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雨
(湖北第二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許多學(xué)者從文化視角、語言視角、審美視角等多個方面對中國菜名的翻譯進行了研究。其中,一些學(xué)者分別對川菜和魯菜菜名的翻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根據(jù)學(xué)者們研究的四川和山東菜名的翻譯原理和翻譯方法,可以得出它們的一些相似之處,比如翻譯原則基本都為嚴復(fù)提出的“信、達、雅”原則,翻譯方法總的來說大致為直譯、意譯、直譯+意譯。但對川菜和魯菜菜名翻譯的比較研究相對較少,大多數(shù)是關(guān)于兩種菜系各自的翻譯方法的研究。
鑒于此,本文從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討了川菜和魯菜的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為了使研究更加清晰、具有說服力,本文從自創(chuàng)的微信公眾號中選擇建立了一個涵蓋兩百多道以川菜和魯菜為主的中英文菜名語料庫,英文菜名主要來源于國外唐人街的中餐館和國內(nèi)上海、北京等國際化都市外國人經(jīng)常光顧的餐廳的中英文菜單。希望本研究能夠使人們更加深刻理解中國飲食文化,同時也能能夠幫助餐廳提供正確的中式菜肴的英文菜單,更好地推廣其中所包含的中國飲食文化,從而增強全球華夏子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川菜起源于漢代,并逐漸隨著文化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獨具特色。然而,現(xiàn)如今,四川菜名的錯誤翻譯形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例如,“麻婆豆腐”總是被翻譯成“Mapo Tofu”,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缺乏對四川省歷史文化的了解。中西方烹飪文化的差異是第二個原因,有許多地方的小吃,如“夫妻肺片”,如果翻譯成“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s”,那將是駭人的。
魯菜歷史最長,刀法也是最為復(fù)雜。在其翻譯過程中,涉及烹飪技巧和刀工的翻譯存在許多問題,所以魯菜菜名的翻譯總是難以呈現(xiàn)得比較清晰,這也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礙。
這兩種菜系受其地理要素的影響,造成了兩者的巨大差異。四川位于盆地,飲食以辛辣為主,而山東地處海邊,因此其風味以咸、鮮為主,強調(diào)菜肴的原汁原味。此外,魯菜較川菜而言有著更傳統(tǒng)的形式。但川菜可能包容性更強,能夠用于不同的場合。
川菜名稱與魯菜名稱的翻譯原則相似。換句話說,它們都忠于嚴復(fù)提出的“信、達、雅”的原則,但也有些許不同之處。例如,在“雅”層面,川菜側(cè)重于如何優(yōu)雅地翻譯常見菜肴的名稱,而魯菜本身在歷史上有著更加正式的地位,因此它側(cè)重于如何根據(jù)其中國內(nèi)涵找到最恰當?shù)谋磉_方式。
關(guān)于這兩個菜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則,但了解這些原則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是利用這些原則找到可行的翻譯方法,將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傳揚到海外。
川菜名稱的翻譯方法應(yīng)該是多樣的。不應(yīng)隨意翻譯菜肴的名字,而是要依照英語表達習(xí)慣和菜肴的典故來翻譯,也應(yīng)避免逐字翻譯。(舒錦蓉,2014:98)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別人品嘗美味的中國食物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下面作者將對川菜菜名翻譯方法進行簡單介紹。
直譯:從表1可以看到直譯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包含材料和成分的直譯,第二種是包含地名或人名的直譯,第三種是包含烹飪技巧的直譯。
表1:川菜菜名翻譯實例
Bangbang Chicken (棒棒雞)和Denying Beef(燈影牛肉)是第一種最合適的例子。當外國人在中國餐館點餐時,“Chicken”和“Beef”是明顯的原料,所以此種翻譯不會影響顧客對其的理解。
Sichuan Boiled Dumplings(四川水餃)和Dongpo Pork Elbows(東坡肘子)可以證明第二種類型,“Sichuan”具有地方特色,“Dongpo”具有歷史意義。
最后,Braised Assorted Meats and Vegetables in Soy Sauce(紅燒什錦)和Boiled Fish(水煮魚)是第三種類型的代表?!癇raised”和“Boiled”是傳統(tǒng)的烹飪方法。由此可見,直譯不會對外國顧客選擇他們真正想要的菜品而產(chǎn)生影響。
意譯:基于歷史和文化,四川有許多典故,可以運用到菜肴名稱翻譯中。此外,還必須特別注意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愿,講述與菜名有關(guān)的歷史典故。(楊惋邱,2010:152)
例如,當菜單上的“毛血旺”被翻譯為“Hairy Blood Flourished”時,外國人會對這道菜感到困惑,如果將其譯為表1中的“Chongqing Boiled Blood Curd”,這道菜的精髓就會呈現(xiàn)出來。如果對這道菜的講解還不是很完整,加入典故也是可行的。例如:Chongqing Style Boiled Blood Curd(Heat the pigs blood, hairy belly and other materials).
