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陸一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幼兒教育。而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通過開展幼兒教學,就能培養(yǎng)幼兒的多方面能力,不斷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激發(fā)其的學習潛力。但是,幼兒年齡較小,生性好動貪玩,單純的進行理論知識灌輸,還無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則更符合幼兒園的教學規(guī)律,并且也更符合幼兒的學習特征。因此,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就應合理運用游戲化教學形式,不斷豐富幼兒游戲內容,創(chuàng)新幼兒游戲形式,為幼兒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優(yōu)良的環(huán)境,確保促進其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游戲;有效性
引言:
課程游戲化已成為當前幼兒教學的主要趨勢,而如何有效發(fā)揮幼兒游戲的有效性應是當前幼兒教學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而為了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對于幼兒教學內容,就應做課程生動化、具體化和興趣化處理,讓幼兒具備更高的參與積極性,確保能夠在游戲中學得知識,這樣也就達到了課程游戲化教學目的。因此,在幼兒教學中,就應采取相關措施,來合理發(fā)揮出幼兒游戲的有效性,以此來全面培養(yǎng)幼兒的各方面能力。本文就針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游戲有效性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幼兒游戲的主要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幼兒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增強其適應生活的能力
游戲與教育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游戲的趣味性可吸引學生學得更多知識,而知識反過來又可通過游戲形式呈現(xiàn)。而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老師就可根據課程安排給幼兒設定一些游戲化的教學內容,確保幼兒能夠更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中。雖然幼兒的年齡較小,但是對周圍的事物卻保持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游戲恰巧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游戲,就能幫助幼兒建立與生活和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老師在課堂上可將課程內容與生活知識有效結合起來,讓幼兒通過游戲去了解生活、了解世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幼兒對生活的感知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多的生活技巧。雖然社會是復雜的,但是可通過游戲的形式將復雜的社會行為以更加趣味性的游戲形式展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認識社會規(guī)則,并適應社會,以此也就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二)、有利于活躍幼兒思維,促進幼兒個性化發(fā)展
幼兒游戲不僅具備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而且還具有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特征。而幼兒游戲作為一種特殊的游戲活動,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就應充分突出課程教學中的游戲體驗性,利用游戲的趣味性特征,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確保其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其中,通過游戲與教育的有效融合,就能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而對于游戲而言,其本身就是一個探索過程,也是開發(fā)幼兒大腦的一個實踐過程。因此,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就應做好幼兒游戲形式的合理化創(chuàng)新,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有效開拓和鍛煉幼兒的大腦思維。此外,有些幼兒游戲還需要幼兒之間協(xié)作完成,這樣幼兒在與他人協(xié)作的過程中,就能獲得社會性、個性與能力的和諧發(fā)展。因此,幼兒游戲的合理性開展,不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擴展幼兒的思維,而且還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化發(fā)展。
(三)、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游戲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可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并且也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通過開展幼兒游戲教學,就能將幼兒從枯燥無味的課堂中解脫出來,有效緩解幼兒與游戲之間的沖突矛盾,切實的發(fā)揮出幼兒游戲的教育價值。其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雖然對新事物持有較強的好奇心,但是在真正學習新知識時,其往往還存有一定的恐懼心理,而對于新知識內容,倘若老師在課堂上單刀直入的講解,幼兒受認知能力的影響很難快速理解,久而久之就會打消幼兒主動學習的念頭。而幼兒游戲的存在,可將枯燥乏味的知識以更加直觀性且趣味性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有助于緩解幼兒緊張的心情,幫助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只有幼兒具備一個更加開發(fā)性的學習心態(tài),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就會得到極大的激發(fā),以此也就能顯著提升幼兒教育效果。因此,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合理開展幼兒游戲活動,不僅順應了幼兒的發(fā)展需求,而且還能促進幼兒的個性化和全面化發(fā)展。
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充分發(fā)揮幼兒游戲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一)、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游戲教學環(huán)境,滿足幼兒的游戲心理
雖然游戲化教學能夠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且也能滿足幼兒的學習好奇心。但是,過度的在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就會喪失游戲化教學的實際意義,并且也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游戲應從不同角度進行滲透,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來有效引入幼兒游戲,避免游戲的突然引入而影響課程的整體安排。在開展幼兒游戲活動時,應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游戲場地和器材條件進行綜合性設計,并且還應協(xié)調場地、器材等各項資源,確保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群體的需求。在游戲過程中,老師還應對幼兒進行科學分組,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既能培養(yǎng)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又能快速發(fā)現(xiàn)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對于游戲中表現(xiàn)較好的幼兒,應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而對于表現(xiàn)稍差的學生,老師也應及時給予鼓勵,確保能夠提升幼兒參與游戲的自信心,感受到游戲化教學的魅力。
(二)、合理介入日常游戲化教學,實現(xiàn)游戲的全面滲透
