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市文清實驗國際學(xué)校五(2)班 王 誠
指導(dǎo)老師 鐘華奇
清明假期,我和媽媽去了贛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的中華漢字文化主題公園游玩。
一下車,一座壯觀的古風(fēng)古韻的大門就映入眼簾。大門中間,是氣勢磅礴的正門,正門兩旁有兩個小門,三個門之間的“門柱”上寫著兩個篆體大字——漢字。
穿過大門,立馬就能看見一座石橋。橋兩邊的欄桿上各雕著一條龍。那龍正張著大嘴嘶吼,好不威風(fēng)。過了橋,再往里走,就來到一個廣場。廣場大概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鋪地石板上全是字,就像把一部字典刻在了廣場上。廣場的東邊是一面高大的、棕黃色的水泥墻,墻上刻著百家姓。廣場北面則是一座假山,上面刻著一些象形文字。那象形文字個個都有臉盆大,因為都是紅色的,如果不認(rèn)真看的話,你可能會認(rèn)為那是一群在假山上游玩的紅色小人。
在假山和廣場中間,有一座雕像——倉頡造字。它大概有四五層樓那么高,一間教室那么寬。倉頡端坐在一只龍頭鷹爪的大龜上,專心致志地造字。在雕像的兩邊,分別豎立著“麒麟玉書”和“鳳凰銜天書”的塑像。那麒麟張牙舞爪,好像正往外面吐著什么東西。據(jù)說圣人出生時,會有麒麟跑到家里來,吐下玉書。那鳳凰雙翅高展,也張著嘴巴,好像有什么東西從嘴里掉了下來——見倉頡有的字造不出,鳳凰就從他家門口飛過,故意掉下一樣?xùn)|西,他撿起來一看,上面有一個蹄印,和一般獸類的蹄印還不一樣,經(jīng)過打聽,才知道是貔貅的。鳳凰借此告訴倉頡,可以抓住事物的特征來造字。
沿著假山兩邊的臺階往上走,就來到山頂。山頂上也有一座雕像,有一層樓那么高,雕的是一個端坐著的,腿上放著一本厚厚的書,看起來很博學(xué)的老人。他,就是許慎。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就是他編的。
拜謁完許慎,繼續(xù)往里走,就到了山頂上立著的龍鳳門。來這里游玩的,多是大人帶著孩子,因為它非常契合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加上這里登高臨下,可以一覽整個公園的全景,所以大家都會來這里打卡。
整個公園大到樓宇、雕像,小到兩邊的路燈、垃圾桶,無一不跟漢字以及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關(guān),無不體現(xiàn)出設(shè)計者的獨具匠心。
我和媽媽玩得很開心——既鍛煉了身體,又學(xué)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收獲滿滿!