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啟育學人甘蠟炬,崇尊經(jīng)典見冰心
      ——俞啟崇《柳風亭集》序

      2022-11-11 13:44:12李輝耀
      心潮詩詞評論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陳三立

      李輝耀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這一震撼人心的詩句,感動著、激勵著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憂國憂民、追求真理,雖歷盡坎坷、艱辛備嘗,但仍癡心不改,百折不回,清操自守,無怨無悔?!读L亭集》的作者俞啟崇先生正是這樣的人。

      啟崇先生出身名門望族,家學淵源深厚。其曾祖父俞文葆,清咸豐辛亥科舉人,歷署湖南興寧、東安知縣,有聲績。祖父俞明觀(用賓)曾任湖南洪江縣知縣,卒于任內(nèi),年僅36歲?!栋酥割^陀詩集》中有《秋夜哭俞用賓大令》詩曰:“仁者得其壽,斯人獨不然……平生念知己,淚灑綠蘿煙?!逼湫姓x、為人亦被時人所稱道。伯祖父俞明震(恪士),光緒十五年己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進士殿試后朝考前列者,得選庶吉士,一般以擅長文學及書法者任之),分發(fā)刑部主事;1900年以江蘇候補道資格任陸師學堂、礦路學堂督辦(校長),傾向于維新,曾為魯迅、陳衡恪、章士釗、茅以升等人之恩師;后官至贛南道及甘肅提學使,署布政使,入民國,為肅政史;乃晚清宋派詩代表作家之一,有《觚庵詩存》傳世,陳三立為之序(陳三立乃啟崇先生之姑祖父,光緒己丑進士,以主事分吏部行走,曾協(xié)助其父湖南巡撫陳寶箴創(chuàng)行新政,后致力于詩作,為同光體主要作家,號散原老人,著有《散原精舍詩別集》等)。另,甲午戰(zhàn)爭后,俞明震公著有《臺灣八日記》一卷,記錄其在臺灣宣布脫離日本殖民統(tǒng)治、奮力抵抗倭寇進攻期間協(xié)助“總統(tǒng)”唐景崧,并出任布政司之情況。叔祖父俞明頤,曾任江南、遼東觀察,為曾國藩之孫女婿。父親俞大經(jīng),幼孤,由伯父俞明震養(yǎng)大,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經(jīng)濟科,回國后從事經(jīng)濟工作,1930年病逝,亦年僅36歲;陳三立老人親為書撰墓碣云:“巖巒回爽氣,月夜出吟魂?!眴⒊缦壬臍q失怙(靠母親喻蘊初在師范學校教書撐持家計),每隨外祖母歐陽太夫人客居姨母家,當時其姨父陳隆恪(陳三立次子,陳寅恪之兄,早年留學日本帝國大學,習經(jīng)濟,歸國后歷任南潯鐵路局長等職。后以詩世其家,著有《同照閣詩藁》)正侍奉父親陳三立于廬山牯嶺松門別墅。啟崇先生在幾篇文章中回憶道:“崇年髫齔,每隨侍散原老人杖履,眺夕陽,浴松濤,探幽壑,觀飛瀑,謦欬音容,猶縈腦際。”“老人對我特別親切,每每攜帶我出外散步,徜徉行吟于松門別墅宅旁的松林小徑之中,那種深邃的意境,確實令人陶醉?!笨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1938—1940年間,啟崇先生隨家避難于江西萍鄉(xiāng)外祖父家(其外祖父喻兆藩,光緒己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工部主事,曾在湖南創(chuàng)辦礦務局,歷任寧波知府,寧、紹、臺兵備道,終宦署浙江省布政使),此時陳隆恪亦由匡廬移家居萍,啟崇先生又有機會與姨父隆恪先生及舅父喻相平、大姨丈賀遜飛兩位清末舉人朝夕過從,問業(yè)請益,并于外祖喻宅之藏書樓“松蔭書屋”讀外祖遺書,“中有《王船山遺書》,經(jīng)外祖父親筆批點殆遍,朱墨斑斕,手澤尤新”??梢妴⒊缦壬覍W薰陶,淵源有自,更兼自幼聰慧,勤奮好學,由此打下深厚的國學根基,七八歲就能行文屬對。“九一八”事變后,有一年元宵節(jié),家人團聚猜燈謎,其舅父試出一上聯(lián):“鑼鼓喧天,大鬧元宵”,時年不到十歲的啟崇應聲對曰:“炮聲震地,收復東北”。這一充滿愛國熱忱的下聯(lián),大受陳三立老人贊賞。其現(xiàn)存詩中最早的一首作于1938年,年僅12歲;14歲即吟出“聊將憂國淚,對此凄清景”等憂國憂民的詩句。其啟蒙老師愛國民主人士李一平曾在致俞大維(啟崇先生的堂叔,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去臺灣后曾任防務部門領(lǐng)導人)的信函中評價道:“啟崇(乳名毛子)幼從弟學,今好古,淡泊自甘,君家佳子弟也?!?/p>

