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茜瓊
[摘 要] 小班化教學給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契機。隨著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在閱讀教學中開展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多。在小班化背景下,教師能更充分地做好課前預設,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能對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及時抓住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更好地開展分層教學。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更多,為小組合作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要加強閱讀策略的指導,滲透文化意識,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班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尤其是2021年7月“雙減”政策發(fā)布以來,各級教育部門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處于整個英語教學的關鍵時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英語課堂教學是以閱讀教學為中心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與寫作能力都要以閱讀為基礎。在英語閱讀中,學生既能體驗學習的樂趣,又能感受并理解英語文化的魅力。
小班化英語教學的出現,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英語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平臺。小班化教學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各方面得到最佳發(fā)展。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增多,教師對學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就能夠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差異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因材施教,更有效地開展分層教學。與此同時,學生之間的合作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合作形式的多樣化為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利用小班化的優(yōu)勢,能夠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
一、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
小班化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明顯的優(yōu)勢,對于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班級人數的減少有助于教師關注每個學生,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學習情況,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為不同的學生實施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第二,小班化教學有助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更加頻繁,師生的情感得到培養(yǎng),有利于創(chuàng)設和諧溫馨的英語學習氛圍。
第三,隨著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教室釋放了更大的空間,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了更多的選擇,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鍛煉的機會,學生的座位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堂組織形式做相應的調整。
第四,小班化教學能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當教師布置多元化的教學任務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優(yōu)勢選擇相應的角色,在小組合作中發(fā)揮各自的重要作用。
第五,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有助于教師更快地收集學生課堂內外反饋情況,從而高效又準確地調整教學策略。
第六,在小班化背景下,教師能更準確地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多方位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全面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教師沒有制定合理的多維學習目標,把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文本中的詞匯和詞組,遇到復雜的長句只是翻譯成中文,或者進行簡單的詞匯詞組造句練習;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尤其是教齡較長的教師,對于任何閱讀文本都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也沒有跟上新課程改革要求,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完全調動起來;過多依賴教材參考書,部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把教參當作絕對的權威,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依照教參生搬硬套,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過于空洞乏味,閱讀文本的背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jié),容易讓學生失去閱讀興趣;過多地依賴信息技術手段,本末倒置,雖然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給閱讀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只能作為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演示文稿中,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及反饋;閱讀教學中缺乏閱讀策略的引導,在完成閱讀任務時,教師很多時候只是讓學生回答問題或者去文中找答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關注語法和詞匯知識,沒有滲透文化意識,語言是隨著文化同時發(fā)展起來的,了解跨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小班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索
小班化教學能有效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優(yōu)化措施。
(一)合理利用小班化教學,充分增強課前預設
課堂閱讀教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前預設。充分的課前準備能夠幫助教師預測學生在課堂上的需求及反應。在課前準備中,教師應仔細研究教材,準備好課堂教具,精心預設課堂中學生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不僅做到“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為教師提供了更多與學生交流的機會,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就可以預設更豐富的生生互動及師生互動的交流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學習能力,才能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游刃有余,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閱讀文本做好鋪墊。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每節(jié)閱讀課前,教師都應結合教材,合理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教學情境。教師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熟悉又易接受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恿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營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引起情感共鳴,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文本分析技能。
(三)抓住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展分層教學
教師通過小班化教學,能確定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分析學生的閱讀認知水平和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選擇與之適應的閱讀材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手動調整文本,為每個學生設計符合實際的個性化閱讀任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探索語言的魅力。當遇到復雜任務時,教師及時幫助學生建立與之相聯系的知識框架,把學習任務簡化,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深入。
(四)發(fā)揮小班化優(yōu)勢,實現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對發(fā)展學生協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和減輕學生的心理焦慮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英語小班化閱讀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組分配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搭配成若干小組,用小組積分競賽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小組的分配按閱讀活動類型來調整。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合作活動:交流分享活動,閱讀文本后,教師提出有爭議的開放式問題,并給予學生時間回讀分析材料,先在組內進行交流,之后不同組之間共同討論得出一致結論;接力棒活動,通過接力的方式,小組續(xù)寫閱讀文章,每人寫一句或者一小段話,最終小組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拼圖活動,教師將閱讀文本分成幾個小部分,同組內的不同成員獲得的閱讀片段并不相同,學生讀完屬于自己的片段后,與組內成員進行交流,最終拼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閱讀材料。
(五)滲透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在人類的發(fā)展歷程中,語言都是隨著文化同步發(fā)展的。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讓學生避免因文化遷移而造成思維定式。閱讀教學是文化滲透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科學合理地運用教材,全面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內涵,充分發(fā)揮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背景,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結合,將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等自然地傳遞給學生,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強化學生的分析力和鑒賞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