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是現(xiàn)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主要課程,也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課程.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進行預習教學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綜合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在現(xiàn)代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發(fā)展的背景下,更加的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還需要教師對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措施進行一定的改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教學計劃的創(chuàng)新,以此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初中數學預習演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教學;預習教學;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7-0014-03
收稿日期:2022-03-15
作者簡介:蘆瑞強(1987.8-),男,甘肅省隴南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預習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想要學好數學而不能忽視的一種高效學習方法.因為預習對于數學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在教師講課之前先對知識內容進行了解,然后在教師進行講解的時候學生學起來會十分的輕松,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哪里不會,哪里需要鞏固,哪里需要認真的傾聽教師的講解,然后進行掌握,這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十分大,另外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需明確自身定位,新課改確定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需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把握教學進度.教師在教學實踐設計的過程中,需在適合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基礎上創(chuàng)建趣味性強的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尋求問題解決方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礎數學知識,逐步提升應用技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感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1 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預習教學”的實際意義
“預習教學法”是現(xiàn)代教育改革中十分新穎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以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為前提,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引用和創(chuàng)新,建立出以自己學生為主體的自主精準學習方法,當然“預習教學”是由好多環(huán)節(jié)組成,主要分為課堂學習目標、學生課前預習、師生共同答疑、學生合作練習、學習鞏固等幾個方面,這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還有很多實際的意義.通過調查研究和應用發(fā)現(xiàn)初中數學課堂"預習教學"的實際意義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的方面,分別是: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有利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下面主要是對這幾個意義的具體分析.
1.1 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預習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正確的掌握數學概念,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預習可以說是初中數學學科中十分關鍵的組成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發(fā)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若是直接運用閱讀式的課前預習方法,則會影響學生的預習效果,為此,教師可借助“導學案”指導學生進行高效預習,提前將導學案印發(fā)出來發(fā)給學生,讓其在完成作業(yè)復習后,根據導學案的內容進行自主預習,有針對性地認真理解知識點并查閱相關資料,保證通過預習活動能夠切實建立對待學數學知識的初步印象和理解,并將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針對學生預習情況,教師可以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側重講授重點、難點知識.另外,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在開展課前導學活動的過程中,提前匯總整理學生的自主預習成果,這樣一來,既能更加準確地掌握課程講授的重點與難點,從而構建高質高效的數學課堂,還能以此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1.2 有利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進行精準預習演練,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還有利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能力的提高,通過一定的預習演練,能夠使學生學會更多的預防策略,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同時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主的解決問題,并能夠更加深入去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
1.3 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對初中數學進行一定的精準演練還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初中數學精準教學主要在于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和對教學內容進行精準,而在這一精準的過程中學生會經歷很多事情,當然也會理解和掌握很多知識內容,這種預習演練會使學生在一定的優(yōu)化過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識,感悟更多的數學思想,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教學不應脫離實際,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源于生活,而學生學習數學就是為了體驗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數學教學提倡實踐,不僅要動腦,更要動手,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在實踐中探索.基于此,教學實踐活動可以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實踐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2 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預習教學"的具體措施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進行一定的“預習教學”能夠十分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的應用“預習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良好思維的習慣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通過具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容易忽視預習演練的重要性,這便導致了初中數學教學效果低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低的現(xiàn)象.因此為了更好的改變這些情況,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把握預習教學的具體實施措施,而初中數學課堂"預習教學"的具體實踐措施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有效的利用現(xiàn)代分層教學模式,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合理的進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精準預習的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等,下面主要對這幾個措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2.1 有效的利用現(xiàn)代分層教學模式,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現(xiàn)代的初中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但是教學環(huán)境、家庭、生活環(huán)境、學習水平等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的能力也會有較大的差異,這就說明了要想在初中的數學中更好的做到精準教學,就需要教師加大對教學預習演練的重視.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使每節(jié)課生動形象,并通過創(chuàng)建豐富有趣的情景,設置誘人的懸念,進而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參與熱情,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迸發(fā)數學思維.在課堂之上,學生作為主體,教師要重視教學引導和教學延伸,指導學生運用自己已知的數學經驗和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進而改良數學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加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將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進行合理組合,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度的討論交流,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還可提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強化學生數學思維.此種方式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差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等生提升學習自信心.
以初中數學教學的“平行四邊形”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三角形時的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將優(yōu)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進行穿插分組,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合作,并在分層合作中為學生開展基礎的知識內容、提升版的知識內容、還有超越版的知識內容,讓學生自行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選擇預習,然后分別負責小組的一個方面,比如差等生,就可以選擇較為基礎的板塊,負責小組內容的平行四邊形定理的整理;而對于中等生就可以選擇提升板塊,在這一板塊中進行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的總結和補充;而優(yōu)等生則需要在對平行四邊的性質和定理進行判定的同時還需要對整體的內容進行一定的總結,這樣分層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自己擅長方面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實現(xiàn)精準化目標的制定,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2 合理的進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的展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更賦予了活力和新鮮感,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應多運用新媒體平臺,引導學生借助多媒體提高學習效率.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很多學校的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進行現(xiàn)代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而是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使學生很難理解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出現(xiàn)不知所措的情況,而為了有效的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的借助現(xiàn)代信息信息技術,在教學內容的擴展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可以對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的擴張,充分的展示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初中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課堂教學中應多問一些“為什么”,以問題來引導教學,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都影響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設計的核心是緊貼課本內容,且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真心交流,自主完成知識的構建,通過這樣的學習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為深刻.教師可進行情景模擬教學,鼓勵實踐,數學課堂應多動手.數學教學不應脫離實際,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源于生活,而我們學習數學就是為了體驗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數學教學提倡實踐,不僅要動腦,更要動手.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在實踐中探索.教師設計實踐活動應考慮到學生的情況,比如學生喜歡什么,關注什么,那么在設計時就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設計生動有趣、直觀的數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李文明.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實現(xiàn)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3):53-54.
[2] 王國強,段志貴.構建初中數學思維可視化課堂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10):59-62.
[3] 張詩華.試論初中數學例、習題的變式與重組的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0(28):40-41.
[4] 魏逢琦.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J].知識窗(教師版),2020(09):78.
[5] 任芳.譜好前奏,佳曲天成——導學案預習作業(yè)設計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J].赤子(上中旬),2015(02):241-243.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