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紅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江蘇宜興 214200)
家庭教育是孩子整個人生發(fā)展的基礎部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學校和家庭這兩方一定要共同構建好孩子們的基礎,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分辨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將來的人生打下根基。但是在家庭和學校共同合作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比如對家校共育不重視、家校責任劃分不明確、合作形式和內(nèi)容單調(diào)等,面對這些現(xiàn)狀,要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尋找新的路徑來應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德育教育能在家校共同合作下確定顯著成效。
在高中教學階段,課本知識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大部分老師和學生都忽視了德育教育,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的家校合作也非常少,通常的交流都是關于學習,老師和家長都缺少對家校共育重要意義的認識。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責任,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什么也不管,只保證學生的日常生活,對家校共育沒有一絲意識;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才能教育孩子的思想,只覺得老師僅僅是教授知識,不能關注學生的差異化,幫助孩子鞏固知識和思想教育只能自己來做。一些老師覺得有些家長的知識水平不高,對其不信任,覺得家長教育孩子可能會添亂、幫倒忙,對家校共育的合作思想沒有清晰的認識,缺乏與家長的交流了解,導致出現(xiàn)推卸責任的狀況。
現(xiàn)在許多教育文件都在呼吁支持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共同教育。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如此,學校和家長對自己的責任沒有清楚的認知,責任的劃分也不明確,導致家校共育的進展緩慢。家校共育始終都是學校單方面不斷地提出要求,家長只能刻板地去完成任務,幾乎不會自己主動去溝通聯(lián)系學校。長此以往,導致家校共育的形式大于內(nèi)容,彼此的責任劃分不明確,在出現(xiàn)一些狀況時互相推卸責任、指責對方。同時,沒有文件對家校責任劃出彼此明確的界限,家長和學校對自己的責任界限沒有清晰的認識,使得學生教育有部分空白區(qū),也有部分重疊區(qū),有時還會出現(xiàn)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使得家校共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國的家長和學校的思想有很多不同,使得家校共育的合作形式單調(diào),內(nèi)容也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少去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教育。關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都是想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提升,但有時學校和老師也有一些看法不統(tǒng)一,使得家校共育的合作形式單調(diào),具有局限性。學校有時要求開家長會也是想讓學生家長講述一下最近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家長嚴格監(jiān)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或者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進行溝通,對于德育的溝通少之又少。家長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時,基本上都是關于自己孩子的成績,并不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對學生的個人品格修養(yǎng)也不重視。學校和家長都只對學生學習給予重視關注,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沒有積極影響,沒有達到家校共育的最終目的。
目前高中普遍輕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現(xiàn)代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要求不斷變化,對德育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德育教育中的家校共育就顯示出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和家長都要對德育教育有充分和清晰的認識,改變家校共育的觀念。老師要不僅僅對學習成績予以重視,還要重點關注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情況,轉(zhuǎn)變自身對文化教育的側(cè)重以及對德育教育思想的忽視,積極與家長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態(tài)。家長也要及時并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配合老師溝通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舉動,使家校共育能取得顯著的成效,使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1]。
例如,老師可以對家長展開問卷調(diào)查活動,通過對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情緒狀態(tài)、心理傾向、家長的教育看法、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展開調(diào)查,進一步了解家長的思維觀念和學生的實際狀態(tài)。比如,班級有40名學生,老師可以對家長提出問題,如您覺得孩子的哪方面需要重點關注?在40位家長中,有25位家長認為學生有突出的學習能力、有團隊合作精神、有健康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是需要被重點關注的,有10位家長只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從而能上一個更好的大學,還有5位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壓力太重,應該減輕孩子在學習上的心理壓力,適當?shù)叵蛩囆g領域發(fā)展。通過這個問題回答的人數(shù)就可以看出家長對于教育的看法、見解以及思想價值觀念,這可以證實開展調(diào)查問卷的意義,使老師與家長可以更加深入地合作交流。另外,關于學校的管理、老師的教學、學校的飯菜等方面,讓家長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滿意程度,學校和老師要對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和分析,充分地認識家長的不同意見,并及時地完善各項工作。老師在設計調(diào)查問卷的內(nèi)容時,要能抓住關鍵問題,并要運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家長的接受程度增加,可以根據(jù)家長的意愿匿名或者實名[2]。
通過調(diào)查文件可以為德育教育的順利進行做鋪墊,使學生教育工作能擁有實際的依據(jù),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家長的觀點和想法,使老師和家長能彼此更加深入地接觸和交流,在不斷的互動中意識到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改變家校共育的觀念,對道德教育予以重視,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使老師和家長能夠積極參與到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中。
德育教育中的規(guī)則意識是極其重要的,若是沒有規(guī)則的限制,那么德育就會缺少展開實施的保障,同時也會缺少客觀理性的認識和判斷,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重視法制教育并明確指出規(guī)則意識的重要性。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家校共育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必須要引領學生服從的管束和教育,關心他人、關心生活,并且對于校規(guī)校訓和班規(guī)要嚴格、自覺地遵守,積極主動地參加德育教育實踐活動,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和道德修養(yǎng)。家長也要將學生的平時情況匯報給老師,積極地配合老師,不斷深入地與學校聯(lián)系交流,使老師和家長在互相平等的地位上,規(guī)范地進行家校共育。