直譯+注釋:當翻譯形式不能解釋漢語內(nèi)涵時,可以用直譯并添加注釋的形式。注釋的內(nèi)容可以是歷史故事,可以是烹飪方法或任何其他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解釋不應(yīng)該太長,否則很容易消磨顧客的耐心。
如表1中,“麻醬鳳尾”如果被翻譯成“Sasame phoenix”,這道菜得本意就難以凸顯出來。但如果將其譯為“Sesame phoenix(Bamboo Shoots Tips with Sesame Paste)”,菜品的本質(zhì)內(nèi)容就會顯而易見。以上的注釋標記法是其中一種類型,它主要是以材料和成分作為補充。
另一種類型是補充歷史故事。如“紅酒貴妃雞翅”包含一個典故,如果我們把它譯為“Red Wine Concubine Chicken Wings—— The dish inspired concubine to drink alone in the pavilion after falling out of favor”,外國友人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知道這道菜的核心信息,這樣的解釋也能激發(fā)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與川菜菜名翻譯方法類似,魯菜菜名也大致總結(jié)出了三種主要的翻譯方法,下面是對這三種方法的簡單介紹。
直譯:根據(jù)表2所呈現(xiàn)的,如果菜肴的名稱包含材料或著名地點,可以直接翻譯,如Yipin Tofu(一品豆腐),Dezhou Braised Chicken(德州扒雞)。第二種應(yīng)直譯的菜肴是包含烹飪技巧和刀功的菜肴,如Braised Sea Cucumber with Scallion(蔥燒海參)、Sauteed conch slices(油爆海螺)。其中“braised”、“sauteed”是烹飪技術(shù),“shelled”與刀工有關(guān)。第三種類型是包含色、香、味的菜肴。例如,F(xiàn)ried Two Crispy Ingredient(油爆雙脆),F(xiàn)ried Crisp Chicken(香酥雞),其中“crispy”和“crisp”是對味道的生動描述。
表2:魯菜菜名翻譯實例
意譯:山東菜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菜名都包含典故,這使得翻譯變得有些困難。以表2中“霸王別姬”為例,應(yīng)該在了解歷史故事和制作方法的基礎(chǔ)上翻譯該菜肴。它起源于項羽與虞姬之間的故事,虞姬將海龜和雞肉混合在一起燉制了一道菜來安慰因戰(zhàn)事困擾的項羽。由此,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海龜和雞肉,將其譯為Stewed Chicken with Soft-shelled Turtle就比較合適。意譯總是包含更多的信息,這種翻譯的好壞取決于譯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以及他們尋找到對應(yīng)表達方式來呈現(xiàn)菜肴內(nèi)涵的能力。
直譯+意譯:當菜肴包含美好的祝愿,材料和配料不難識別時,可以采用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翻譯菜肴名稱。如表2中“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九轉(zhuǎn)大腸)是一種常見的用大腸做的菜,外國人在第一次看到這道菜的名字時,可能會比較難以接受。如果他們知道這道菜是古代詩人為了迎合了餐館老板對“九”這個數(shù)字的喜愛,他們便更容易接受。另一個例子是“Braised Sliced Chicken with Egg and Milk”(芙蓉雞片),它是從材料方面進行翻譯的,同時也表達了吉祥的含義。
本文主要介紹川魯菜菜名翻譯的現(xiàn)狀、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以及兩者的比較研究。研究重點是翻譯方法的比較研究,經(jīng)過詳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川菜和魯菜的名稱翻譯的差異最初是由它們不同的地理條件、不同的歷史背景信息造成的。翻譯這兩種菜系名稱的目的是傳播中國的飲食文化,使外國人被我們的文化所吸引以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心。然而,本文只簡單介紹了“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和一些翻譯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yīng)努力挖掘更多的翻譯方法的新的分類,比如根據(jù)主料、配料、地名、人名、烹飪技術(shù)等搭配不同介詞而創(chuàng)造出翻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