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糝 屈明葉 錢鑫 唐玉云 莫雨生
[摘 要]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給護理本科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機遇。結合實際情況,“內科護理學”課程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靈活運用線上授課、翻轉課堂、SPOC微課、THEOL網(wǎng)絡教學綜合平臺、PBL教學法、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方法,通過BOPPPS模組結構設計課程,借助多平臺,提供多資源,幫助護理本科生充分理解理論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并以虛擬仿真實驗推動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臨床實踐奠定基礎。
[關鍵詞] 多元化教學模式;內科護理學;BOPPPS模組;護理本科;虛擬仿真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高校護理學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BOPPPS模組結構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護理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2019YSHL007);2018年度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課程建設專項“翻轉課堂,內科護理學”
[作者簡介] 陳鈺糝(2000—),女,四川鹽亭人,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8級護理專業(yè)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混合式教學;錢 鑫(1981—),女,江蘇鹽城人,博士,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混合式教學、風濕免疫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24-0160-04 [收稿日期] 2021-12-14
多元化教學模式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增加PBL教學法、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旨在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書本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tǒng)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考驗,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內科護理學課程組靈活運用線上授課、SPOC微課、THEOL網(wǎng)絡教學綜合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探索;應用PBL教學法、虛擬仿真實驗,帶學生走進案例,體驗類似臨床的實踐學習機會,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書本知識并學會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一、課程介紹
內科護理學是建立在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上,是臨床護理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其在內容上涵蓋了呼吸、循環(huán)、消化等內科各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護理,是護理學專業(yè)的臨床核心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理解并掌握臨床內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為臨床實踐奠定基礎[1]。
二、BOPPPS模組結構耦合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究
近年來,BOPPPS模組結構已應用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中,其特點是BOPPPS模組思路明確,強調學生的參與和師生互動,具有可操作性,故本課程將BOPPPS模組結構與混合式課程教學相耦合,將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時間做計量性分割利用,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活化學習策略,促進護理專業(yè)學生有效學習,建立目標、學習策略與教學評價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提高高等護理的教育質量。
在課堂學習、網(wǎng)絡學習及實驗實訓的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中,架構了BOPPPS模組結構設計,體現(xiàn)了每個模塊不同的側重點。
編輯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混合式學習的導言與暖身(Bridge-in):導言與暖身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呈現(xiàn)知識產生背后的內在驅動力,引發(fā)學生對達到學習目標的心理預期。
明確學習目標(Objective):根據(jù)布魯姆目標分類理論從知識、技能與動作、情感三個方面,與課堂教學、網(wǎng)絡教學、實驗實訓三組模塊建立聯(lián)系,明確學習目標。
合理設計前測(Pre-assessment):在課堂學習和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下設置。主要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問答式互動、隨堂測試及網(wǎng)絡小測驗等方式,對學生前期的學習效果情況進行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
形成學生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策略:學生的參與式學習在內科護理學混合式學習三大模塊中均可采用[2,3]。(1)課堂學習中,學生參與式學習的策略包括病案討論、小組合作學習、PBL學習、學生講課等;(2)網(wǎng)絡學習中的MOOC課程、交互式網(wǎng)絡教學平臺包括課程信息、課件下載、課程通知、學生作業(yè)、在線交流、在線測驗、調查問卷等內容便于資源共享,師生互動;(3)實驗實訓學習主要是依托于長期建立的穩(wěn)定的臨床基地,完成相關典型病例的臨床見習。
探討課程學習的后測(Postassessment):相當于形成性評價和課內評估。比如課堂學習結束時的互動式問答、學生匯報、教師提問和筆試;網(wǎng)絡學習結束后的在線小測驗與實時反饋;實驗實訓課程臨床見習結束時的病例分析、病例整理。
建立多維的總結與評價(Summary)體系:在以上課程教學總結和評價的基礎上,構建多維度綜合教學考評體系,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部分。
以上為內科護理學的BOPPPS模組與多元化教學模式耦合的結構設計,具體的授課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線上授課
為幫助學生在線學習,借助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App開展“內科護理學”線上授課,跨越空間阻礙。線上開展翻轉課堂,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自己掌控學習;結合實際情況觀看教學視頻,調動學習積極性;靈活開展小測驗、分小組討論等互動形式,檢驗學習效果;共同探討問題形成頭腦風暴,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借鑒。
(二)SPOC微課
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錄制授課視頻,以幫助學生課后鞏固學習。開設SPOC課程,以視頻的方式融入動畫特效、真人講解等,以趣味性的內容和授課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解除專業(yè)知識學習的枯燥刻板印象。在視頻中進一步展示疾病的相關理論知識,強化護理流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同時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設置測驗、討論,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4,5]。
(三)THEOL網(wǎng)絡教學綜合平臺
將電子版教材、課程資料、拓展資料等材料上傳THEOL網(wǎng)絡教學綜合平臺,拓展了課堂以外的教學空間及時間,有助于學生預習、復習。同時在平臺上布置課堂作業(yè)、問題討論,了解學生知識理解情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PBL教學法
采用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結合臨床案例開展翻轉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的互動,引導學生圍繞臨床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推動學生獨立收集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的不足[1,6]。
(五)虛擬仿真實驗
由于疫情管控,學生無法去往醫(yī)院進行臨床見習,依托河南幻境科技平臺、治趣App等,設置虛擬仿真實驗課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臨床見習,使學生直接接觸虛擬人物,嚴格按照醫(yī)療流程分析、解決問題,小組協(xié)同合作分析,彌補知識短板,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思維,鍛煉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7,8]。
