。而在我國,對素質教育的需求尚不明確,應充分意識到,素質教育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應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同時,通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使其全面發(fā)展,終身受益。所以,深入探討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一)音樂教育提升學生道德水平
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啟蒙作用,長期的音樂熏陶既可以塑造學生的心理和個性,又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音樂的本質是表現真、善、美,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體會到其中的真善美。從而形成自身的審美情趣,對真、善、美有自己的辨識力,有助于學生思想品德觀念的養(yǎng)成。在進行《渴望春天》教學時,音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春景照片,鳥兒在樹上歡唱,鮮花開放,小草努力生長,大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然后音樂老師可以在這個界面播放音樂《向往春天》,為學生的思想創(chuàng)造共鳴點,讓學生在明顯的代入感和歌聲中體驗春天的氣息。音樂教師應在與多媒體系統(tǒng)融合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滿足學生音樂學習的要求,增加學生音樂情感生活的豐富。
(二)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完美人格
音樂教育是一種抒發(fā)感情的藝術,它的外在表現載體是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而其內在則是深厚的感情,可以感化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對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小學生正是個性培養(yǎng)、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音樂的韻律感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和諧、清新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轉變?yōu)楦呱小⒄x的力量,讓學生對生活充滿信心。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出學生的個性,這就是音樂教育的教化功能。
(三)素質教育豐富音樂教育形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小學音樂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音樂教育者要適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在教育中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為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音樂教育更加多樣化。
二、運用音樂教育來有效開展素質教育的目標措施
(一)提高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有關教育者在教育中要注意音樂的嚴謹性,要以謹慎的態(tài)度對待音樂,要有一種對音樂的敬畏,并且要在教育中突出科學系統(tǒng)。此外,還應調整音樂教育和知識教育的地位和比重,使之能夠引導學校的音樂教育建設。因此,教師要學會如何運用音樂方法,才能更快地把握音樂的主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育中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識,要有針對性的普及音樂理論和技巧,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達核心內容,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提升情感。為此,音樂教師應以此為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實現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以及認知能力
我們應該從現實、客觀的角度來思考,根據學生的需要,推動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同時,在教育中也要注重方法的選取,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并在日常教育中加強與之相適應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產生與音樂的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們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可以自己去尋找相關的知識,從而改變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
(三)在進行課堂教育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方法
1、體驗教育法
體驗是指在學習中用眼睛看,用嘴說話,用雙手進行實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知識。讓學習成為一個包含洞察力、經驗和道德情感的單元。
2、比較教育法
教師在課堂上對不同的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從不同的角度、題材以及風格進行對比。用這種方式能夠直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美、欣賞美,最終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因此可以認為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兩者是互相作用、共同影響的。
(四)開展積極的音樂課外活動
在進行音樂教育時,除了要掌握課堂上所掌握的內容,還要在課堂上適當地添加一些課外知識,例如: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等等,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各種形式的課外實踐。這種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又可以使人與社會和諧共處,成為當今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優(yōu)秀方式。
(五)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水平
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音樂教師不僅要把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在教育實踐中對其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在音樂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的音樂素質、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以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使學生在音樂教育中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是密切相關的,二者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音樂教育,通過音樂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情感等,從而真正促進新時代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雷燊.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中國西部科技,2015(02).
[2]司培培.音樂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學術版),2016(10).
[3]趙智娟.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