      啟崇先生雖然沒有像其堂兄俞啟威(20世紀30年代北京地下黨負責人之一,解放后任天津市第一任市長兼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后出任第一機械工業(yè)部部長、八大中央委員)那樣早年就參加革命,但是,他在1949年9月考入湖南大學后,于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滿懷一腔報國熱忱,毅然攜筆從戎,進入中南空軍預科總隊,時年24歲,并先后任中南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chuàng)作員、中南空軍干部學校文化教員。朝鮮停戰(zhàn)后,他又于1954年9月進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53級學習,所學文史知識既專且博。其于1949年12月在長沙《民主報》發(fā)表譯著:巴甫洛夫《給青年的一封信》,在1955年9月號《新武大》上發(fā)表《學習中國文學史的體會》,在1957年11月號《文史哲》上發(fā)表《陶詩“忠憤”說新證》。1956年下半年,啟崇先生開始大學畢業(yè)論文的準備工作。在確定以陶淵明詩作為研究對象之后,除了大量查閱資料、制作索引卡片之外,他還經(jīng)常請教當時在武漢大學擔任文學院院長的陳登恪先生(陳登恪乃啟崇先生的表叔)。陳登恪先生知道陳寅恪先生做過陶淵明的研究并且發(fā)表過文章,就建議俞啟崇向寅恪表伯請教,于是啟崇先生給在中山大學任教的陳寅恪先生寫信求教,陳寅恪先生很快給他回了信,隨信還寄來自己的數(shù)篇文章。陳寅恪先生寄的文章,分別是《桃花源記旁證》清華學報單行本(1936年1月),《讀連昌宮詞質(zhì)疑》清華學報單行本(1933年6月),油印本講義《元白詩證史參考資料桃花源記旁證》,鉛印本《讀東城老父傳》《讀鶯鶯傳》。寄贈的文章一直保存完好,鉛印本《桃花源記旁證》上陳寅恪先生的親筆題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

      由于得到了高人指點,加之啟崇先生也確實下了一番苦功而心有所得,因而長達3萬多字的畢業(yè)論文《陶詩“忠憤”說新證》在畢業(yè)當年就全文發(fā)表于山東大學《文史哲》雜志上(1957年10月號)。在那個年代,全國的文史刊物極少,一個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論文,能與大名鼎鼎的歷史學家羅爾綱的文章同期刊發(fā),著實不同凡響。

      同時期,他還寫出“千里征途新耳目,隔年氣象感今疇;欣看鐵鳥翔天際,喜報英雄靖海陬”(《隨中南空政文工團至開封、廣州演出》1951年)等令人感奮的詩篇。這一時期,啟崇先生已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文史創(chuàng)作才華。

