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長春(連云港市灌云縣南崗中心小學/江蘇省連云港市)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愿意聽故事和分享自己聽到的故事,學生在還不識字的時候,就喜歡翻看各種繪本,且這一階段的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通過群文閱讀來幫助學生更好思考,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提高小學生的群文閱讀效率,需要提前準備各種工作,像對閱讀的書目進行分類,以及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閱讀內容等,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行閱讀等。為了更好地保證群文閱讀的效果,教師還需要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長的力量來將群文閱讀真正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當前,人們對閱讀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特別是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使得人們的閱讀量逐漸增加,相應地,閱讀速度也需要進行提升。群文閱讀能夠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通過大量的文本閱讀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能力,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素養(yǎng)。想要對新鮮事物快速掌握,首先需要了解其內涵,對此,需要先對群文閱讀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和認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區(qū)分與其他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差異,另外則是對群文閱讀的教學特點和價值進行分析,這樣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內容。
在了解群文閱讀教學前,需要先了解閱讀和閱讀教學的含義。一般情況下,人們對于閱讀的認識就是對書籍的瀏覽等,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逐漸選擇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來滿足自身的需求,特別是對于網頁信息的瀏覽和手機文本的閱讀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人們掌握信息的途徑。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提升人們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外閱讀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閱歷,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等。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發(fā)現,閱讀和閱讀教學是兩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同學生之間形成互動,這樣才能夠將閱讀教學的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在處理學生和文本關系時,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的協(xié)調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互動交流。
對于群文閱讀和群文閱讀教學,這是一個方向的不同概念,需要對兩者進行科學區(qū)分。群文閱讀更多的是將重點集中在文本與議題的整體性上,群文閱讀涉及的范圍較廣,包含了議題的選擇與文本的整合兩個方面。而對于群文閱讀教學,更多關注的是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幫助學生積極探索和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對此,群文閱讀教學是群文閱讀的一種實踐形式。
對于群文閱讀教學,其重點在于教學,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并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識儲備。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和獨立思考。此外,教師還需要教會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模式,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熟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
首先是開放性。群文閱讀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一體的開放和教學結構的開放等方面。開放性地選擇議題指的是教師在進行議題的選擇時可以讓學生同步發(fā)表自身的見解,增加文本的多樣性。不同題材和情感的文本都可以進入群文閱讀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學習。另外,是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關系的開放性,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平等交流,能夠實現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模式。在整個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能力,教師起著引導作用,將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逐漸轉變?yōu)樽灾餍詫W習。
其次是主體性。群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個性體現,通過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突出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發(fā)現自身學習中的問題。像在講解“創(chuàng)世神話”群文閱讀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最終形成學生自身的見解,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此外,由于群文閱讀本身的結構特點,教師在整個教學中不可以過多占用學生的時間,而是通過一些簡單的關鍵詞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最后是交互性。群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和教師形成互動。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三者之間需要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交流過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活動和交流是主要的方法,通過互動交流才能夠實現個體思維的碰撞。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需要實現三者的有效活動,這樣能夠將學生和教師等的實踐意義進行充分體現。像在教授群文閱讀“訣別詩的情懷”這一內容時,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和文本內容進行互動,然后讓學生找出自身存在的疑問等,然后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進行溝通和討論,最終以小組的形式反饋問題,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討論,實現三者之間的交流互動。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將學生、教師和文本納入整個群文閱讀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小學生實現自身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首先是對學生視野的開闊。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能夠間接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識,閱讀的過程就是知識獲取的過程,教師通過有目的的引導來幫助學生豐富自身的學習經驗。根據相關統(tǒng)計,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量大概在十幾萬字,但同學生的閱讀需求相比差距較大,而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學生能夠獲取大量的優(yōu)秀文本,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身的閱讀累積。像在教授群文閱讀“文章里反復出現的句子”時,教師可以準備多篇文章同時開展閱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提升學生的閱讀累積。這樣,學生的閱讀內容得到了擴充,同時還能夠通過不同文章之間的呼應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描寫手法等。然后是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擴充,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故事性的文本更加感興趣,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抓住這一特點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
新課程的改革盡管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但小學語文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很難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甚至一些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的提升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偏離根本。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自身的主導地位,加上習慣性的單篇文章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答題過于規(guī)范化和具體化,這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也是一種嚴重的影響,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較大限制。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無論是文本的選擇還是議題的選擇,都需要從小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此外,小學生由于自身的知識能力不足,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都無法達到教師的需求,對此,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短時間內符合教師的要求,特別是對于某一個主題或者多個主題的文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主題偏離等。最后則是閱讀時間的安排方面,群文閱讀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訓練,但很多教師往往是一節(jié)課就完成,這使得學生很難對群文閱讀內容完全掌握。一方面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限制,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部分的知識,加上群文閱讀的文本數量較多,導致學生的學習難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閱讀,同時還需要相互之間交流觀點,這使得學生很難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很難得到有效提升。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的好壞同教師選擇的文章質量具有直接的關系。對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文章的選擇時,需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慎重選擇,保證選擇的群文閱讀文章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不同文章之間的差別進行慎重選擇,同時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像在文章的選擇時,教師可以盡量選擇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同時還需要保證選擇的文章題材在寫作手法等方面同教學中的文章保持基本一致,方便學生對文章內容更好地理解。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等,通過這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群文閱讀學習內容。
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在選擇完文章之后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這樣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偏離主題。對此,教師在選擇學習主題之后,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領,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將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進行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篇文章的閱讀和對比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像在教學《匆匆》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選擇作者的其他一些散文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像《背影》這篇文章,盡管這篇文章本身的難度相對較大,但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整體的學習重點放在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達方式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了解作者在寫作時細膩情感的表達方法。通過這種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提問,通過合理的問題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效果。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對重點文章進行閱讀訓練,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多篇文章的閱讀學習。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設計合適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學習的效果。像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像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重點事件有哪些?通過這些內容是怎么表達作者情感的。此外,還有文章中的寫作手法等。然后教師再選擇一些類似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通過這種方法提升學生對這一類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從某一篇文章延伸到其他文章的學習,還能夠實現不同文章之間的整合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群文閱讀進行理解。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學生的文章領悟能力以及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等,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
像在學習與“風景描寫”相關的文章時,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將不同風景的描寫方法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分析不同描寫方法之間的差異和聯(lián)系,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等。
綜上所述,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大部分是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較大的影響。而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教師能夠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文章,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視野,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