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霞
考試是學生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考試不僅可以全面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還能夠較為客觀地展現(xiàn)學生的階段學習狀態(tài)。通過考試,學生不僅能夠看到自己近期的學習成效,還能夠通過考試準確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具有針對性。下面筆者就道德與法治各種測試中選擇題、簡答題、情境分析題的解題方法,談?wù)勛约旱目捶?,希望對同學們的備考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選擇題是道德與法治各種測試中最常見的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選擇題時,首先要仔細審題,圈出關(guān)鍵字詞,看清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做到“四個審查”“四個不選”“五個排除”。
①“四個審查”:審查題目的設(shè)問方式,準確判斷試題是正向選擇題還是逆向選擇題;審查題干,全面理解題意,準確把握關(guān)鍵詞和限定詞;審查選項(或題肢),對選項(或題肢)進行分析與比較,明確選項(或題肢)間的區(qū)別;審查題干與選項(或題肢)的關(guān)系,明確題干與選項(或題肢)是否相符。
②“四個不選”:正向選擇題中,選項(或題肢)的觀點與教材基本內(nèi)容有別的不選;選項(或題肢)的觀點過于片面或絕對的不選;選項(或題肢)的觀點與基本事實相悖的不選;選項(或題肢)的觀點雖然恰當?shù)c問題無關(guān)的不選。
③“五個排除”:正向選擇題中,排除觀點錯誤的選項(或題肢);排除本身正確但與題干內(nèi)容無關(guān)的選項(或題肢);排除內(nèi)容正確,與題干也有關(guān),但不符合題干限制性要求的選項(或題肢);排除與題干意思一致、重復(fù)的選項(或題肢);排除與題干因果關(guān)系顛倒的選項(或題肢)。
例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毕铝袑Α皩W習”認識正確的是()
A.努力學習,掌握全部知識
B.樹立終生都要學習的觀念
C.抓住在學校學習的機會即可
D.以學習知識為終生目標
解析:本題是正向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正確認識學習。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wù)。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我們所聽,我們所嘗,我們所觸,我們所做,都可以是學習。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罢莆杖恐R”是不可能達到的,A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學習不應(yīng)只在學校中,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C項說法錯誤,排除;學習的內(nèi)容既可以是知識,也可以是技能,D項說法錯誤,排除。本題正確答案為B。
二、簡答題的解題方法
簡答題也是道德與法治各種測試卷中常見的題型。要想解答好簡答題,除了要掌握基礎(chǔ)知識外,還需要明確簡答題的類型,掌握對應(yīng)的解題技巧。初中道德與法治簡答題,按照試題設(shè)問的內(nèi)容和試題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是什么”型、“為什么”型、“怎么辦”型、“認識”型等。“是什么”型簡答題,只要熟悉教材知識,按照題目要求答題就可以了?!盀槭裁础毙秃喆痤}的設(shè)問方式通常是“為什么說……”“為什么要……”,解答時要說明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jù),有時還要回答出這樣做的危害等。解答“怎么辦”型簡答題時,一定要先弄清楚主體是國家、企業(yè)還是個人,然后再寫怎么辦。如果這種類型的試題主體是學生,一般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打算。解答時只要根據(jù)題目要求,從意識和行為兩方面入手,說出要樹立何種意識、行為上要做什么即可?!罢J識”型簡答題的設(shè)問方式通常是“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wù)勀愕目捶ā薄胺治鲞@一現(xiàn)象”等,解答時通常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去解答。
例2.我們都有夢想,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實現(xiàn)夢想?
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夢想的實現(xiàn)”有關(guān)知識的掌握情況。解答此題時,要先答出自己的理想,然后從崇高理想需樹立、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需發(fā)揚、科學文化知識要學習、自身素質(zhì)需提高、歷史責任需擔當?shù)冉嵌然卮鸺纯伞?/p>
三、情境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情境分析題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解決問題,以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情境分析題根據(jù)設(shè)問方式可分為判斷簡析類、行為評析類和情境簡答類。一般情況下,回答情境分析題,要先判斷情境中給出的行為或觀點是對、是錯還是考慮得不全面,其次要聯(lián)系教材中的理論觀點寫出相應(yīng)的依據(jù),最后要針對錯誤的觀點或行為寫出正確的觀點或行為。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境分析題,要先寫出正確做法,然后再回答理由或依據(jù)。
例3.李明在好朋友王朋的勸說下,積極準備,在宜春市組織的漢字聽寫大賽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代表宜春市參加江西省漢字聽寫大賽的資格。而王朋只獲得學校鼓勵獎。兩人心里都覺得有點不是滋味。假如你是王朋,你會怎么做?
(1)正確做法:。
(2)理由:。
解析:本題旨在通過創(chuàng)設(shè)的真實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思考合適的做法,并寫出理由。①仔細閱讀文本資料,讀懂情境主題。由情境材料的第一句話“李明在好朋友王朋的勸說下”可知,是王朋勸李明參加比賽的,然而李明卻比王朋的比賽成績好,這是讓兩人不舒服的原因。②回歸教材,把情境與教材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找到情境中適用的知識點。本題考查了《友誼與成長同行》這一課中有關(guān)“競爭”的知識。③聯(lián)系生活。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真實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學科,學生在解答情境分析題時必須聯(lián)系生活,從實際生活的角度進行解答。在本題中,合適的做法應(yīng)是真誠地恭喜好朋友李明取得成功,理由是: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guān)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tài)度。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