      1957年9月,啟崇先生武大畢業(yè)后分配至湖北蒲圻縣(今為赤壁市)一中任教,從此幾十年如一日,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笆烙鞅认灎T,照人膏自煎。筆耕且舌耘,為國育英賢?!保ㄒ姟读L亭集》《陸水游》一詩)盡管他將時間和精力幾乎全部花在教學上,但仍不廢吟詠,耽詩有癖,“松峰吟嘯地”,“同心共切磋”(《送汪松濤赴咸寧師專任教》1978年)“弱句成時君定笑,尖叉險韻費搜求”(《題漢和字典》),用心血和汗水,業(yè)余創(chuàng)作了幾十首詩詞對聯(lián)和十多篇論文,這些詩文今由其哲嗣俞聲恒搜集整理,匯成《柳風亭集》,并屬我試為之序。我作為本書最早的讀者之一,深感其不僅足堪傳世,而且很有研究價值。

      “寸心黽勉育三千”(見本書《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六十周年》一詩),啟崇先生自從在中學任教之后,無暇作詩人,亦無暇作史家,然偶有所作,則時存佳什。其詩典則清純,真實沉穩(wěn)。例如《冬夜》《嫩晴》《夜雨》等詩中,有“蕭疏初到枕,滴瀝欲穿苔。但惜花已發(fā),還驚夢已回。侵晨尋落蕊,零亂滿階臺”“明朝幽興動,信步探梅蹤”等佳句,似承宋詩流風;其詞清婉雅麗,含蓄蘊藉。諸如《清平樂·閨情》《一剪梅·長沙水陸洲》《踏莎行》《壺中天慢·漢口除夕》《浣溪沙》等詞有“萋萋芳草,應怨王孫老。瘦損腰圍羅帶小,只為阮郎書少”“細雨漫添千嶂綠,小溪新漲舊時痕,一年此處最銷魂”等佳句,頗得歐(歐陽修)黃(黃庭堅)韻味。其為文博雅縝密,語致精深。諸如《人隨黃葉散,我為白云留》《〈同照閣詩藁〉題記》《〈觚庵詩存〉校訂記》《評介〈壽親養(yǎng)老新書〉(點注本)并補充其中的一條注釋》等文章,均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其中對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壽親養(yǎng)老新書》中的“頃刻能開七七花”這句詩中之“七七花”注釋為“不詳”作了補充,“終于在陳眉公編的《古今詩話》上查到了它的出處”。由此可見啟崇先生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之一斑。至于其史論,則更是獨辟蹊徑、多創(chuàng)新見,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求實存真。例如,在《從陶詩“開歲倏五十”句看陶淵明年譜中的年紀問題》一文中,他“對引起分歧、爭論得最多的陶集《游斜川》詩‘開歲倏五十’句重新加以探討,提出新的詮釋”,指出“若依照張縯、梁啟超、古直等人的說法,將詩人的生年提早或推遲,那么這一部分詩篇將無法加以解釋”。并引經(jīng)據(jù)典,論證了“開歲”“乃指十一月之冬至而非建寅之正月朔日。后人由于習慣于以建寅正月朔日為一歲的開始,并從這個角度來解釋這句詩,于是遂啟無數(shù)爭端,而疑義滋多”?!啊_歲倏五十’之‘五十’,系指該年(辛丑)正月初五日距上年(庚子)冬至日之日數(shù)而言,不能據(jù)以考證陶淵明的年紀歲數(shù)?!贝苏婵芍^“治學不為媚俗語,獨尋真知啟后人”(楚圖南為戴震紀念館題詞)。又如《陶詩“忠憤”說新證》一文,啟崇先生“用別一種看法研究起來”,論證了陶潛是“一個和舊說不同的人物”:并非只是一個隱逸桃源與世無爭的山水田園詩人,而是一個“猛志固常在”、滿懷“忠憤”、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豪放”詩人和志士。而諸如《關(guān)于魯迅早期思想的一點研究》《關(guān)于廬山的“月照松林”、伏虎石、詩及其他》《關(guān)于陳右銘先生二三事》《我所知道的陳三立》等論文,更是探幽發(fā)微、鉤沉掘遺。他在文中寫道:“檢閱《魯迅日記》,可以看到,魯迅稱之為師者三人。那就是:壽鏡吾、俞恪士、章太炎”;“俞恪士(即俞明震)之作陸師學堂、礦路學堂總辦,并繼續(xù)宣傳維新理論……魯迅稱他為新黨,是非常確切的。”又如“壬午歲(1942年),余登藏書樓讀外祖遺書,中有金陵刊本《王船山遺書》……卷首有求闕齋(曾國藩)所作序言。翻閱是書時,姨父陳彥和先生適在前,謂崇曰:‘此序言乃右銘先生同治初客金陵求闕幕中時所代作?!缥ㄎǎ斨局桓彝??!痹偃纭斑@年(1929年)夏天,蔣介石也來到廬山……蔣因慕散原老人之名,想加以羅致,但陳不肯應召。一日,蔣微服簡從,來到松門別墅,直到客廳坐定,而門庭闃然,無人應接。蔣自感無趣,只有點頭嘆息,緩步離去”。啟崇先生在自注中說:“此事申君在《清末民初云煙錄》‘清末民初的四大公子’一條中曾有記載(該書第41頁),但語焉不詳……此事細節(jié)茲根據(jù)筆者親見加以補充?!绷碛幸徽f是,陳三立聽到家人通報后,馬上從后門溜走了。蔣介石聽說后,也只能笑著說了一句“此乃真名士也”。

