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育璇
摘要:思維品質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大目標之一,而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例,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設置各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思維品質;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閱讀教學作為教材各單元的核心板塊,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閱讀前,激活思維
閱讀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而且能夠引出閱讀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課本插圖,培養(yǎng)學生多元思維能力
教材中有大量生動有趣的課本插圖,是文本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學生預測文章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推理能力,觀察能力和讀圖能力,促進學生靈動性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PEP小學英語五下”Unit6 Work Quietly!”中的語篇板塊介紹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機器人,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機器人的身上都代表著不同國家的元素,教師可以利用圖片中隱含的文化元素引導學生對機器人進行猜測,此環(huán)節(jié)師生對話如下:
T:Today Sarah and Robin are going to the World robot exibition.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carefully!Can you guess where they are from?
S1: Picture1 is from Canada,because there is a maple(楓葉)on him.
S2:Picture2 is from Japan,because they wear kimons(和服).
...
T:Which robot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it?
S1:I like the Spanish robot,because I like playing music.
S2:I like the Chinese robot,because I like Chinese kungfu.
...
師生通過課本插圖展開對話,提問學生根據(jù)細節(jié)進行猜測并說明原因,激發(fā)了學生的推理判斷分析能力。
(二)自由談論,激活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自由談論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很好的推動學生積極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結合起來,促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是綜合運用語言的好途徑。
例如:在PEP人教版六上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B Read and write板塊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自然引出本課的主題。師生對話如下:
T:My home is near our school.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 ? ? ? ? ? ? ? ? Sometimes, I come by bik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1:My home is far,I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car.
S2: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bus,its far.
S3:My home is not far,usually I walk to school.
...
T:Great!There are so many ways to come to school,on foot,by car, by bike ,by bus,by taxi or by subway.How about other students?How do they usually come to school?
隨后教師自然過渡到文本并引出“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 ”這個主題。自由談論這個環(huán)節(jié)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這樣就激活了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最后還從自己上學的交通方式過度到關注其他地區(qū)的孩子們上學的交通工具,談論的話題真實而豐富。
二、閱讀中,深化思維
閱讀中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通過閱讀然后提取文本信息、處理文本信息的關鍵過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但要通過設置各種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語篇內容,還要通過設置各種細節(jié)型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隱含的更加深層的意思,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
(一)借助主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比較思維能力
“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學習途徑和方式,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語境中使用英語地機會。主題情境主要是指學生學習語言的具體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把課堂設置成比較真實的場景,比較想象、生動,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
例如:教授PEP小學英語六下Unit4 Then and now B Read and write板塊時,呈現(xiàn)本單元的主情境圖,通過Wu 的爺爺與爸爸在參觀學校的史展館這個主題情境和學生展開交流。引導學生對爺爺過去的學校和現(xiàn)在Wu的學校進行對比。學生在預測和對比新舊學校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師生對話如下:
T:What was WuBinbins grandpas school like before?
S1: It was old and small.
S2:There was no dining hall before.
...
T:What is Wu Binbins school like now?
S:It is big and nice.
S2: There are many computer rooms.
S3:There is a dining hall and library.
...
T:Wha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old school and the new school?
...
生動有趣的的語境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推向更加深層的發(fā)展。
(二)自主提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敏性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提問的時候啟發(fā)了學生的主題思維,而且老師把提問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實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設計各種閱讀活動和問題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語篇中理解學習語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并且巧妙地把問題和拓展學生地思維相結合,提升學生思維地深度、廣度和敏捷度。
PEP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3 My school calendar B Read and write是一份海報,教材文本內容如右圖所示:
這個語篇比較貼近學生地生活實際,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學生閱讀后,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提問: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English party?接著引導學生對時間、地點、人物、活動進行提問:
When will they have the English Party ?
Where will they have the party?
What will they do?
Who will go to the party,guess?
Why will they have the party?
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
...
