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寧
中午去食堂吃飯的路上,迎面碰到了同事丁老師,一見到我,她就跟我大倒苦水。原來,昨天她組織學生進行民樂排練時,前來巡視的領導在排練廳的一個小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裝有十幾個煙頭的盒子。排練廳出現(xiàn)這樣的違紀現(xiàn)象,作為指導教師之一的丁老師免不了被領導批評一通。這個學期,丁老師協(xié)助我一起負責民樂排練,昨天我外出參加培訓,只好由丁老師獨自“扛了雷”。“曲老師,要是知道是誰抽的煙,我非給他個處分不可?!倍±蠋熑匀挥嗯聪?,憤憤不平地說。
聽了丁老師的話,我的腦海中立時浮現(xiàn)出一個瘦瘦高高的身影——小鄒。這個懷疑并非空穴來風,理由有二:一是我每次經過小鄒身邊,他的身上總是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煙味;二是我曾親眼看見他以上廁所為由趴在走廊上吸煙。再加上平日里任課老師們對小鄒的評價一向不太好,我和丁老師心照不宣,一致認為這些煙頭就是小鄒偷偷吸煙留下的“證據(jù)”。
活動課時,我把裝有煙頭的盒子悄悄放回原處,叮囑丁老師要不動聲色,靜觀其變,來個“守株待兔”??葱∴u在事實面前,還要如何狡辯。不曾想,耿直的丁老師沒沉住氣,下課后直接怒氣沖沖地找小鄒“理論”,小鄒并不買賬,拒不承認,他情緒激動,還頂撞了丁老師。
第二天,我和丁老師正在辦公室商討如何處理“吸煙事件”時,小鄒來了。進門后他一改往日的桀驁不馴,向我和丁老師鞠躬道歉:“老師,對不起。昨天我情緒過激,態(tài)度不好,我向你們道歉。”我和丁老師面面相覷,一時竟有點摸不著頭腦。小鄒頓了頓,接著說:“我昨天之所以沒控制好情緒,是因為老師真的誤會我了。我承認我吸煙,也明白我作為一名學生不應該吸煙,更不應該在校內吸煙,但是那些煙頭的確不是我扔的。我真的沒有撒謊!”從小鄒的言辭間,我真切地感受到他急于澄清自己的焦灼??粗菆远ǖ难凵?,我陷入了深思:既然小鄒已經承認他吸煙,那么他完全沒必要隱瞞這十幾個煙頭的事,如果他就是矢口否認,今天也沒有必要來這么一出。如果這些煙頭真不是小鄒扔的,那么我和丁老師豈不是先入為主地讓他背負了“罪名”,無端地傷害了一個孩子的心?
想到這里,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還小鄒一個清白。我對小鄒說:“老師理解你當時的沖動,如果是我蒙受不白之冤的話,我也會情緒失控的,你放心,老師一定將此事查個明明白白。”于是,我和丁老師“二探”排練廳,開始重新調查。
我拿起煙頭仔細端詳,發(fā)現(xiàn)這個香煙的檔次似乎不高,學校的老師應該不會吸這個牌子的煙,而且老師們也不會犯這樣原則性的錯誤,那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元兇”呢?調查陷入了僵局。
一天下課后,我從琴房出來,身邊匆匆掠過幾個陌生的身影,仔細一看,是校外的一些維修工人。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留心觀察這些工人所吸的煙,經過比對,果然與排練廳內發(fā)現(xiàn)的煙頭的牌子一模一樣。原來,因今年暑期雨水多,琴房返潮,導致墻面大面積起皮,學校請來一些工人整修墻面,有的工人在排練廳內抽完煙后就把煙頭隨手扔在了紙盒里,這才引發(fā)了這樣一起“煙頭風波”。
真相浮出了水面,果然,小鄒并沒有騙我。我心里五味雜陳:一方面為自己在心里錯怪了小鄒而感到羞愧,另一方面我又為小鄒擁有誠實的品質而暗暗高興。
為彌補我的過失,一次排練結束后,我將小鄒單獨留在了排練廳,并為自己之前的懷疑向他鄭重道歉,小鄒也很大度地原諒了我。在與小鄒的交談過程中我了解到,小鄒原本不抽煙,但是一年前,他父親外出打工時不慎從腳手架上摔下,斷了一條腿,一下子打破了小鄒平靜無憂的生活。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現(xiàn)在只得靠小鄒的母親打工維系,連續(xù)的辛苦勞作讓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小鄒心疼母親,幾次想輟學打工以補貼家用,都被父母嚴詞阻止。他自覺無力扛起家庭的重任,稚嫩的心靈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壓力,因此才借吸煙排解心中的煩悶。
了解清楚情況后,我決定幫一幫這個孩子。在征得小鄒同意后,我向小鄒的班主任反映了他的實際情況,請班主任為小鄒申請助學金和學費減免,幫助他緩解家庭經濟方面的困難。隨后,我與小鄒進行了一次長談。通過身邊的一些真實的案例,讓他真切地感知吸煙的危害。我對他說:“一個人能否戒煙,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取決于他的認知水平。戒煙,就像是一場與煙癮對抗的馬拉松。老師相信你有這個認知力,能夠跑贏這場特殊的馬拉松?!弊詈?,我把《戒煙》一書作為禮物,送給了小鄒。小鄒雙手接過書,鄭重地向我鞠了一躬。
贊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寫道:“對于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和其他內心活動等最細微的表現(xiàn),都應該逃不過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xiàn)熟視無睹,他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币虼?,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對學生的言行舉止要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從其一舉一動中捕捉學生的內心變化,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進而展開教育。
兩個月后,我在辦公桌上看到了一張漂亮的卡片,小鄒清秀的字跡映入眼簾:“老師,我已經成功戒除了煙癮,爸爸的身體也在慢慢康復,謝謝您對我的幫助。”我知道,這樁冤案雖被錯判,但它卻擁有了一個近乎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