      還有“這一詩稿,就是后來刻在伏虎石上‘百戰(zhàn)賦歸來’的那首詩……據(jù)我所知,這摩巖詩的書寫者是羅鏡仁先生。他是一位老塾師……羅先生將詩寫好上石時,其署名是‘馬占山題,羅鏡仁書’。鐫刻竣工之后,不知是誰將‘羅鏡仁書’幾個字用水泥涂掉了,雖經(jīng)風雨剝蝕,但一直保留著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币陨纤淖郑媸恰敖裎也皇?,后生何聞哉”。

      讀啟崇先生的詩詞如讀史(例如《北京遇喻宜萱二表姊》(喻宜萱乃中國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其祖父為前清翰林、寧紹臺海防兵備道喻兆藩)、《萍鄉(xiāng)四君詠》《七言絕句十首》《賀江西詩詞學會成立》以及《木蘭花慢·賀小從表姊花甲之慶兼呈旭麟姊丈》(武漢大學教授陳小從乃陳三立之孫女、陳隆恪之女、陳寅恪的侄女,為啟崇先生的表姐;旭麟姊丈指陳小從的丈夫彭旭麟,時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其父為孫中山總統(tǒng)府秘書、國民黨中央常委兼農(nóng)民部長、著名左派人士彭素民)等,讀其文更如讀史。智者識之,洵非虛譽。那些涉及有關(guān)重要史實和歷史人物的詩文,非其人、其身世、其閱歷、其才識,誰能寫出?