幼兒課程內容雖然比不上高年級的課程安排,但是課程活動的開展也并非是隨意進行的。因此,幼兒游戲化教學就應根據幼兒教學現(xiàn)狀,將游戲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的每個部分。其中,老師應從生活細節(jié)展開觀察,并且根據幼兒的游戲表現(xiàn),來捕捉教育信息,并適當?shù)脑谟螒蛑袧B透教育內容,以此也就能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知,且也能學得更多的知識。幼兒受年齡特征的影響,其對游戲往往表現(xiàn)較高的積極性,而老師就應根據幼兒這一學習特點,有效整合各項教學資源,充分的發(fā)揮出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對于中班幼兒而言,其已經具備了一定認知能力,故中班幼兒教育的重點就是安全教育。而為了讓幼兒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就應將安全教育做游戲化處理。
譬如:老師可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身份,并且給幼兒提供一個真實的生活場景。像:對于闖紅燈的車輛,幼兒作為交警身份,就應及時制止,避免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而對于司機斑馬線上不減速的,也應及時制止。通過這樣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就能給予幼兒更直觀的展示和感受,以此也就發(fā)揮出了幼兒游戲教學的真實意義。
(三)、優(yōu)化幼兒課程,深度挖掘游戲因素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課程豐富多樣,不僅有傳統(tǒng)的識字、數(shù)學等課程,而且還包含:幼兒美術、幼兒手工制作等內容,都蘊含著豐富的游戲內容。而老師在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時,就應從課程自身出發(fā),不斷挖掘課程中的游戲因素,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首先,老師應細致的解讀課程資源,并根據課程內容找到游戲的切入點,接著對課程內容進行游戲化設計,給幼兒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快速找到游戲學習的狀態(tài)。
(四)、合理創(chuàng)造游戲資源,并有效融入課程幼兒課程教學
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開展,可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幼兒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就不能再沿用傳統(tǒng)的游戲形式,而是應對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這樣不僅可以激起幼兒的好奇心,而且還能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得更多的知識,以此也就有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此外,在游戲教學中,還應配備相匹配的游戲資源。像:模擬醫(yī)院場景,就應提供吊瓶、聽診器以及玩具針等器材,而模擬教學場景,就應提供黑板、粉筆等游戲器材。
(五)、提升幼兒教師的游戲化教學水平,全方位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游戲活動開展的主要組織者和展開者,其專業(yè)水平的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幼兒游戲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有效發(fā)揮出幼兒游戲的指導性作用,就應首先提升幼兒教師的游戲化教學水平。目前在幼兒園中,許多幼兒老師對幼兒游戲還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其就是一項簡單的游戲活動,并未意識到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因此,針對此種情況,幼兒園就應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更改幼兒教師的游戲化教學理念,深化其對幼兒游戲的正確化認知,以此也就有助于提升幼兒教師對游戲的編排能力,這樣也就能將課程內容更好的滲透于整個幼兒教學過程中。此外,幼兒園還可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的資源,并通過開展學習講座等形式,來強化幼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理念的認識,并且也幫助幼兒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此外,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而且在游戲組織過程中,也應有意識的轉變幼兒的學習意識,引導幼兒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和知識,以此也就有助于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yǎng)。
(六)、鼓勵家長參與課程建設,充分發(fā)揮出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目前很多家長常常以幼兒是否學得并學會相關知識,來衡量幼兒的學習能力,但是該種評價方式卻是單一且片面的。因此,為了確保家長能給予幼兒更加全面化的評價,教師就應積極的向幼兒家長宣傳游戲化教育的理念,讓家長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幼兒游戲的教育價值,這樣既能促進幼兒游戲更加順利的開展,而且還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潛能。其中,為了讓家長更全面的認識幼兒游戲,老師就可與家長結合課程安排,共同制定游戲的形式和內容,讓家長能夠切身的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和其所具備的教育意義,這樣其就對幼兒游戲產生更多的信賴。此外,幼兒園也可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家長參與課堂教學的機制,不斷鼓勵家長能夠以多種形式參與到游戲化課程活動開展中,這樣也能讓更多的幼兒認可幼兒游戲。幼兒、家長以及幼兒教師共同參與到整個幼兒游戲中,不僅有效拉近了幼兒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幼兒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而且還給家長反饋幼兒需求提供了一個重要渠道,這樣通過三方的共同努力,就能更好的發(fā)揮出幼兒有效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教學效果。
結論:
不斷研究與分析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游戲有效性的實踐,對于有效提升幼兒課堂的教學水平,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幼兒游戲的主要教育價值,進而從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游戲教學環(huán)境,滿足幼兒的游戲心理、合理介入日常游戲化教學,實現(xiàn)游戲的全面滲透、優(yōu)化幼兒課程,深度挖掘游戲因素以及提升幼兒教師的游戲化教學水平,全方位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等六個方面來有效做好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游戲化教學,確保最大化的發(fā)揮出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價值,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余季海,劉春穎.關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28):52.
[2]宋慶芬.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區(qū)域游戲有效性[J].當代家庭教育,2019(25):59.
[3]王萬鳳.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xiàn)途徑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6(16):81-82.
[4]張怡.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xiàn)路徑及其價值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5):97-98.
[5]毛紅霞.課程游戲化,讓幼兒在“玩”中提升[J].文理導航(上旬),2021(12):77-78.
[6]鞠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J].新課程,2021(42):56.
[7]盧俊偉.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教學的開展研究[J].啟迪與智慧(中),2021(10):23.
[8]鄭婧.秉承游戲精神踐行課程游戲化——基于園情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探索與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8):45-46.
[9]陳瑤.推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1(7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