例如,為了更加深入地使家長可以與學校進行互動交流,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使家長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并配合學校進行管理,充分地展示出的管理工作的民主平等性。比如,可以讓兩位家長成為家委會的人員,家長必須是有責任感并且對家委會感興趣的人,能起到帶頭作用,使各方面工作都能順利進行。每個學期學校組織召開會議,主要部署一下工作情況和要求,以及家長委員會成員報告工作進行中收到的反饋,讓家長委員會能足夠了解學校的各方面工作安排,使家長委員會能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更加規(guī)范地進行家校共育。家長委員會要能協(xié)助展開一些多樣化的活動,為活動的順利開展貢獻力量,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展形式,使家校共育的落實更加全面。另外,面對家長對于孩子的一些困惑和憂慮,學??梢匝堃恍┙逃龑<疫M行講座分享,讓家長心中的疑問得到解決,并且可以與專家交流自己在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及時地調(diào)整教育的方式,通過與專家的直接對話,家長可以表達出對學校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希望學校能改進的地方。在講座結(jié)束后,專家可以與學校交流在講座中家長表達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并對學校的管理、老師的教學、學校的飯菜等發(fā)表自己的一些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建議,使學校不斷地進行調(diào)節(jié)和改善[3]。
通過家長委員會的成立以及對家長開展講座,使老師和家長都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能互相進行深入的交流,彼此相互提建議中更好地合作,使德育教育的開展能更加順利,家長和老師雙方都能對學生的各方面狀態(tài)有深入的了解,能清楚規(guī)范意識的重要作用,從而互相配合,更加規(guī)范地進行家校共育。
在高中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中,家校共育開展的相關活動非常少并且非常單調(diào),比如家長會等,僅僅在學生學習相關方面進行家校共育,并沒有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關注,對于學生的人際關系和日常的交流能力也沒有關注過,所以開展的活動也就比較狹隘,對于學生德育教育沒有實質(zhì)性的幫助,這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綜合發(fā)展是存在消極影響的。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利用家校共育來開展一些豐富多樣的活動,使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中受到德育教育。在開展豐富的活動時,家長也要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和狀態(tài),更加貼近與孩子的關系,并尋找更加合適的教育方法。通過開展活動,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德育教育的思想,并得到鍛煉。
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展開一些趣味運動會、文字聯(lián)歡活動等,讓學生家長也積極參與進來,可以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合唱歌曲,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背靠背夾氣球比賽,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和彼此的感情,同時也使孩子的心理壓力得到釋放,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通過這些平等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和自己的家長能處在一起成長的氛圍中,同時老師把德育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以及提出的要求與這些有趣的活動有效地結(jié)合到一起,使家長能夠與學生進行溝通和思想教育。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趣味有意思、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豐富德育教育,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另外,學生每天都在沉悶的教室中學習,老師可以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組織大家一起出游,并呼吁家長也參與其中,一起去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使學生享受美景的同時也能增加自身的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加愛護大自然,同時也能使學生放下學習的壓力,體驗一起出游的輕松愉悅,使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增加,使彼此關系更加親近,也是使家校共育的開展形式更加多樣化,不再僅僅拘束于學習。
上面的例子可以顯示出開展多樣化的活動的重要性,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使家長和學生的情感關系變得更好,也使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活動中,同時也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學習活動中蘊含的德育教育思想,寓教于樂,也為老師和家長建立了更多交流互動的橋梁,使家校共育的進行更加深入和順利[4]。
學校與老師要通過一些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教學,通過良好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家長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與老師進行溝通,清晰地意識到自身孩子教育方面還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并通過反思不斷地改善教育方法。在德育教育的相關方面,老師和家長可以進行深入的探討,雙方怎樣合作才能更好地使學生思想修養(yǎng)得到提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思想。通過共同探討讓家長更加關心學生的狀態(tài),及時了解學生在校表現(xiàn),在學生出現(xiàn)德育問題時,可以利用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積極地改正,從而推動德育教育的進展。
比如,老師可以積極地進行家訪工作,家訪的形式可以到家里家訪、電話家訪或者網(wǎng)上交流等。到家里家訪能夠及時并且直接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探討關于教育的一些想法,交換彼此的建議,使雙方都能夠思考新的教育方法,促使德育教育的進行更加深入。家長要積極地與老師交流學生在家里的行為習慣和表現(xiàn),并對學生在學校的情況也有全面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探討教育的方法。老師也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家訪工作,讓學生也能聽到老師說的話,使家長和老師彼此更加及時溝通,通過探討隨時更改教育的方式,對教育中的不足進行及時調(diào)整。老師也可以通過網(wǎng)上交流與家長進行溝通,有部分家長因為工作原因不在學生身邊,對學生的基本狀況了解不是很多,老師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圍繞學生近期的各方面狀況和行為表現(xiàn)等進行交流,使家長隨時都能了解孩子的情況,并且要讓家長意識到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要多關注孩子的情況,平時要積極與孩子溝通,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從而使老師可以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工作[5]。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老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性,通過恰當合適的交流方式,比如不同形式的家訪,通過及時、直接地與家長交流,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更好的開展,促進家校共育的有效合作。
通過全文來看,家校共同合作教育學生面臨著一些問題,需要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老師和家長都要改變家校共育的觀念、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規(guī)范地進行家校共育工作,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通過這些解決問題的路徑,使得家校共育進行更加深入,使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更加順利,使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