三、護理本科生虛擬仿真實驗滿意度調查
疫情期間通過線上測試、問題討論、課后作業(yè)、課堂提問等方式檢測學生理論學習效果,結果表明學生相較于前期在校理論學習效果無明顯差異。然而臨床見習由于疫情無法開展,于是開展虛擬仿真實驗,為了解虛擬仿真實驗帶給學生的實際感受和教學效果,故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滿意度調查。
(一)問卷調查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8級護理本科生共有256名,“內科護理學”課程結束后,發(fā)放問卷調查進行調,共發(fā)放問卷256份,回收有效問卷249份,有效回收率97.2%。調查問卷在參考相關[1-11]文章后自行設計,從虛擬仿真實驗的優(yōu)點和缺點兩方面,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每個條目都有“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五種回答,分別記為5分至1分。問卷最后設置開放性問題,收集學生對虛擬仿真實驗存在必要性的看法和建議[1]。
(二)調查結果分析
1.虛擬仿真實驗的優(yōu)點。(1)深化理解復習相關知識。“內科護理學”專業(yè)知識量大,虛擬仿真實驗通過實際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深化理解課本知識,帶領學生將專業(yè)知識與案例情況相結合,幫助學生在虛擬實踐中復習相關疾病知識點。其中的專業(yè)操作視頻,有助于學生復習臨床技能操作中的注意要點,規(guī)范操作流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深化理解知識的選項平均分在4.3以上,顯示學生對此的認可[9]。(2)促進臨床思維形成,為臨床實踐奠基。虛擬仿真實驗通過一系列規(guī)范的診療流程,幫助學生理清診療思路,建立臨床思維。問診、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護理診斷等內容通過學生自主選擇,能更直觀地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鍛煉學生的評判性思維。逼真的醫(yī)院病房場景、護患交流場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學生適應臨床環(huán)境,為進一步的臨床見習、實習奠定基礎。問卷調查中關于臨床思維、臨床實踐的選項平均分在4.2以上,顯示虛擬仿真實驗為臨床實踐奠基[8,10]。(3)培養(yǎng)綜合能力素養(yǎng)。虛擬仿真實驗中標準化的語言,有利于學生完善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非正式的氛圍可以使學生得到放松,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模擬臨床案例,給學生自主選擇每一步操作的機會,鍛煉學生的臨床判斷能力;通過小組討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為彼此提供多維度的思維空間,完善最終答案,有助于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問卷調查中關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選項平均分在4.1以上,表明虛擬仿真實驗可以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7,10]。
2.虛擬仿真實驗的缺點。(1)虛擬仿真實驗無法完全替代真實實踐操作,難以讓學生鍛煉到實操能力。問卷調查中關于缺乏實操感的選項平均分在3.5以上,13.92%的學生認為需結合實際操作,調查結果顯示虛擬仿真實驗無法完全替代實踐操作。(2)虛擬仿真實驗部分結果固定,缺乏靈活性,且案例資源不足,仍需優(yōu)化。問卷調查中關于平臺需優(yōu)化的選項平均分在3.6以上,15.19%的學生希望案例資源更豐富,13.92%的學生認為平臺部分功能有待優(yōu)化[9]。(3)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操作煩瑣,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協(xié)作的形式進行,學生無法完全獨立操作,無法滿足學生對獨立操作的渴望。問卷調查中關于缺乏獨立性的選項平均分在3.3以上,8.86%的學生渴望有個人操作機會,22.78%的學生希望能增加虛擬仿真實驗的課程量。此外,97.99%的學生認為護理本科教育需要開展虛擬仿真實驗,由此可見學生對虛擬仿真實驗的興趣與渴望[10,11]。
護理本科生虛擬仿真實驗滿意度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結語
“內科護理學”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實際情況,在BOPPPS模組結構下,開展多元化模式教學,靈活運用線上授課、SPOC微課、THEOL網(wǎng)絡教學綜合平臺、PBL教學法、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為學生后期的臨床實踐奠定基礎。其中虛擬仿真實驗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提示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需要增加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獨立操作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鑫,陳璇,谷利斌,等.PBL學習法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效果及分析[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5(6):254-256.
[2]李錚,呂巖巖.混合式學習在護理學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6):858-860+905.
[3]王海鷗,程化,李慧麗,等.新冠疫情下,多元化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21,49(1):130-132.
[4]陳雪玲,侯雋,王小芳,等.新冠疫情下基于MOOC醫(yī)學免疫學的在線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0,36(18):2236-2240.
[5]蘇小紅,趙玲玲,葉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5(7):60-65.
[6]金國璽,高涌,畢婭欣,等.內科學教學中CBL和PBL教學法的聯(lián)合運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4):672-675.
[7]李婷婷,代健民,潘洪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8):53-55.
[8]張志剛,侯宇穎,張珺,等.7種教學方法對護理專業(yè)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的網(wǎng)狀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8):960-966.
[9]李瑞玲,陶志敏,靳艷,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護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開發(fā)及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3):216-219.
[10]李靜,王克芳,賈愚,等.護理本科生使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體驗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3):207-211.
[11]張博明,姜賀.護理本科生對醫(yī)學虛擬仿真軟件認識和體驗的現(xiàn)象學研究[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20,34(4):488-492.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for the Course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CHEN Yu-san, QU Ming-ye, QIAN Xin, TANG Yu-yun, MO Yu-sheng
(School of Nurs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we carry out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and flexibly use online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SPOC micro class, THEOL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PBL teaching method,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We design the course through the BOPPPS module structure, provide abundant resources with the help of multiple platforms, help nursing undergraduates fully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enrich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rous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by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BOPPPS module; undergraduate nursing; virtual s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