      綜觀啟崇先生之詩詞文史,足見其對中國古典文學、史學,尤其是對陶淵明詩文、陸游詩詞、東坡詩詞、《觚庵詩存》,義寧陳氏詩詞、程朱理學、王船山學說及編年學、歷法學、稗史筆記等均研究頗深。同時,他對魯迅的思想、生平及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經(jīng)典著作亦很有研究。他在《關(guān)于魯迅早期思想的一點研究》一文中闡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時寫道:“所謂‘中學為體’約略言之,就是以‘中學’為治國之本,即社會制度、思想意識形態(tài)等都必須是封建的、宗法社會的,而要做到這一點,掌握國家統(tǒng)治權(quán)的,必須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這一階級是他們心目中的國家的主干(即所謂‘體’),因此必須維護這一階級的統(tǒng)治權(quán),即‘君權(quán)’和‘紳權(quán)’。所謂‘西學為用’就是學習西洋資本主義國家的堅甲利兵,學習它的技術(shù),用來維護封建制度這個‘體’,為封建制度、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服務?!薄吧钊胙芯眶斞杆枷氚l(fā)展的歷程,可以看到他在每一歷史時期,是既能看到當時思潮的主流,又能批判、揚棄其中不完滿、不徹底之處,勇往直前,不斷邁進。愛國主義者——革命民主主義者——共產(chǎn)主義者,這是一條鮮紅的線貫穿著魯迅光輝的一生,這一切,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民主主義論》)?!彼凇吨祆涞摹耙回灐苯庥袇⒖純r值》一文中寫道:“朱熹是一個客觀唯物主義哲學家……正如列寧引用德國諺語所說的:‘一切比喻都有缺陷?!ā读袑庍x集》第一卷,723頁)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朱熹對‘一貫’的理解和他所作的‘一條索’的比喻的具體內(nèi)容,也不過是他所認為的‘氣’相對的‘理’,是先驗的東西而不是客觀的實踐的產(chǎn)物,是封建的、宗法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更不要說他不可能看到實踐和理論的辯證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了,他是不可能達到這樣認識的高度的?!薄艾F(xiàn)在我們對‘一貫’作新的理解,應該是把作為從客觀實際抽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證明的理論,也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的立場、觀點、方法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世界觀,作為指導的線索,貫穿到我們思想、行動等一切方面去,貫穿到我們對于任何事物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對于任何事物的處理上去?!薄懊珴蓶|同志說: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diào)查……這里提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提到了‘抓住幾個城市、幾個鄉(xiāng)村’‘作幾次周密的調(diào)查’,根據(jù)這段話我們可以對‘一貫’給以新的意義和新的解釋?!边@里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這些文章均寫于1962年8月之前,后者發(fā)表于1961年5月26日的《光明日報》,當時既沒有強調(diào)“階級斗爭”,也沒有提大學馬列主義、毛主席著作,但是,啟崇先生那時作為一位“非黨人士”,竟能寫出如此高水平的具有馬列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哲理的論文,這怎能不使那些自稱為馬列主義者而不學無術(shù)的人,以及那些空談馬列而言行不一的貪官污吏們羞愧得無地自容!

      嗚呼!惜哉天道不公,未多假年,斯人已逝,蠟炬成灰。倘若啟崇先生壽添兩紀,則將能更展其文史碩才,為世人留下更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然則“詩文千古事”,畢竟詩如其人,文如其人,展誦遺篇,其人宛在。值此文集付梓之際,且賦嵌名詩一首,以寄心香一瓣:

      序罷愧吾筆力平,俞公才器令人欽。書香累代留佳什,名貴歷朝有重臣。

      啟育學人甘蠟炬,崇尊經(jīng)典見冰心。

      詩詞雅麗堪傳世,文史鉤沉倍可珍!

      爰為序。

      猜你喜歡
      陳三立
      陳三立:85歲“夢中狂呼殺日本人”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文史博覽(2020年3期)2020-12-06 10:29:14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華聲文萃(2020年7期)2020-07-30 13:55:56
      散原詩“不用新異之語”辨
      文學教育(2020年3期)2020-04-19 09:59:26
      范當世與陳三立的詩歌唱和
      論七言律之句法
      陳三立與廬山
      文史春秋(2013年5期)2013-04-29 00:44:03
      陳三立:神州袖手人
      詩壇泰斗陳三立
      全國新書目(2009年9期)2009-06-10 12:07:22
      莆田市| 杭锦旗| 迁安市| 崇文区| 嘉黎县| 吴川市| 安阳县| 徐水县| 大荔县| 周宁县| 呼伦贝尔市| 静宁县| 启东市| 安康市| 融水| 昌邑市| 积石山| 巧家县| 玉树县| 承德县| 新田县| 都安| 广水市| 乐都县| 县级市| 图们市| 腾冲县| 太谷县| 驻马店市| 武功县| 香河县| 湖口县| 高州市| 曲沃县| 湖州市| 济源市| 隆安县| 六盘水市| 油尖旺区| 旅游|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