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 王建友 滿天雷
[摘 要]部分長期生活在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高校學生容易缺乏危機意識,其理性思維和辨識能力不強;部分高校存在對國家安全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夠,其教育內容、手段等滯后于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政治任務。文章主要從新時代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yǎng)現(xiàn)狀出發(fā),指出了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yǎng)不高的學校教育原因,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需要和大學生的特征,從高校自身出發(fā)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了加強高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關鍵詞]國家安全教育;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5-0261-03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國家安全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1]。在推動國家安全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除了加強國家安全法治化建設,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可謂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因此對青年學生加強國家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時代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yǎng)現(xiàn)狀
2018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準確把握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領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國家安全戰(zhàn)略需求為導向,全面落實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任務,系統(tǒng)設計、整體謀劃,尊重規(guī)律、注重實效,部門聯(lián)動、協(xié)同推進[2]。目前,高校青年學生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意愿是積極的,整體踐行也是主動的,但在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客觀問題,國家安全教育正處于有待完善的發(fā)展階段,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部分高校學生對國家安全知識了解不全面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雖然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可以接收的“快餐”信息量倍增,但是不少學生主動看國家安全有關書籍、新聞資訊和視頻的時間少,看今日頭條等新聞資訊時偶爾刷到有關國家安全的熱搜榜新聞時只是快速瀏覽,不會花費很多時間。部分高校學生不會主動學習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知識,除非學校強制要求學習此類知識。
(二)部分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較為薄弱
現(xiàn)階段我國部分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相對比較薄弱,體現(xiàn)在對國家安全現(xiàn)狀和局勢認知不足,對國家安全和個人之間的關系認識不夠,國家安全責任意識較弱等方面。國家安全意識包括保密意識、國家安全權利與義務等在內的多方面內容。經(jīng)過長期的國家安全教育實踐,各個階段的學生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我國國家安全形勢良好,安全威脅僅存在于個別領域,如網(wǎng)絡安全、信息安全等。另外,信息全球化飛速發(fā)展,新媒體傳播的個性化加劇了錯誤思潮的傳播。高校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牢固的國家安全意識,對國家安全現(xiàn)狀存在盲目樂觀的現(xiàn)象。
(三)部分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行為能力有待加強
新時代國家安全包括傳統(tǒng)領域安全和非傳統(tǒng)領域安全兩個方面。據(jù)調查研究,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具有一定的保密意識,但對于具體哪些行為被允許、哪些行為被禁止缺乏一個明確的認知。另外,對于什么樣的行為會損害國家安全,損害程度如何界定等具體規(guī)定也不明確。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發(fā)達的融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而繁雜,由于受認知水平和思考能力的限制,其思想容易發(fā)生波動,行為容易受到誤導。因此,通過普及國家安全教育來增強高校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行為能力刻不容緩。
二、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yǎng)不高的學校教育因素
(一)對國家安全教育重視不夠
大多數(shù)高校都開設了國家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課、軍事理論課的形式開展,有的則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盡管如此,國家安全教育在高校課程中仍然不占重要地位,這就讓不少教師和學生錯誤地認為,對于作為選修課甚至連選修課都不是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可以不重視。
(二)國家安全教育方式方法比較單一
目前高校對青年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大多數(shù)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3],部分教師沒有很好地結合國家安全教育的相關要求來采取貼近學生思想、生活的教育方式方法,主要還是進行理論灌輸,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育方式方法。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不僅要對國家安全知識進行講授,更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如果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沒有創(chuàng)新,就會影響高校學生對國家安全教育的情感體驗和實踐體會。
(三)部分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在師資配置上,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授課教師通常不是專門從事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專家,比如部分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程通常是由輔導員或是學校從事行政工作的教師擔任,而他們對于國家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育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往往會出現(xiàn)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另外,還有不少高校把國家安全教育的任務留給思想政治類課程,而部分思政課教師由于對國家安全的認知有偏差和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不會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如何有效地將國家安全知識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當中,這必然影響到國家安全教育的效果。
(四)國家安全教育實施效果不佳
部分開設選修課和思政課進行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高校,沒有從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現(xiàn)狀和思想行為特點出發(fā),相關教育活動效果很不理想[4]。國家安全教育僅在少數(shù)課程如思政課中有涉及,其他學科領域均涉及不足或沒有涉及,國家安全教育存在邊緣化、空泛化的問題[5]。有的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大都是以主題教育活動形式開展,內容籠統(tǒng),沒有新意,并且大都安排在4月15日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后舉行。校園雖然會有相關的宣傳橫幅和海報,但大都只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學生往往一掃而過,不加重視;學校偶爾會請相關知名人士進校開展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專題講座,輔導員也會在微信、QQ群動員學生前去聽講,但這類講座往往教育內容重復、教育方式老套,這就導致學生缺乏興趣,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重視不夠、教育方式方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效果不佳等,直接導致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yǎng)有待提高。