(三)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
思維導圖是用圖像和想象、聯(lián)想進行思維的工具,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記憶鏈接把相關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幅幅知識的網絡圖,充分展示了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有機整合,讓人的左右腦同時開動,呈現(xiàn)一個容易記憶的大腦思維網狀圖,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學生可以借助這樣的思維導圖,從中心話題出發(fā)開展討論,在不同的分支上發(fā)散、延申,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功能,達到訓練學生思維和記憶的目的。
例如:在教PEP小學英語五下Unit2 Read and write Robin likes them all時,閱讀后把Robin喜歡的四季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提示與幫助下可以復述出來,脈絡清晰,便于記憶,學生印象非常深刻,并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還可以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如下圖所示:
三、閱讀后,拓展思維
閱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語篇教學的總結、拓展和升華階段。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設置可以鞏固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活動,還要通過設計能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層理解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一)文本留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PEP教材中的一些閱讀文本由于受到文章篇幅,學生水平等各種因素的限制,有些語篇的結尾并不是這個故事的結束,還隱含了很多留白的地方,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留白的地方再次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引導學生根據(jù)文本提供的信息盡情發(fā)揮想象,深入探究文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PEP小學英語六下Unit2Last Weekend Read and write板塊時,先引導學生說出一家人對這個酒店不滿意的幾個方面。接著引導學生去思考針對這個問題,如果你是這個酒店的管家看到這個留言后會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呢?WuBinbin一家人再次光臨酒店會看到什么改變?于是學生們在教師地引導下進行了頭腦風暴。
T:What will the manager do ?
S1:He will buy a new chair, so they can sit comfortably.
S2:He will buy a big lamp, so they will see clearly.
S3:He will buy a new TV, so they can watch the show happily.
S4:He will buy a lot of food,so they can enjoy the delicious food.
...
T: Wus family come to the hotel again,what is the hotel like?
S1:The hotel is clean and nice.
S2: There is a new TV. Its big.
S3:There is much food.Its fresh.
S4:There is a big lamp.Its bright.
(二)運用KWL工具,發(fā)展學生建構思維能力
KWL認知策略是美國學者Donna Ogle提出來的一種建構主義學習關,也是一種反思的工具。K就是代表What I know,即我已經知道了什么;W代表What I want to know,即我想知道什么;L代表What I learned,即通過學習,我學到了什么。
例如:在教PEP五下Read and write Two new kittens時,我們通過對四段日記進行分析后知道了第一段日記描述了兩只小貓的外貌特征和能力;第二段日記詳細地記錄了它們的年齡,外貌特征和能力;第三段日記記錄了它們的外貌特征;第四段日記記錄了它們的能力。接下來引導學生去了解文中沒有告訴我們的信息,從第二段日記的日期可以推出小貓在每段日記的年齡。于是教師可以提問:How old are the kittens on April15th/April26th/May3rd? What are they like?What can they do?最后學生通過細讀文本,在第二段日記信息的基礎上推算出想要知道的其他信息。學生通過運用KWL這個學習工具,開展了探究性的活動,通過觀察、比較和推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大大地得到了提升。
(三)自主評價,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評價故事中的主人翁或者對故事中的某個人物進行評價,不管學生從哪個角度思考進行評價,他們的思維都要經歷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不管是對人物特征的評判,體會故事人物的情感,還是感受故事的內涵,都推動學生對故事的深層理解,思維的深刻性大大地得到了提升。
例如:PEP六上Unit6”How do you feel?”Read and write 講述了Robin和Ant之間互相幫助的故事。(如右圖所示)學習完這個故事后,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一個人物進行評價。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S1:I think Robin and the ant are nice.
T: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
S2:We should be nice to each other.
S3: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T: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help people in need?
S1:I am happy.
...
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人物進行評價,他們會從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去綜合思考,最后得出結論。不僅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還讓學生體會這樣的心情,讓學生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心情,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做出合理的評價,學以致用。
結束語:
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閱讀的核心與主體,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口,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應該貫穿于閱讀的始終。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文本,以多種多樣的思維活動為抓手,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朱媛. 語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12.
[2]凌應強.深入透視修訂課標中“以人為本,培養(yǎng)思維”的課程理念[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六年級年級上冊、五、六年級下冊[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