三、從高校出發(fā)加強青年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到來,國內外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國家安全也存在著新的威脅與隱患[6]。因此,必須以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國家安全教育體系,為祖國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而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在其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更新國家安全教育理念,建立國家安全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高校必須加強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視,牢牢把握《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規(guī)定與要求,確保各項國家安全教育任務的落實得到穩(wěn)步推進[7]。高校作為青年大學生接受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場所,要不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會議,組織相關負責人、教師、學生學習關于國家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落實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任務。同時,應善于改變觀念,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開發(fā)校本化的教育內容,認真學習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精神和要求,將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真正落實到學校課程教學當中。例如,改進思想政治類課程的教學模式,將案例教學、問題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與現(xiàn)階段國家安全教育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整合國家安全教育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育,培養(yǎng)有較強國家安全意識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梢詮谋拘5霓k學特點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求的角度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建設,提高其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校不僅要分別將國家安全教育工作表現(xiàn)、國家安全知識的學習情況作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考核內容,還應當把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實踐成績作為相關責任部門的工作考核內容。這不僅能夠為學校和教師在國家安全教育的落實方面指明方向,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另外,在建立健全國家安全教育評價機制的同時,應當明確其考核標準,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如學生互評、師生互評、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綜合評價等。
(二)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學科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要改進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工作,依托現(xiàn)有資源加強相關學科建設,將國家安全教育的課程辦好,確保學生在接受國家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能讓總體國家安全觀入腦入心。高??梢栽趪野踩逃嚓P課程的主渠道之外開設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學習效果,最終達到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此外,《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也指出要構建完善的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體系[8],認識和理解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切實提升其教育效果。
高校要高度重視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教師不僅要掌握其重要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堅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以扎實的國家安全教育理論功底確保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教學策略和成果檢驗的優(yōu)化。在教學策略上,要避免缺乏互動和參與的灌輸模式??衫弥v演法、案例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科學剖析國家安全的相關理論,讓學生可以以形象而直觀的形式接受國家安全教育。在教育成果關注上,要了解清楚學生參與國家安全教育的情況,記錄學生在相關課程學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的表現(xiàn),并將其記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當中。
(三)推廣國家安全線上教育,豐富其教育途徑
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信息和知識的傳播不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教育和學習能夠成為交互式的網(wǎng)絡活動,因此可以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將國家安全教育課程進行分級分類,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國家安全教育。除了傳統(tǒng)講授的方法,國家安全教育還可以通過動漫作品、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等形式,借助網(wǎng)絡平臺和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讓高校學生更容易理解國家安全知識,從而更高效地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開展。
除了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還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朗誦比賽、知識競賽等方式,使高校學生能牢固樹立愛國意識與憂患意識。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各院系、團委等的主要負責人要積極帶領學生,不定期地參觀著名的紅色景點,了解我國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輝煌成就,進而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四、結語
不斷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未雨綢繆,不僅僅是每一個人、每一代人的神圣職責,也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必要前提[9]。立足新時代,開展好高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是當前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加強高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構建系統(tǒng)完善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增強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規(guī)范其國家安全行為,凝聚強大力量維護國家安全。
[ 參 考 文 獻 ]
[1] 毛欣娟.高校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路徑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9(4):17-19.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0-07-24].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3] 劉小娜.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7.
[4] 林喜慶.對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93-96.
[5] 孫佳欣,孫鈺華.我國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西部學刊,2021(18):121-124.
[6] 馬鳴揚.當代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A省高校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
[7] 熊芳玉.深化教材內容,積極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0):20-22.
[8] 張絢.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對[J].現(xiàn)代交際,2021(12):76-78.
[9] 李令功,譚書臻,盛阿賽.抓好頂層設計? 推進國家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J].中國商人,2021(6):65-67.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